三國:興復漢室,從誅殺十常侍開始

第38章 亂世當有豪傑

劉辯伸了個懶腰,有些鬱悶的說道:“可惜朝廷現在完全騰不開手,否則,這張臉也沒有必要給他袁紹留了。劉表、劉虞二人是最宜出兵的,可這兩個廢物,真指望不上!”

荀攸:……

“朕現在對袁紹這個孫子是越想越來氣。”劉辯罵罵咧咧的說道。

大好的局面,被這廝一手搞成了一鍋稀粥。

若袁紹當初沒有率領羽林軍潰卒逃遁,劉辯現在就可以調動關東諸將的兵力,充入朝廷,征伐韓遂,平定涼州,再借機削藩,穩固北方。

可惜啊,只能嘆息一聲可惜。

現在倒好,袁紹自己把自己給弄成了反賊,還把大半個關東的諸侯都給牽扯了進去。

可劉辯的朝廷現在尷尬的是,他不可能兩端開戰。

沒有兵力,有兵力也不能這麼幹。

指望劉虞這個幾度被人準備黃袍加身,又以仁善出名的傢伙給朝廷掙個顏面。

顯然,也不大可能。

荊州劉表倒是兵強馬壯,可這個和劉焉一樣,一心想著把荊州發展成國中國的人,就算讓他出兵,估計也是做做樣子。

反而容易引得袁氏狗急跳牆,直接殺到雒陽,來個改朝換代。

歷史的大潮再度讓天下的局面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

劉辯除了暫時忍受,默默躺平一下之外,好像並沒有過多的選擇。

他不可能將自己和大漢朝的性命懸在那些有識之士的手中。

“算了,暫時也沒必要想這些糟心事了。”劉辯嘆息了一聲,“丁原近日可有送來奏報?”

荀攸搖頭。

“何苗難不成還真老老實實替朕去剿匪了?”劉辯嗤笑一聲。

他總覺得這個奸佞不至於會真的認認真真的去做這件事。

在何苗出兵之後,尾隨在他身後的,不僅僅只是明面上的種劭。

還有丁原。

只要何苗的大軍稍有異動,甭管往哪個方向跑,準備去投奔誰,丁原早就蓄勢待發的大軍,都會給他在後面狠狠的來一下子,將何苗留下。

“回陛下,何苗的野心和膽魄與何進相比,都遠不及也,也許他真的可能會老老實實的率軍去剿滅三輔匪寇。”荀攸說道。

“也許在何苗看來,只要他將此事辦的足夠漂亮,陛下就不會責罰他,甚至有可能還會重賞他。”

劉辯沉默著,腦子裡的想法宛若潮水一般,一浪接著一浪的翻滾著。

竹屋雅緻的風景在眼中絢麗多彩,可卻依舊無法讓他的內心平靜。

他緩步下了石階,在中庭吹了片刻凜冬生硬的寒風,“讓張楊來見朕。”

“唯!”趙野躬身應道。

張遼走後,西園練兵的重擔就落在了張楊與英林的頭上。

他也是何進為了誅閹宦,也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而徵召來的猛將之一。

而且也是丁原的部將。

丁原個人的武力如何尚不清楚,但他麾下這三員大將的實力劉辯倒是知道的。

呂布、張遼、張楊這三人在史書上都比丁原有名。

“臣張楊拜見陛下!”

寒冬裡,張楊隻身著一件單衣,渾身冒著熱氣趕了過來。

劉辯見狀,脫下自己身上的大氅披在張楊的身上,說道:“冷熱交替最易著風寒,可不能自恃身體威猛,而無視天地的威力,朕可還指望著你戍衛京畿呢。”

張楊神色動容,瞬間就被感動了,“臣……謝陛下體察。”

“朕明日會暫時離開此地,練兵諸事朕就託付在你與英林的身上了,募兵依舊不可鬆懈,繼續徵募三輔壯勇,莫要令朕失望。”劉辯說道。“朕不但要精兵,還要數量龐大的精兵。”

張楊俯首,沉聲說道:“請陛下放心,練兵之事若出差池,請陛下摘了臣這顆腦袋!”

“朕要你這顆腦袋無用,朕要的是結果!”劉辯說道。

“唯!”張楊應道。

他那大嗓門一喊出來,屋脊上的雪都被震了下來。

劉辯想著,他現在也應該回皇城去看看了。

雖然在地方擁兵自重的州郡制下,他這個皇帝其實真的沒什麼事可做。

但他準備膈應一下人。

諸葛亮,周瑜這些遺落在世間的明珠,也該出來放一放光輝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