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興復漢室,從誅殺十常侍開始

第42章 長安亂

皇甫嵩這鼻子也是夠靈的。

他這前腳剛到,後腳他就來了。

皇甫嵩的探馬應該撒出去的足夠遠,否則肯定注意不到他到了京兆尹。

燙的溫熱的醇酒被小黃門端了上來。

皇甫嵩看了一眼小黃門,身體本能的做出了戒備的姿態,然後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從前大家對小黃門這些宦者的認識,多是軟弱不堪,心胸狹隘等。

但現在,得益於當今這位少年皇帝,小黃門已經差不多和蛇畫上了等號。

他們下手刁鑽又狠辣,指不定什麼時候就給你背後來一刀子。

這都已經快成為公卿們的普遍認知了。

皇甫嵩名義上的接風酒還沒完全嚥下肚,就開口說道:“陛下,牛輔死了!”

“怎麼死的?”劉辯問道。

皇甫嵩詳細說道:“董卓伏誅後,牛輔雖名義上統御著西軍,但其實內部已經混亂不堪,李傕等人對牛輔皆不信服。昨日夜間,叛軍營中忽然發生一陣混亂,臣也是事後得知,牛輔因為那一陣混亂,就以為有人要殺他奪軍,於是捲了金銀細軟,帶了幾名親信,準備跑路。”

“結果他的那幾名親信見財起了異心,竟是將牛輔殺了,將他的首級送到了臣的軍中。”

“陛下可需一觀?臣帶來了!”

劉辯正好將一塊羊肉往嘴裡塞,聞言含糊說道:“吃飯呢,就別影響大家的胃口了。”

“唯!”

“馬騰、韓遂有什麼動靜嗎?”劉辯問道。

“朝廷的使者西去已經好幾天了,但並沒有任何的異常,韓遂甚至於將斥候都撤了回去,臣現在也有些吃不准他們肚子裡到底憋著什麼壞。”皇甫嵩說道。

劉辯將烤的外焦裡嫩的羊肉在蒜泥中沾了沾,狠狠咬了一大口,緩緩咀嚼著。

直到嘴巴有了多餘的空間,讓他能夠說話了,這才說道:“沒有訊息,也許就是好訊息。”

皇甫嵩頷首,繼續說道:“徐榮、段煨二人曾先後數次派人來見臣,言及投效朝廷之事,此事還請陛下定奪。臣以為,斬盡殺絕雖能一勞永逸,但卻會讓這些叛軍殊死抵抗,於戰事不益。”

“若朝廷能給他們一線生機,關中也能早日恢復和平。”

劉辯看了眼皇甫嵩面前還一口未動的羊肉,說道:“快吃肉,涼了就不好吃了。”

“唯!”皇甫嵩微微俯首應道。

劉辯風捲殘雲般料理了約莫二斤肉之後,端起酒樽淺飲著,等著皇甫嵩等人吃飯。

熊熊燃燒的火盆映照的所有人的臉都紅撲撲的。

遠遠一看,給人一種彷彿此時不是寒冬臘月,而是酷暑的錯覺。

直到皇甫嵩吃完了之後,劉辯才開口道:“皇甫太尉的意思是騙他們一下?”

“騙……”皇甫嵩愣了愣,這個詞讓他有些進退兩難。

“這個罵名讓朕來背便是。朕可以不當君子,但朕不能替數十萬的百姓原諒他們。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可戕害了他們的人,到了最後反而成為了朝廷的眾臣,這事要是辦了,朕晚上會睡不好覺的。”劉辯態度十分堅決的說道。

如果想要追求戰爭的利益最大化,那就只能騙。

在這個事上,劉辯是不可能改變自己的原則的。

皇甫嵩很佩服皇帝的魄力,可身為將領,若徐榮、段煨投降,好處是很明顯的。

而他從小接受的教育,並不允許他在這樣的事情上,用騙這樣的小道。

騙來殺來,是真的會遺臭萬年的。

“陛下,西涼軍中,其實段煨算是一個……良將。”皇甫嵩用很不確定的語氣說道。

“良將?”劉辯眉頭輕挑,在他心目中,良將這個詞是一個絕對的褒義詞。

但看皇甫嵩那極其不確定的語氣,他對“良將”這個詞也不確定了。

“陛下,此人與其他的西涼軍將領大有不同。他駐軍與陝時,不但沒有劫掠百姓,反而還主動屯田,率軍幫助百姓耕種。”皇甫嵩說道,“臣與此人並未私交,只是派人刺探得知。”

“不過此人雖為良將,但似乎生性多疑,身邊並無真正信賴之人。”

劉辯現在對“生性多疑”這四個字,都已經產生強大的抗體了。

這些手掌兵馬的傢伙,似乎個個生性多疑。

他這個皇帝,現在好像也不例外的生性多疑了。

“太尉難得在朕的面前提起一個人,既然你如此看好段煨,朕可以允他投降。”劉辯頷首,“至於徐榮,騙過來殺了吧,正好就讓段煨動手吧。”

“戰場之上沒有君子小人的說法,我們求的只有最終的勝利!”

“……唯!”皇甫嵩被“騙”這個字搞得心情有些複雜。

冷不丁的,他忽然間有一種皇帝比他更適合為將的荒誕感覺。

不過,看看皇帝的行事手段,他若為將,也必然是一員悍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