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年
白地,羆邑
一座建立在太行山中的一塊相對來說比較平坦的鄉邑,但是因為地形的緣故,羆邑的房屋高高低低層次不齊,所以這裡演化出了獨特的運貨系統,挑夫,一根扁擔兩根繩。
昌是羆邑的一個邑民,他的阿爺曾經在嚴狁攻羆邑的時候犧牲了,白氏補償給了他家一間院子。他的阿父原來是白氏家兵,後來退役了,不過他的哥哥繼承了他阿父的意志,也成了白氏家兵。
他家的日子相比其他地方的周人,好過得多,在曾祖父來到白地之前,哪裡會有這麼好的日子,有房還有肉吃。
昌在羆邑是做農林的,當年他阿父將他送入學堂認字,畢業後就去到白氏農場做事,白氏農場是由白氏派發管理者,招收邑民做事。由於太行山中土地資源稀缺,所以白氏發明了一種,農林牧結合的農場制度。
農場制度是白氏特有的,為了適應太行山生活的制度。一個農場有場長,可以是白氏派下來的官員管理,也可以是私人,因為白氏允許私人承包,不過所有權在白氏,私人只有使用權。
昌所在的就是白氏農場,聽說場長還是白氏子,不過白氏子確實挺好相處的,就沒聽說他和誰紅過臉。另外農場還有公堂,法堂以及小法吏,專研員,還有的就是他們這些做具體事的農民了。
農場裡面種有果樹,糧食作物,草藥,名花,茶樹,還養有雞、鴨、鵝、牛、羊和幾匹馬。農場的範圍很大,有好幾個山,到了收穫的季節,將作物收好,初步處理完後,就交到修好路的倉庫處,有專人看管。
如果作物侍弄得好,每年都有獎勵,如果侍弄的不好,輕則開除,若是認為損害則會負家法責任。不過就算是這樣,還是有很多人搶著幹,因為白氏發佣金,每年發的佣金都很多,能夠一家三口的生活了。
如果侍弄得特別好,就能提拔做山長或者谷長,那佣金就更高了。
“昌,你去羆邑送貨,最近羆邑有什麼新鮮事發生嗎?”路旁一個侍弄蔬菜的農民問昌道。
“欸,你還真別說,最近羆邑還真有新鮮事,聽說最近家主要擴兵,最近羆邑都在招兵呢,你不是有個弟弟嗎?聽說他是打獵的?有兩把力氣,不去試試?”
那農民苦笑著說道:
“我也想讓他去試試啊,可是白氏招兵考核太嚴了,他不一定行啊!”
“欸,不能這麼說,這次是擴招,要求一定比以前要松點,我聽我兄長說啊,這次擴招還挺多,去試一試,說不定就選上了,要是選上了,你家不就發了嗎,你看我家不就是我兄長當了家兵就發跡了嗎?去試試。”
農民聽完,一拍大腿說道:“對啊!試試又不花錢,不是每年都有招兵的,要是選上了,我家可就發跡了啊,我得去給我阿弟說說,他在山裡不一定知道這個訊息,昌啊,謝謝了,要是選中了,回來我請你喝酒。”
說完就馬上向著山裡跑去。昌看著人遠去了,用扁擔將貨物挑起來,笑著繼續趕路,向著自己農場而去,這次昌去羆邑是替農場送貨,順便替農場買些日用品挑回去。
農場公堂,昌滿頭大汗的將貨物放下,叫裡面的小吏清點,沒問題後就轉身走了,昌做農場的挑夫,每年能多出不少佣金,如果正常的佣金只能養活三個人的話,昌就能養活四個人。
在回里社的時候,他突然看到法堂外面聚集了很多人,他馬上湊過去,問旁邊的人,是什麼案件,旁人說:
“是土地劃分的案件,原告說被告挖了他家的地壟,讓他家地裡的水都流光了,被告不承認,說那是土壟自己垮的。”
只見法堂裡,小法吏苦惱的不知道如何判,因為他就會判點小案件,這種案件他不會,於是小法吏說:
“兩位,十分抱歉,您二位的案件對於我來說有些困難,我判不了,如果你們還想要繼續上訴的話,我可以將案件轉交給羆邑法堂,讓羆邑法堂來接手這個案件。”
“那不成,這一來一去得耽擱多少時間啊。”
“對對對,不能去羆邑,我還得回去給果樹修枝呢。”
於是原告和被告商量,讓被告挑幾桶水澆到田裡就算了。被告說雖然不是他挖的,但他自認倒黴,不就挑幾桶水嗎。昌看著這起案件就這樣結束了,砸了咂嘴就回家了。
回到家,他先吃了點飯,接著去糞池挑了兩桶糞去地裡澆蔬菜,隨後又去田裡逛逛,看看有沒有問題,接著去山上,看自家的幾顆果樹也沒問題,就回家拿著木桶去山下挑水,順便把山下屬於自己的花給澆了點水。聽說那些貴族最喜歡這些花了,也不知道這些花有什麼好看的,山裡一抓一大把,還挺貴。
白邑,白府。
白政在家族議事堂頒佈今後白氏關於家臣和官吏的晉升制度以及標準,白氏子的標準也是一樣:
甲:今後家臣如果需要升職,需要上級官員,同級官員以及下級官員三方的意見,需要他們都沒有異議才能晉升。
乙:任命官吏需要德才兼備,若是有犯罪記錄,不得做官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