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我,冠軍侯,迎春表兄

第171章 三道旨意,三種結果

自開國以後。

在大周職場裡,想要升為爵,大致有三種途徑。

一是生前對國家做出過貢獻的文臣,死後會被封個流爵,就像是諡號一般。

二是有軍功,而且還得是滔天軍功。

比如太祖皇帝曾說,跨過陰山封狼居胥者,可被封冠軍侯。

民間有句俗話,十個公爵不換一個冠軍。

而且,這個世界的冠軍侯,目前只有霍去病一人。

三是原本就有爵位的人家,因功又被封爵。

比如,像賈府降等世襲的爵位,因為某件功勞,可能降等的爵位又升上去了。

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離不開一字——功。

嬴淵有功嗎?

捫心自問,站在國家的利益上,他掃蕩兩淮,剷除奸佞,不能說無功。

而且,兩淮之事,最終會由點到面,影響到全國範圍內的反腐工作。

說白了,就是將一件試點工程做得很完美。

往大一些說,嬴淵在兩淮的掃腐工作,說是為大周又續了幾年國祚都不為過。

每個王朝末期,除了野蠻戰勝文明的特殊例子外。

幾乎都存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土地兼併、階級矛盾。

而嬴淵在兩淮殺了那麼多人,無疑是重新開天闢地了一番。

今後,去往兩淮為官的那些人,幾乎什麼都不用做,只需做好一件事,便有了天大的政績。

那就是重新分配利益資源。

比如,嬴淵所殺之大族、商賈,他們掌握的土地,是不是要重新歸公?

然後再由朝廷分配給百姓?

像是這種情況,也只有開國初期才能發生。

而嬴淵硬是憑著萬把人,一杆槍,就做成了此事。

可謂開兩淮新天,此稱讚並不為過。

就連於節庵這個讀書人都說了,嬴淵讓兩淮換了青天。

換天,可不是嘴上說說。

這是開天闢地般的壯舉。

倘若嬴淵將其餘一京一十三省,都按照兩淮的法子來辦,那麼,他的功績,不亞於開創新朝。

畢竟,他是在治天下的過程中打出了新天下。

而不是一開始就在打天下。

前者更為艱難。

但,一個兩淮就將嬴淵整的夠嗆,真要是讓他再走一些地方,只怕各地士族都會想著法的弄死他。

歷朝歷代,為何每到中葉,總要去改革?就是改善階級矛盾。

嬴淵在兩淮的做法,實際意義不亞於一場改革,也可以理解為是最野蠻的改革方式。

其原因就在於野蠻上。

讀書人沒辦法接受這個事。

若是人人都以欽差身份,到了地方上,大殺特殺,不經司法會審,國家豈不沒了法度?沒了規矩?

國與國之間廝殺,你用野蠻的方式獲得功績,沒有人會說什麼。

但是,你在國內這樣子搞,實在不能接受。

所以,胡黨中不少官吏,都對嬴淵封爵一事持反對意見。

認為,這個封賞,實在是太重了。

畢竟,他們覺著,無論是誰去兩淮,用嬴淵那種野蠻的法子,都可取得功績。

但關鍵在於,誰敢第一個人那樣去用。

為何嬴淵前世歷史上,為什麼小明王能成為義軍名義上的統帥?

是因為他的父親,他的祖父,是在元末中第一批起義的豪傑。

是帶頭造反的人,是陳勝吳廣。

而嬴淵,就是在治世中,第一個使用野蠻法子的人。

但諸多官吏普遍不認這個。

於是,他們紛紛站起身來,想要諫言,迫使姬長收回成命。

不過,姬長卻在百官發難之前,直言道:

“孫武著兵書,被世人敬以兵聖之名。”

“李靖著兵書,被世人稱為軍神。”

“歷朝歷代,數之不清的文臣武將,但凡能立傳留書者,卻寥寥無幾,無一不是位極人臣。”

“朕問爾等,嬴卿編纂之練兵法,堪稱集歷代先賢之精粹。”

“如此練兵法,難道,不足以讓嬴卿得個爵位?”

“似爾等之流,若有文章書籍傳世,怕是要立地成聖了吧?”

一時間,諸多文臣皆不知該如何言語。

嬴淵的練兵法固然不錯,但頂多就是匯總而已。

即使他寫不出,後世也會有人寫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