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晏北相見之前,月棠一直以為如今他獨攬兵權,主掌樞密院,是他奉旨回京之後,皇帝給他的權力,又或者是他自己爭取來的。
然而事實上卻是,先帝早在派人送去給他的密旨之中,就已經許諾了給他掌管樞密院的權力。
統兵權與調兵權齊掌於一人之手,這可是近代以來天家大忌。
先帝在位二十餘年,理政上從未出過大錯,他為何突然下這樣的命令?
是糊塗了嗎?
從他選擇下的是密旨來看,顯然不是。
他十分謹慎。甚至看起來似乎還怕晏北拒絕回京,主動地交予了樞密院大權。
就好像先帝在重病之時突然立沈氏為皇后一樣,這個舉動同樣讓人難以理解。
而由於晏北強勢進駐朝堂,他成功壓制了沈家勢力的迅速膨脹,使得沈太后即使在先帝突然駕崩那樣極好的時機手持先帝遺旨,掌管玉璽,也未能夠一手遮天,顛覆皇權。
所以,先帝密令晏北迴京,會不會是早就料到了這個局面呢?
如果是,那他又為何要在病重時冊立沈妃為太后,做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舉動?
既然他一直未曾冊立皇儲,一定要等到二皇子年滿十六歲、煞劫過後歸京,足見他心中還是屬意於嫡出的二皇子的,就更不應該給二皇子設立這些障礙。
所以除去端王府的謎團之外,先帝本身的行為也有許多費思量之處。
再有,既然晏北說他親自去看過皇帝與端王的屍體,跟對外宣示的死因是相符的,那麼端王就很可能真的是死於外傷。
端王當天還派人催請月棠即刻回京,如果端王當真屬於自盡,他為什麼都不等月棠回來,就急於赴死?
如果他不是自盡,那又是誰殺的?
當時宮裡只有沈太后掌事了。
而且她僅差一步就成了垂簾聽政的實權太后。
端王當時作為宮闈朝堂都極有分量之人,沈家殺掉他這個障礙也是理由充分的。
但是,如果真的是沈家乾的,禇家作為沈家的死敵,三年都過去了,而且皇帝這邊還有晏北的靖陽王府撐腰,褚家為何不去挑出沈家這個把柄,趁機把沈家打壓下去?
是拿捏不住朝堂上誰也不幫的晏北,還是因為沈家壓根就沒有把柄在褚家手上?
無論如何,有了如此之多的不對勁,就再也不是端王府一家之變了。
所有的疑點都指向朝堂背後的陰謀。
那日在杜家,與晏北乍然相見,根本來不及思想這麼多。
時機也不合適。
如今細細想來,這個人在朝堂之上握著如此之大的權力,復仇路上倒是不用也白不用了。
正要張口吩咐,院牆外傳來說話聲。
蘭琴走出門外,站了站後快步回來告訴:“杜鈺來了。”
月棠頓了下,和魏章都走出門口,來到了院牆底下。
透過牆頭花窗可看到,門外正好進來一行人,為首的正是徐鶴伴著杜鈺,後頭跟著的是幾個侯府的僕從。
月棠看看漸黑的天色,跟蘭琴道:“你去王府問問華臨,阿籬究竟什麼情況?
“順道再問問晏北,明日是否有空出來一趟。”
想了一想,她又改了主意:“算了,你跟他說,明日一早,我去王府看阿籬。”
打發走了蘭琴,她立刻招呼魏章回屋:“走,去聽聽他們說什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