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50章 當代大禹,小國的悲哀

楚莊王九年,白國一百六十六年

楚國,期思。一個大禹打扮,背掛蓑衣腳踩草履,手拄竹杖的中年男子正站在史河勘探著兩岸的地形。

“此處地勢甚平,有河水灌溉,草木茂盛,是一個墾荒的好地方啊!”

“孫叔啊,你看錯了吧!此地地勢確實平坦,但是水文條件不好,每年常有洪澇,要是開墾農田,春季剛種上,汛期來的時候,秧苗可就全沒了啊!”

孫叔敖看著同行計程車人,笑著說:“這有何難?水文條件不好,將他變好不就行了!”

“變?你是神靈嗎?怎麼變?”

“你知道中原地區為什麼良田萬畝,那麼大一條大河,為什麼洪澇很少呢?”

“那是因為大禹將大河制服了啊!”

“那我們就不能制服這小小的一條史河嗎?”

“這···”

“我決定了,回去就召集國人,我要將這史河和泉河之間的千畝荒土變為千畝良田!”

士人看著目光堅定的孫叔敖,雖然有些不信,不過還是十分敬重孫叔敖的志氣,對著他重重的作了一揖,以表敬佩。

很快,孫叔敖回到了期思邑,召集了大量的國人和野人,說:

“諸位,我楚國偏居南方,不僅有蠻越侵擾,還有瘴氣侵蝕,在先祖們前赴後繼下我們才得到瞭如此廣袤的國土,才開闢了良田千畝,難道我們要就此停下腳步了嗎?

就在先祖為我們創造下的成果上當蛀蟲嗎?就算不為自己想,也請為子子孫孫想啊!人是越來越多的,不開墾新田,你們的子孫又該在哪裡耕種呢?

今天,我發現史河和泉河之間有大片的荒土,那裡就是我們的未來啊!有人說那裡災害頻繁,根本不可能開墾出良田。可是我已經有了辦法,可以讓史河和泉河乖乖的灌溉之間的良田而不發作。

但是我雖然有辦法,可是我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以完成這項宏大的工程,所以,請你們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了子孫計,開荒地,得良田。”

經過孫叔敖的宣講,再結合孫叔敖以往的德行,大部分國人和野人都相信他,於是浩浩蕩蕩的工程大軍開往史河,準備制服暴躁的史河。

很快,經過孫叔敖的前期勘探,再加上冥思苦想出的辦法,孫叔敖帶人在史河東岸鑿開石嘴頭,引水向北,稱為清河;又在史河下游東岸開渠,向東引水,稱為堪河。

如此,利用這兩條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間的土地。使得史河、泉河之間的土地成為肥沃的良田。

這時楚國的令尹是若敖氏。有人向楚莊王進讒言誣陷若敖氏,若敖氏害怕被誅殺,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準備反過來攻殺莊王,但被莊王提前得知訊息,攻打併滅掉若敖氏的整個家族。

楚莊王又任命虞丘為令尹。

楚莊王十五年,白國一百七十二年

晉國因為鄭國與楚國結盟,率領諸侯聯軍攻打鄭國,鄭公看聯軍勢大,而楚軍又遲遲不到,沒辦法只好表示願意與楚國斷盟,轉而依附晉國,晉國同意,隨後撤兵。

楚莊王聽聞鄭國背叛,於是率軍攻打鄭國,晉國派士會率領晉軍前來救援鄭國,楚軍和晉軍對峙於穎北。

這一戰,楚軍大敗,無奈楚莊王只好班師,而晉軍則留在了鄭國,幫助鄭國防守。

虞丘被任命為令尹時年齡就已經很大了,於是在這一年準備辭官,楚莊王多次挽留皆沒有成功,只好問他:“虞卿,既然你去意已決,寡人也不再挽留,不過令尹之位不能空缺,你認為誰能接替你的位置呢?”

虞丘說:“期思有一個人,他叫孫叔敖,據說他有大禹之才,他在期思期間,治理好了氾濫的史河,使得史河和泉河之間的土地變成了千畝良田,有這樣的人才君上不任用,還等什麼呢?

我聽說百里奚時期提出過五步稱霸,其中任用賢能是第一步,而孫叔敖正是君上稱霸所需要的賢才啊!萬萬不可重演百里奚舊事,被其他國家得到了啊!”

楚莊王聽後,立馬任命孫叔敖為令尹,因為孫叔敖素有賢明和才能,所以楚國百姓都十分信任他。孫叔敖作楚國的令尹,一國的官吏和百姓都來祝賀。

這時有一個老者正默默地站在門外也不動,手中牽著一個可愛的小童子。只見這老者頭上用一塊麻布包裹著額頭,面色堅毅,臉龐輪廓隱隱約約可以看得出年輕的時候頗有姿色,一身洗的漿白的衣衫,只有腰間的一塊玉珏顯得不一般。小童的打扮也差不多,雖然衣服老舊,可是卻很乾淨。

等大部分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的時候,這個老者杵著竹杖牽著小童緩緩地邁入孫叔敖的家門,進門就高聲喊道:無名之人,前來弔喪。

霎時間,還沒有走完的賓客都紛紛吃驚的看著他,甚至有人對著老者破口大罵。孫叔敖也看見了,但看這老者不似常人。於是整理好衣裳和帽冠出來接見了他,對老者說:

“楚王不瞭解我沒有才能,讓我擔任令尹這樣的高官,人們都來祝賀,只有您來弔喪,莫不是有什麼話要指教吧?”

老者說:“是有話說。我遊歷列國,見多了貴族庶民,有的人當了大官,便對人驕傲,到了後來百姓就離開了他;有的人職位很高,又大權獨攬,最後國君就會厭惡他,甚至是除掉他;有的人俸祿優厚,卻不滿足,最後禍患就加到了他身上,使他身敗名裂。”

孫叔敖向老者拜了兩拜,說:“我誠懇地接受您的指教,還想聽聽您其餘的意見。”

老者說:“地位越高,態度就要越謙虛;官職越大,處事越要越小心謹慎;俸祿已經很豐厚了,就不應該索取分外財物。如果您嚴格地遵守這三條,這樣不僅能夠把楚國治理好,還能夠儲存自身。”

孫叔敖回答說:“您說的非常對,我一定牢牢記住它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