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26章 防民之口,國人暴亂

周王朝都城,犬戎

大夫芮良夫聽說周天子任命了榮夷公作為卿士,想要充實王室的財庫,於是他果斷進宮面見周天子說道:

“大王萬年無期!臣想請問大王王室難道要衰落了嗎?”

周天子疑惑的問道:“卿為何有此問?”

芮良夫說:“我經常聽別人說榮公愛財,也善於斂財,但是他斂財的手段卻並不是合乎刑法與禮法的。而大王您任命榮公這樣的人作為卿士,這讓天下的人如何看待您呢?

榮公愛好聚斂財利,但他自己卻不知道大難就要來臨了,又怎麼能提醒大王如何規避災難呢?又怎麼不會給王室帶來災禍呢?”

芮良夫看著思考中的周天子繼續說道:“大王,財利,是天地萬物所產生的,是天地所承載的,卻想要據為己有,害處實在太多了。

天地萬物都想獲取,怎麼能夠據為己有呢?它所觸怒的人太多了,又不防備大難。榮公用這些來教導大王,大王怎麼能夠長久地統治呢?

統治百姓的人,應該疏導財利而將其從上到下分佈出去。即使對世間萬物都做到極致,仍然要每天提心吊膽,擔憂引起不滿。

因此《頌》說:‘追念后稷有文德,功績卓越配上天,天下萬民得安定,無不以你為榜樣。’《大雅》中也寫道:‘廣施恩澤,成就周邦。’這不就是說要佈施財利而畏懼災難嗎?所以才使周朝延續至今天。

現在大王學的是聚斂財利,怎麼可以呢?一個普通人聚斂財利,尚且被稱為盜賊,身為天子卻要這樣做,願意歸附他的人一定很少了。榮公如果得到重用,周王朝就一定會衰敗。”

周天子聽完他的勸諫說:“如果不斂財,王室就沒有財貨去豢養軍隊,沒有軍隊就不能保證邊境的安全,邊境不安全,這才是周王朝衰敗的原因啊。難道穆王和恭王的教訓你還沒有吸取嗎?”

芮良夫說:“大王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但是絕對不能用斂財來維持周王朝的統治啊,斂財雖然可以保持軍隊的數量,可這一定會失掉天下的民心啊!還請大王收回任命吧!”

周天子思考良久後還是沒有聽從芮良夫的建議,最後還是任命榮公為卿士,讓他管理國家大事。

在白邑的白政聽說了這件事,馬上召集少主白琪來商議這件事,白政說:

“琪兒你如何看待這件事,這不僅是周王朝的困境,也是我白氏以後必定會要遇到的困境啊!”

白琪想了一下說道:“阿父,這件事的根本原因就是王室沒有錢,那麼是什麼導致王室缺錢呢?而以前的時候王室為什麼不會缺錢呢?

首先說以前的周王室不僅不缺錢還有錢供給大量的軍隊,我想這是因為周天子手中掌握有最多的土地的緣故,再加上每年從各個諸侯國收上來的貢賦,這其中的財貨絕對是不可估計的。

而自從天子不斷的將手中的土地賞賜給有功的貴族以及宗室子弟,而自己手中的土地卻沒有增加,使得周天子手中的土地在不斷的減少。

致使沒有足夠的財貨維持龐大的軍隊支出,因此現在的王室才會缺錢。”

白政讚許的點了點頭,又問道:“那該怎樣解決這種問題呢?”

白琪說道:“首先絕對不能肆意的向著自己的領地內斂財,這種和自己子民搶奪財貨的行為,不亞於為了止渴而去喝毒藥。

那麼讓財富增多的不外乎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生源,另一種是節流。生源也有兩種,第一種最簡單粗暴就是搶,不能搶自己的,就搶別人的,一百年前的周天子就是這樣乾的。

不過這方法有許多壞處,就是能搶贏還好,要是沒搶贏,那就會讓我們白氏停滯發展,甚至被反噬。

另外這個方法還會導致我們四處樹敵,使得我們的生存環境變得十分惡劣。還會導致我們的子民有一種不勞而獲的想法,甚至會威脅到我們白氏的統治。

第二種方法就是生,在自己的領土上不斷提高財富的產量,或者加大與其他勢力的交流而獲得財貨,不增加數量,而增加質量。

節流呢就是將資源用到最該用的地方,不能鋪張浪費,像是我們白氏的薄葬就是節流的一種,另外就是不要隨意地減少自己的資源,比如我們就不能像周天子一樣隨意地將土地賜給他人。

我們一定要讓土地流動起來,讓土地一直放在我白氏手中,可以採封,但不能實封。”

白政聽完表示十分認可,讓白琪好好完善,等到他當家主後,要慢慢實行,不能過於急躁。

隨著周天子任命榮公為卿士管理國家大政,榮公也不負周天子的期望,為王室收斂了許多財貨,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室財富不斷增多,周邊戎狄也不斷臣服,周天子也不斷的狂妄自大,甚至奢侈傲慢,

頒佈了許多殘暴的政策,則引起了國人強烈的不滿,國人紛紛在許多場合批評他。

這時召公也進宮勸誡周天子說:“大王啊,您的許多做法以及不合理的政策,實實在在的損害了人民的利益甚至於生命了,人民都說再也不能忍受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