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37章 管仲任相,太原之盟

齊公元年,白國八十六年

公子小白繼位齊國齊公之位。

公子小白繼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兵攻打魯國,齊公借用白國將領白程為主帥,帶領齊軍進攻魯國,逼迫魯公將公子糾及其同黨交出來。魯公拒絕,於是雙方在乾時大戰。

為什麼任命白程為將領呢?因為齊公初繼位,手中並不清楚有什麼軍事人才,而在白國呆的幾年,齊公十分清楚白國軍隊的戰鬥力是多麼的強悍。

作為山地諸侯國,白國軍隊因為常年在深山中狩獵,因此白兵各個身材魁梧,戰鬥技巧經過不斷的與山中猛獸搏鬥,以及白氏家傳幾百年的搏鬥技巧的訓練,在單兵方面,可以說打遍天下無敵手。

另一方面,因為白氏重視族學,因此白國軍隊中的識字率也是遠遠超過其他諸侯國的軍隊的,軍事素養也在白氏幾百年的發掘與研究下十分高超。白兵的一個伍長,可以輕易地勝任其他諸侯國中的一個司馬甚至百夫長。

而專研軍事的白氏子的軍略也是超出同時代的,這些都是天下人的共識,要不是白氏困頓於太行山脈,恐怕在幾百年的發展中,早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諸侯國的實力了,在幽王之亂中,恐怕也就沒有其他諸侯什麼事了。這也是自周公開始周王室一直加封白氏土地,哪怕是潑天大功,也只是加封太行山土地的原因啊!畢竟白氏不姓姬啊!

在天下諸侯包括周王室的心裡,白氏只是,也只能是優秀的幫手,而不是,也不能是強大的諸侯啊!

乾時,魯軍和齊軍在此大戰。

如果齊國和魯國講禮,十個齊國也說不贏魯國,可要是齊國和魯國講兵,魯國就只有捱打的份。於是自然而然的,魯軍大敗。魯公怕齊軍打進魯國國境,於是立馬派人求和。

齊公正想著寫信告訴魯公,要是想要齊國退兵,就必須要把公子糾及其同黨全部殺乾淨才肯罷休。這時,鮑叔牙前來求見,見面第一句就問齊公:

“君上,您的理想是什麼呢?是想要吟詩作樂?是想要治理好齊國?還是想要成就天下霸業呢?”

齊公想了想,覺得都想要,於是說:“這三個有什麼區別嗎?”

鮑叔牙說:“君上啊!如果您只是想要吟詩作樂,那麼當初我們就不該回齊國繼承齊公之位,白國的文氣是適合舒適的。那麼我們還要九死一生的回來幹什麼呢?但是您卻選擇了回來,我想您應該會有更大的志向。

如果您只是想要治理好齊國,那麼您只需要廣修仁德,磨礪軍備,有我叔牙和高傒,這也就夠了,就算不是鄭桓公那樣的君主,那也是衛桓公那樣名傳天下的仁德之君。

但是如果您想要成就天下霸業的話,就必須要一個絕世之才,而我和高傒自認為是不如先祖太公望、周公旦、白子羆那樣的名動天下之才。

而管仲就是那樣的人才啊,管仲的才能我是十分清楚的,可以這樣說,只要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所以,如果君上想要成就天下霸業,那麼就非管仲不可,君上絕對不可以失去他。”

齊公聽到鮑叔牙的勸諫,立馬走上前去,握著鮑叔牙的手腕,激動地說:“哎呀!叔牙啊!多虧你的提醒啊,要不然我就要失去這樣一個大才了啊!”

說完就回到座位上給魯公修書:“公子糾是齊公的兄弟,齊公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齊公的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齊公要親自處理。如不從命,齊國將要出兵討伐魯國。”

魯國得到這封信,又看到齊兵兵鋒之利,害怕了於是殺了公子糾,將召忽和管仲囚禁起來,等待齊國派人來接受。期間召忽因為對公子糾的忠誠而自殺了,管仲卻甘願被囚禁。

不久,押送管仲的車隊到達了堂阜邑,早已等候多時的鮑叔牙連忙上前,將管仲的鐐銬全都卸了下來,然後再帶他沐浴祭祀,做完這些準備以後帶他去見了齊公。

管仲的父親管莊是齊國的大夫,後來家道中衰,導致管仲生活很貧困。為了謀生,聯合好友鮑叔牙合夥做生意,最後虧得血本無歸。

管仲做過被天下人認為是微賤的商賈。遊歷了許多地方,接觸過各式各樣的人,見過許多世面,從而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

在和白氏商隊做生意時,聽說白國可以交錢入學,而且白氏學府的藏書和典籍不亞於周王朝的守藏室,於是變賣家財前往白地求學。

在白氏學府學了兩三年,極大地加強了管仲的學識,最後因為坐吃山空,不得不返回齊國。為了吃飯,只能去當兵,當兵的時候,幾次臨陣脫逃保得性命。多次想當官,但都沒有成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