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我,冠軍侯,迎春表兄

第185章 那就打!

這仗,除了皇帝之外。

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願意打。

包括嬴淵在內。

為何?

不能畢其功於一役,不如不打。

皇帝只是想要一個尊號。

打贏了固然好,升官進爵不在話下。

可若打輸了呢?

陰山之外的輿圖,還是前朝傳下來的。

今人就沒有跨過陰山的。

不熟悉地勢,朝廷又派不了重兵,打不了國戰。

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去講究用兵的方式方法。

風險太大了。

倘若被草原圍住,戰敗,就是給大周,給皇帝丟人。

到了那時,就算不想打國戰,只怕也收不住。

畢竟,皇帝即使得不到草原給上的尊號,也不能讓皇帝丟人吧?

而且,開春這一仗,看似是武將主動權較大,實際,決定成敗的,是文臣。

武將只負責將軍隊拉到草原上,給草原勢力帶去威脅。

真正能迫使草原勢力俯首稱臣的,是外交手段。

胡永忠想要休養生息,文臣肯定不願打。

武將打了這一仗,又要與文臣平分功績,心裡都不爽。

當然,這還不是主要原因。

上述就已說,輸贏,不好把握。

誰敢有這個絕對自信,帶著萬把人,就能橫穿草原?

又不是霍去病在世。

再則,就算是霍去病在世,又無衛青帶著主力作為策應。

是以,五軍都督府的幾位都督與兵部尚書議了半日,也沒想好,這一仗,該怎麼打。

中軍都督朱玉,是上皇時提拔上來的大將,雖無爵位,但戰功赫赫。

曾領兵鎮壓蜀地叛亂,與嬴淵一樣,也是邊將出身。

不過他這個邊將,不是在北邊,而是在南邊,

“嬴將軍,我們幾個,與草原交手不多,不知你有何看法?”

朱玉問了姬長想問的話題。

既然已經敲定要打,那就容不得半點馬虎。

嬴淵從最基本的開始問起,

“陛下,若是出兵,可是命臣為帥?”

姬長點了點頭。

嬴淵又問,“陛下打算給臣多少人馬?”

姬長想了想,道:“一萬五千人。”

“除萬騎營人馬之外,你可從五軍都督府下轄各衛中,再挑選五千騎兵。”

嬴淵道:“一萬五千人,若是東打一棒,西揮一錘,定是不行。”

“若使得草原勢力傾巢出動,反而不妙。”

“陛下以臣遇刺為名派兵北伐,那麼,就只能打刺殺臣的草原部落,也就是瓦剌。”

說至此處,胡永忠突然開口道:

“眼下的問題是,據當前情勢判斷,刺殺嬴將軍的草原勢力,並非瓦剌與韃靼,臣疑,乃兀良哈。”

兀良哈也是草原部落之一,但勢力不如韃靼與瓦剌,這些年來,不是依附韃靼,便是向瓦剌稱臣。

但兀良哈也有著自己的野心。

當前兀良哈首領名叫‘脫力’,奉迎脫脫不花為領袖,暫時依附於韃靼。

兀良哈刺殺嬴淵,是想借機嫁禍給韃靼與瓦剌,使得三方相爭,他就可趁機壯大兀良哈。

瓦剌一族,自唐時便就存在,如今發展壯大至今,才有了和韃靼爭鋒的條件。

至於兀良哈,不過是北元戰敗後的產物,其兵力僅有寥寥兩三萬人,不足為重。

上皇執政時期,曾想將兀良哈招募,使其成為大周的邊防衛所勢力之一。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沒有促成此事。

如今,兀良哈首領脫力認為,阿祿臺的死,或許成為兀良哈發展壯大的契機。

胡永忠的推斷與嬴淵想法不謀而合。

但如果是要趁機迫使瓦剌與韃靼稱臣,那麼刺殺嬴淵的人,就只能是瓦剌。

話說回來,嬴淵從軍至今,也未與瓦剌交過手。

哪怕是常年戍邊的何福,與瓦剌交手次數也不過五指之數,而且還都是小打小鬧。

如今瓦剌究竟發展成什麼樣子,僅靠情報,沒有實踐,誰心裡也沒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