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元年(光啟四年)五月
李曄任命河陽三城、東都畿都防禦使、檢校侍中、梁郡王朱全忠為蔡州四面行營兵馬都統,主持征討蔡州賊軍。
任命宣武軍節度使、檢校司空、汴宋毫潁滑鄭六州觀察使、宋國公白奕為蔡州四面行營招討使,囊助朱全忠征討蔡州賊軍。
佔據蔡州的乃原唐奉國軍節度使秦宗權,後來黃巢入長安,兵敗遂降。
光啟元年,黃巢敗亡狼虎谷,秦宗權聞之在遊方道士的蠱惑下據蔡州稱帝,分封百官,建立政權。
取黃巢所建“大齊”為國號,以示對黃巢政權的延續。
稱帝后他分兵四出,所至焚殺擄掠,殘酷暴虐,民間稱之為“秦閻王”。
時朝廷播遷興元,關中大亂,根本無暇顧及於他,接連攻佔陝州、洛州、懷州、孟州、唐州、許州、汝州、鄭州等二十餘州,一時成為中原地區實力最為強大的軍閥集團。
被封在洛陽的朱全忠被蔡州賊軍壓制洛陽不得出,只能勉強持守河陽三城與洛陽城。
光啟三年,秦宗權的野心急劇膨脹,認為蔡州不足以作為大齊的國都,然見洛陽朱全忠部難攻,又有河中王重榮出兵幫助,遂另尋他城。
經過思考,他認為宣武軍下轄的汴州繁華,是他國都的不二選擇。
於是集中全部兵力進攻汴州,其部將張晊、秦賢各率數萬人馬作為先頭部隊,駐紮於汴州城西北。
此時駐紮在汴州附近的只有宣武軍本部兩萬人。
蔡州軍之對手多是地方二線軍隊,惟一比他們強的也就只有洛陽的朱全忠。
然而朱全忠畢竟是黃巢舊部,手下多是原草賊部眾,雖然精銳,但比之數十年的強藩多有不如。
這次攻打汴州,乃是第一次與中原強藩對戰。
白奕算準了對面不瞭解己方的戰鬥力,且有一定的輕敵思想,決定趁著敵立足未穩,搶先出擊,給己方爭取援軍抵達的更多時間。
因為蔡州軍來得急,城中只有經略軍八千人,其餘各部都還散落在汴州各地,需要時間集結。
是夜,月明星稀,白奕命令經略軍使路景松領五千人出擊,又命馬軍左都虞侯李能領一千騎軍助戰。
五千職業軍士在路景松僅是片刻,便攻破了不算大的蔡州軍簡陋的寨門。
隨後營中火起,蔡州軍將士不知所云,四處奔走,營嘯。
路景松攻至中營,才遇到勉強收集萬餘軍士的張晊、秦賢二人。
不消分說,雙方戰至一處,戰正酣,李能所部馬軍一千人自敵左攻入,馬軍列校原廣成陣斬張晊。
秦賢驚恐,引左右退走,蔡州軍潰,至西北二十里處才至。
天明,宣武軍收拾戰場,統計,斬首萬級,大勝。
八日後,秦宗權引賊眾二十餘萬進抵汴州城北郊邊孝村。
已經集結起一萬五千人的白奕引軍發起進攻。
是戰,年四十四,正值壯年的宋國公白奕親自領軍衝擊,宣武軍士氣大盛,將士見主帥大纛不斷前進,紛紛奮勇向前。
賊眾不能擋,眼見白奕距離秦宗權大纛處僅有數百步,秦宗權大驚失色,避戰而走。
蔡州軍大潰,宣武軍追殺二十餘里,秦宗權趁著夜色逃脫宣武軍騎兵追擊,乃至。
此戰宣武軍斬首兩萬餘級,秦宗權軍實力大損,只得歸縮回蔡州,而宣武軍趁機克復鄭州。
蔡州軍大敗,如此機遇,洛陽城中的朱全忠豈會放過。
年末便引所部萬餘南下,三戰三捷,連克汝州、許州、洛州、孟州,進圍蔡州。
這才有了李曄任命其為蔡州四面行營兵馬都統的事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