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雷諾數,指的是流體的密度、流體的流速、特徵長度之間的乘積,與流體的動力粘度之間的比值。
這個物理量是一種無量綱數,用來表示流體慣性力與粘性力之間的比值,在航空領域有著比較重要的物理意義。
它可以幫助研究者去判斷,流體的具體流動狀態是如何的,在雷諾數值不同的時候,流體的流動狀態會呈現非常明顯的差異。
聽王志恒大概介紹完這個課題,徐宸便馬上答應道:
“王老師,就選這個課題好了,我覺得我應該能在省隊集訓之前,就把這個課題做完。”
此時此刻,邱陽和鄭軒也正在實驗室裡,聽到了徐宸和王志恆之間的談話。
“邱師兄,不是我看低徐宸哈,我覺得徐宸還是把科研看得太簡單了。就算徐宸再怎麼聰明,也不可能一個月就把這個課題給做完的。”
鄭軒在邱陽耳邊小聲的說著,雖然鄭軒已經見識過徐宸的厲害之處,不過鄭軒還是覺得,科研絕對沒有徐宸所想象的那麼容易。
之前徐宸能夠看出鄭軒論文中的錯誤,更多的還是在於徐宸擁有非常強的理論知識基礎和計算能力。
可是科研的過程卻遠比這些更加的複雜,在實際的科研之中,往往會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並且會遇到很多之前意想不到的問題。
像徐宸這種,之前連各種實驗裝置都根本沒摸過的“科研菜鳥”,光是在實驗上面,就會面臨很大的挑戰了。
邱陽並沒有直接表達出這些質疑,不過在邱陽的心中,其實也是有著同樣的擔心的。
即使像邱陽這樣,已經在實驗室泡了幾年的“老鳥”,想要完成一個科研課題的研究,往往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邱陽對於徐宸的研究能力並沒有什麼懷疑,至於徐宸的實驗操作能力到底如何,邱陽還是心存疑問的。
“徐宸,也不必急著馬上做出成果,只要在這期間能夠完成一些工作就可以了。反正等數競決賽結束之後,你肯定還會再回我們實驗室的。”
王志恆對徐宸的培養也很有耐心,這次對徐宸安排科研課題,王志恆更多的還是想要先鍛鍊一下徐宸。
“王老師,現在我們可以先討論一下,這個科研課題的研究計劃嗎?”
“嗯?徐宸,現在你已經有什麼想法了嗎?”
聽徐宸話中的意思,好像並不是想要請教王志恆,而只是想要說自己的一些計劃。
“是的,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方案了,但不知道這個方案是否可行,還需要王老師能夠評估一下。”
“好,徐宸,那你就說說看吧。”
“我的想法是先製造一個實驗模型,這個實驗模型為一個平板三角翼,後掠角定為60°,根弦長200mm,厚度3mm。模型採用硬質鋁材,為了增強流動的顯示效果,我們可以在模型表面噴塗亞光漆……”
一邊說著自己的這些想法,徐宸一邊直接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構造著自己所說的這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