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暉殿中,聞道元放聲大笑。
笑聲通暢如金石之聲,一時間甚至震得殿中各類擺件簌簌作響。
“世間竟有如此宏大妙想,好一個千秋萬代之計!哈哈哈……”大笑聲中,聞道元手捧稿紙,腳下不停,竟是快速在殿中踱起步來。
這是他內心深思,情緒激昂難以自制的表現。
而上一次有此表現,還是在聞道元悟通自己的道路,將要成就大儒之時。
皇帝都從未見過聞道元如此激動的模樣,他一時間不由看呆了。
只見聞道元手捧稿紙,口中唸唸有詞。
“瓏川一帶砍伐過甚,老夫亦早覺不妥,山澤救於火,草木植成國之富,豈有如此窮砍濫伐之理?”
“養國山林,復土保水,真是絕妙用詞!
老夫半生精研五行化生之道,自覺早已臻至化境,卻竟然一念之差,未能想到復土保水。”
“撥雲見日,撥雲見日啊!
妙哉,我大黎天驕。雖難免有些微滯澀之處,可這般奇思妙想,雄奇大計,若非天縱之資,又如何能夠想到?”
“南水北調,水旱平衡。有此一計,豈不勝過千萬次呼風喚雨的神通法術?
此計若是早成,北疆這旱魃又如何能成氣候?
此計又何止是絕蝗妖之根基?”
聞道元口中喃喃不停,腳下踩動的步伐也越來越疾速。
終於某一刻,忽聞咔嚓一聲。
原來是聞道元腳下用力,竟在不知不覺間將宣暉殿的青金玉地磚給踩裂了!
聞道元卻渾若不覺,他踩裂了地磚,反而停下腳步,終於在此時說出了胸中不吐不快的一句話:
“此計,分明是在絕旱魃之根基啊……哈哈哈!”
在皇帝目瞪口呆的注視下,聞道元快步走到他面前,語氣從未有什麼時候,如此刻之激昂興奮:
“陛下,千秋萬代之功業,便在此刻,請陛下允此南水北調之計!”
皇帝忍不住後退了一步,眼睛掠過被聞道元踩裂的那塊地磚。
但此時顯然不是計較一塊地磚的時候,皇帝被聞道元情緒感染,此刻不由得亦是心臟砰跳。
他強忍住內心的百種遐思,連忙追問:“聞師,何謂南水北調?這篇文章,說的究竟是什麼?”
聞道元目光灼灼:“陛下何不親自一看?”
皇帝呵呵笑說:“朕如今年紀大了,看什麼東西都眼花,還請聞師指教。”
他不看,紫煙文章他竟都不看!
聞道元暗暗一嘆,到底三言兩語,簡潔而又精煉地將陳敘文章的精髓說了一遍。
他是大儒,經他用意講解過的文章,只怕再是不學無術之人都能聽懂一二。
皇帝雖然不耐煩自己看文章,但聽著聞道元掰開揉碎一般的講解,終於還是明白了何謂“南水北調”。
也終於理解了,眼前這一篇《平蝗妖策》,為何竟能引來紫光沖天。
他一時又有些呆住。
莫非真是天佑大黎?以至於在如此萬般艱難之際,竟從天而降如陳敘這般經世之才!
如果這等人才能夠為他所用……
皇帝內心情緒不由得激越起來,他不由問聞道元:“聞師,那北疆大旱……”
聞道元再次說:“請陛下准許南水北調之策,臣可以立即召集紫薇學宮所有開闢文海之修士一同輔佐工事。
如今北疆旱情刻不容緩,呼風喚雨之類神通既然無用,那便開溝渠、修運河、植樹造林,復土保水。
與天爭,與時鬥。若得改天換地,旱魃又有何懼?
陛下,千秋功業,在此一舉啊!”
聞道元語氣中蘊含了深沉的感染力,同時,他也用一種從未有過的期盼眼神注視皇帝。
皇帝滿面潮紅,嘴唇顫抖。
果真如此麼?千秋功業,在此一舉?
皇帝知道,自己應該立刻答應聞道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