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沐嵐謙虛地笑了笑:“夫人過獎了。”
兩人閒聊了幾句家常,程沐嵐便巧妙地將話題引到了孔夫人的珠寶上:“對了,夫人,我聽毓良說,最近上海那邊出了點事,孔夫人的珠寶被日本人劫走了,不知道有沒有這回事?”
楊淑慧的臉上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恢復了平靜:“哦?你也聽說了?確實有這麼回事,不過這種事情,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
程沐嵐知道不能操之過急,便嘆了口氣說:“是啊,我也知道這很難。只是孔夫人那麼喜歡那些珠寶,現在丟了,肯定很傷心。毓良也很著急,他說如果周副院長能出面幫忙想想辦法,說不定還有希望。”
楊淑慧沉默了片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岔開了話題:“對了,沐嵐小姐,你對我們那個‘文化復興委員會’有什麼看法?”
程沐嵐知道楊淑慧這是在試探她,便順著她的話說:“我覺得這個委員會很好啊,可以推動中日文化交流,只是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
楊淑慧見程沐嵐對委員會很感興趣,臉上露出了笑容,開始詳細地介紹起委員會的宗旨和計劃。
程沐嵐一邊聽,一邊適時地提出一些問題,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聊了一個多小時,程沐嵐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辭:“夫人,耽誤您這麼長時間,真是不好意思。我先回去了,改日再來看您。”
楊淑慧親自將程沐嵐送到門口,笑著說道:“沐嵐小姐慢走,有空常來玩。”
在程沐嵐周旋於楊淑慧身邊的同時,何忠良也開始了他的計劃。
他利用自己在教育部社會教育處的身份,開始暗中聯絡南京的愛國文人,首先想到的,是住在城南的一位老學者,姓陳,曾經是前清的翰林,學識淵博,為人正直,很受文人們的尊敬。
何忠良化妝成一個姓金的書法家,找了個藉口,來到陳老先生的家裡,自我介紹。
陳老先生的家很簡樸,書房裡堆滿了書籍。
見到何忠良,陳老先生有些驚訝,但還是很客氣地把他請了進去。
“金先生大駕光臨,有何指教?”陳老先生開門見山地問道。
何忠良知道陳老先生對汪偽政府很不滿,便也不再拐彎抹角,低聲說道:“陳老先生,晚輩今天來,是想跟您商量一件大事。”
他將日本人要搞中日親善文化活動的事情告訴了陳老先生,然後說:“晚輩覺得,這種活動純粹是為了美化日本的侵略,我們不能讓他們得逞,所以想請老先生出面,聯絡一些愛國文人,想辦法破壞他們的活動。”
陳老先生聽完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他沉吟了片刻,說道:“金先生,你說得對。只是現在是白色恐怖時期,我們這麼做,風險很大啊。”
“晚輩知道風險很大,但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何忠良語氣堅定,“老先生,您德高望重,只要您肯出面,一定會有很多人響應的。”
陳老先生注視著何忠良真誠的眼神,終於點了點頭:“好!金先生,既然你有這份心,那老夫就陪你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