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宋

第8章 擴大鋼鐵作坊

這時趙重陽的二外公劉二爺又對大家說道:“鋼的價格雖然貴,但都不如製成寶刀寶劍管錢。一把寶刀的鋼材不外乎是熟鐵的十倍,值兩三百貫錢,但如果打成寶刀,價格起碼要一千貫。”

劉玉波道:“一把刀會有這麼貴嗎?”

劉二爺道:“只多不少。你們知道嗎?據說楊家有把寶刀,是用玄鐵打造的。是當年太宗皇帝賞賜給勞苦功高的楊家將的傳家之寶。

前兩年,殿帥高毬仗著官家的寵愛,就出了一萬兩銀子想強換寶刀,楊家現在的當家人楊懷玉說,楊家雖然沒落了,但先皇御賜的神物,十萬貫百萬貫都不會賣。當然楊家的寶刀之所以值錢,主要是沾了太宗皇帝的光。但我們的寶刀寶劍定價1000貫應該沒有問題。”

“二外公的建議很好,我還補充一下,就是我們每次帶到一個地方的寶刀寶劍不宜過多,各縣城最多各帶五把,州級不宜超過十把,南京、東京、大名府等大都市不超過三十把,一般的府城二十來把。”

“我們還可以推出一種新的賣貨方式叫拍賣,可以把寶刀和寶劍的最低價定到1500貫,然後根據價高者得之的原則,誰出錢多,誰就得到想要買的東西。等縣試完了後,我們在南京城先搞一次,大家今後照著做就行了。”

“至於合作的問題,就是你們出地盤和匠戶資格,並負責管理,我出擴建資金和技術,除去一切開銷,管理由二外公總負責,大舅舅負責擴建和鐵器坊,二舅舅要負責跑外銷,你們三人每人每月十貫工錢,至於族中的紡織作坊及外勤,你們看著手交給誰管。紡織作坊可以擴大,一律改用腳蹬的紡車。除去所有開銷後,利潤就按五五分,看二外公和舅舅們有啥意見?”

劉二爺道:“就按外孫子說的辦,按說我們是佔了便宜,但既然不是外人,我們就不多說了。玉華今後就專管鐵器坊的擴建和生產,玉波就負責銷售。我負責鍊鋼鍊鐵和全面管理,其它生意交給另外幾房的人去做。我要告訴他們,要想年終多分錢,今年大家都要行動起來。”

九月初一這天,雙方把合作的事情談好後,簽好了合作的暫時契約(因為趙從陽認為,今後加盟進來的人多後,還要進一步完善)。

趙重陽從家中運來五千貫錢,作為新建鍊鐵爐、鍊鋼爐及擴大鐵器作坊的費用。

根據趙重陽的建議,新建了五個鐵爐,兩個煉焦爐和一個鍊鋼爐,預計每年生產熟鐵十到十五萬斤,產鋼一至二萬斤,整個鐵器作坊包括鍊鋼鐵和制寶刀、寶劍的專用地方,以及工人吃住休息的地方及伙食團,佔地面積將達到五十多畝。

制寶刀寶劍的人六到十人,全部用原鐵器坊信得過的老夥計,鐵器坊由原來的二十多人,擴大到五十人以上。鍊鐵爐、鍊鋼爐、煉焦爐需要工人一百二十人以上,運輸鐵礦、煤炭的馬車各需二十輛,共需要四十人,外賣和轉運貨物的馬車及押送人員還需若干,長期挖鐵礦,並負責上車的工人三十人,加上各種管理人員,整個工作人員將達到四百多人。

押運人員,由王達寬頻來的八個威運鏢局的子弟負責訓練,王達寬總負責。鑑於此,趙重陽讓劉二爺直接在劉家村招收一百二十名青壯,組成保鏢押運隊,白天幫著修建作坊,晚上參加訓練,並輪流保護作坊。

願意參加的,除正常工資外,每個月多加一貫錢的辛苦費。

在練功夫方面,趙重陽從南京回來後,每晚都要在師傅指導下修習五禽內功,並練習秘籍裡的各種搏擊技能。

他人雖小,但見多識廣,悟性高,身手又靈活,一般人演示不出來的招式,經過他和師傅的反覆撤解,居然也慢慢地學會了。

正所謂教學柤長,周師傅透過與他的拆解對練,原來許多沒有想通的招式,居然也一下就明白了。

一個多月的時間,功力增長的速度居然超過了原來半年多。照這樣的速度,他師傅說,他就可能像金臺祖師爺和周侗師伯那樣,二十多歲時,就可以成為超級高手了。

這一個多月,唯一沒有顧得上的就是學問。所以,這裡的事一完後,他就回到了趙家莊,狠狠地看了幾天書,寫了幾天篇八股官樣文章,請陳老師點評,準備參加重陽節的縣試。如果縣試一過關,他就是一個有初級功名的秀才了。這樣,士農工商,他家的門弟就將會由農升入高一級計程車大夫階層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