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帶我復興大燕

第455章 暗度陳倉,兵臨函谷

咸陽宮的漏壺滴到第七百二十聲時,嬴政的指甲在玉案上掐出半寸深的痕。

蒙恬的敗報被揉成一團,滾落在青銅炭盆邊,焦黑的邊角蜷曲著,像極了伏牛谷裡燒剩的秦軍甲片。

殿外的北風捲著雪粒子撞在窗紙上,他望著案頭新送的軍報——函谷關守將王賁急報:\"燕軍韓驍部已在孟津渡口集結,戰船連營三十里。\"

\"好個葉丹!\"嬴政突然掀翻案上酒樽,青銅酒爵撞在柱礎上發出悶響,\"蒙恬折了三萬銳士,他倒要趁勢來叩函谷關?\"

旁邊侍立的趙高縮了縮脖子,剛要去撿地上的軍報,卻見嬴政抓起硃筆在輿圖上重重畫了個圈:\"傳王離,調上郡十萬邊軍南下;令李信率河內軍兼程趕赴函谷關。

告訴王賁,若讓燕軍過了這道關——\"他的筆尖戳穿輿圖,\"提頭來見!\"

此時的葉陽正裹著狐裘立在洛水北岸。

林婉親手縫的皮靴踩碎薄冰,發出細碎的咔嚓聲。

他望著對岸被雪覆蓋的荒草甸,耳邊還響著三日前影衛的密報:\"咸陽急調上郡、河內兩軍,函谷關兵力已增至十五萬。\"

\"太子,韓將軍那邊的旗號都換好了。\"副將樂乘策馬過來,玄色披風被風捲起,露出下面裹著的燕軍赤旗,\"孟津渡口的炊火點了八百堆,秦軍斥候若從天上看,倒真像十萬大軍在造船。\"

葉陽摸了摸腰間的玄鳥劍,劍鞘上的雲紋被體溫焐得溫熱。

林婉昨日來信還在懷裡,墨跡帶著薊城脂粉香:\"項梁已率楚軍出南陽,武關外的烽煙比往年早了半月。\"他望著洛水盡頭隱沒的群山,嘴角終於浮起一絲笑:\"王賁以為我要學當年六國合縱,正面硬啃函谷關?

他忘了,當年蘇秦是沒長眼睛——\"他指向南岸被雪覆蓋的棧道,\"這洛水南岸的古道,可是當年晉人運鹽的秘道,荒廢了三十年,秦軍的斥候連馬都不肯往這兒遛。\"

話音未落,遠處傳來細碎的馬蹄聲。

林婉的貼身侍女青鳶從雪霧裡鑽出來,懷裡抱著個銅匣。

她的睫毛上沾著冰碴,說話時哈出的白氣在眉間凝成霜:\"夫人說,夜行火把趕製了三千支,火油摻了松脂,燒起來亮如白晝。\"她開啟銅匣,取出一支裹著粗布的火把,\"還有這個——\"她摸出個油紙包,\"夫人怕太子舊傷發作,熬了鹿筋膏,讓奴婢看著您喝下去。\"

葉陽接過油紙包,指腹觸到殘留的溫度,忽然想起昨夜軍帳裡林婉寫信的模樣。

燭火映得她眼尾的細紋都暖了,筆尖懸在帛書上猶豫片刻,最終只寫了\"萬事小心\"四個字,倒把他逗笑了:\"夫人從前在秦市賣炊餅時,給我包餅都要多塞半塊,如今寫家書倒小氣了?\"

\"那是怕你看了分神。\"林婉低頭收拾信匣,耳墜上的珍珠晃了晃,\"等你拿下潼關,我給你做十籠炊餅,撒滿你愛吃的芝麻。\"

\"青鳶,\"葉陽把鹿筋膏塞進嘴裡,甜腥的藥味漫開,\"回薊城告訴夫人,等我在潼關城頭插了玄鳥旗,她得親自來給我戴那頂王冠。\"

青鳶應了一聲,翻身上馬時忽然頓住:\"對了,夫人還說,趙信的暗樁在河東散佈謠言,說燕軍要休整半月。\"她的聲音突然低下去,\"夫人讓太子當心,趙信......當年在咸陽做質子時,最會裝病裝老實。\"

葉陽的手指在劍鞘上一緊。

趙信是他當年在咸陽的伴讀,後來隨他逃回燕國,卻在半年前突然失蹤。

他記得最後一次見趙信,是在易水河畔,那人捧著酒罈說要為他踐行:\"太子此去伐秦,臣本想隨徵,可這老寒腿......\"他當時拍著趙信的肩笑:\"等我破了咸陽,給你在宮城東邊蓋座暖閣,專燒西域的香炭。\"

現在想來,那酒罈裡的酒氣,混著的分明是秦地才有的椒香。

\"樂乘,\"葉陽轉身看向身後的燕軍,他們正藉著雪色拆解帳篷,將玄色秦軍戰旗裹進行囊,\"傳令下去,半個時辰後拔營。

所有馬蹄包上麻絮,炊火只留炭盆——\"他的目光掃過隊伍裡扛著鋤頭的工兵,\"告訴工兵營,到了潼關外的廢驛站,每人發三斤桐油。\"

三日後深夜,潼關東門的夯土牆上。

守將王離裹著皮裘打了個哈欠,望著遠處黑黢黢的群山。

他剛收到王賁的急報:\"燕軍主力尚在河東,爾等只需嚴守潼關,待上郡軍一到,即可反推。\"正想回帳喝碗熱羊湯,卻見城下黑影裡竄出個小個子,裹著秦兵的皮甲,腰間掛著半塊虎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