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被鮑叔牙引薦給齊厘公,取得了公子糾老師的身份。
管仲一被鮑叔牙帶進齊國宮殿,就看到也經過焚香沐浴的齊公小白。管仲見到齊公,立馬行禮,齊公也是起身回禮。然後示意管仲坐到對面,鮑叔牙陪坐。
齊公見管仲吃好了飯,於是說:“我聽叔牙說,先生有天下之才,因此不得不用些手段,讓魯公將先生以押送罪犯的方式送回齊國,這實在是渴望先生之才,不想失去先生的辦法啊!失禮之處,還望先生見諒。”
管仲回禮說:“君上折煞我了,我聽說有千里之馬,因為得不到識馬之人而勞碌死於馬槽之間,有白玉,因為得不到行家的認識而擊碎於荒野之中,如今君上以對待天下之才的禮節來對待我,這是我管仲的幸運啊!豈敢不效命於君上啊!”
齊公說:“叔牙和我說,我如果想要成就天下的霸業,就不能失去先生的輔佐,還請先生教我稱霸天下的計策啊!”
管仲聽到齊公有稱霸天下的雄心,立馬覺得自己終於有施展才能的地方了,略顯激動地說:
“好叫君上知曉,治國稱霸不外乎文武兼備也,修文,也是修政,修學,修交。修政能夠加強君上對齊國的控制,增加齊國的糧食與錢財,進而使得齊國國富民強。
修學,意在增加齊國的文化修養,這樣能為君上培養更多的治國之才以及優秀的將領,進而使得齊國有足夠的並且優秀人才治理國家。
修交,即是合理的處理對他國的態度,是拉是打,是盟是附,是壓是撐,必須要符合我齊國的利益,擁有良好的外部環境,能夠讓齊國在將來天下的舞臺上得到更多的幫手。
修武,就是整頓軍隊,加強軍備,提升武器質量,只有強大的軍隊才能保護齊國不受他國侵犯,才能幫助君上實現稱霸天下的志向。
不過我認為,當今之急在修政,我齊國的軍力自保是有餘的,我們應該趁此機會全力發展內政,使得我們有財力發展學堂和軍隊。”
齊公聽完附手大讚說:“先生之言,真金玉良言也!”
然後齊公說:“我有一問,想要請教先生!”
管仲說:“還請君上直言,我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齊公說:“對待白國態度如何?”
管仲說:“白國是一個很特殊的國家,我年輕的時候去求過學,我知道君上也在白國待過幾年,甚至這次君上能夠順利歸國,白國也是出了很大的力的。
可以說,白國是個美麗的國家,白國君子之風盛行,因為大量藏書的存在,大多數白氏子都是博學之人,白氏人才也是十分多的。另外他們的軍略十分的出眾,我走遍天下,沒有一個氏族和諸侯國的家學有白氏那麼深厚,軍略能比得過白氏。
但是他們被困在了太行山,他們也甘願被困在太行山,我們與他們相交不用擔心背叛,因此我認為齊國應該與白國深入交流,文學上的,軍隊上的,商業上的甚至可以與白氏聯姻。
不僅如此,白國和衛國的相交也十分的親密,更何況君上的阿母是衛國的公主,您能在先天上和白國、衛國親近,這真的是上天送給君上您的助力啊!”
齊公聽完也是十分高興,隨後齊公和管仲就這麼你一句我一句談了三天三夜,而旁邊的鮑叔牙雖然沒有說一句話,卻也為兩人的交談,做了許多保障。
兩人交談完畢後,齊公齋戒三日,拜了管仲為齊相,並稱管仲為“仲父”。以此來表示對管仲的重視和信任,同時也讓天下人都知道了齊桓公的賢達大度。
管仲上任齊相之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出訪白國。白國國君白烜親自接待了管仲,並設宴以此來歡迎。隨後白烜讓白國國相也就是家臣蘇至和管仲商談兩國之間具體的合作。
最後兩國達成了盟約:兩國聯姻,白烜之女嫁給齊公作夫人,兩國之間的商業互通有無,白國派出三百人的支援團,其中有學士,將領和匠人,幫助齊國提升國力,訓練齊軍。
同時衛公也派人前來白國新的都城太原邑(在太行山中的一個小盆地),一起商量三國同盟的事,最終三國在太原簽署了三國同盟,太原之盟,三國之間互通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