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可是……
皇帝顫聲道:“聞師,此等浩大工事,朕又如何一言以決?只怕還要再三商議,叫內閣票擬,工部給出詳細章程,才好行事。”
聞道元說:“只要陛下此刻同意,紫薇學宮三千學子皆可隨時而動。
臣也可為陛下前驅!
陛下還可以召集清虛道宮玄明真人一同行事,想必玄明真人亦將欣然同往。”
他是如此斬釘截鐵,氣勢昂揚。
花甲大儒,此刻卻竟如赫赫猛將。
然而,面對如此情態的聞道元,以及他口中那彷彿“唾手可得”的千秋功業,皇帝卻終究一咬牙,只是說:
“聞師,你待朕再仔細想想。
有些事情,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文章計謀可以揮筆而就,然而此等涉及天地大局的工事,又豈能輕易實現?聞師,你待朕再仔細、再仔細想想啊。”
堂堂皇帝,關鍵時刻竟這般不敢決斷。
拖拖拉拉,推三阻四。
這是皇帝應有之所為?
聞道元忍住心中失望,到底又勸了一回:“陛下,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玉京亦在北地,北疆大旱若不能儘快解決,即便玉京範圍內有山河社稷大陣阻擋,使得旱魃不能入。
可若是北疆盡毀,山河社稷大陣只怕也要威能大損。
國朝憂患,非只今日。
如今既有妙計,陛下為何不能推行?難道……”
難道說,真要等到國朝傾覆那一日?
最後這一句話,太過言重了!聞道元終究沒有說出口來。
可皇帝又如何不懂?
他囁嚅嘴唇,終究道:“聞師,朕非是不願,朕實有難處,你、你一向也知道朕的難處啊!”
什麼難處?
無非就是被內閣掣肘,劉劭轄制。
昔日雄心勃勃的帝王,如今竟彷彿成了個深宮中的“怨夫”!
可是在聞道元看來,皇帝其實足可以有數十種方法反制劉劭。
他不做,究竟是不敢,還是不願?
聞道元深深地看著皇帝,不再言語。
皇帝似乎被他目光刺痛,沒忍住偏了偏頭,還是小聲說了句:
“聞師,有些事情,朕要做極難。但讀書人若是要做,清虛道宮若是想做,朕又如何阻攔得住?”
嘿!這話有意思。
聞道元邁步即走。
皇帝又呆了,不由得連忙喊:“聞師,你這是要做什麼?朕、朕還要留你用飯呢。”
聞道元頭也不回說:“陛下,臣去做陛下有心,卻無能為力之事。”
他大步長闊,眼看背影便要消失在皇帝視線中。
忽然,聞道元又加了一句:“陛下,臣要去看看世上第一等天驕的風采。
為這位天驕鋪一鋪腳下的路,陛下沒有意見罷?”
皇帝苦笑說:“聞師,朕哪裡會有什麼意見?你莫要將朕看得好似洪水猛獸。
朕又豈是那等不仁之君?”
可是他的話,聞道元沒有聽完。
這位大儒朗聲一笑,清癯的背影便終於湮沒在重重宮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