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燒火、熬藥、渡真氣……一刻未停。
在慕長璃給她娘引渡真氣時,她意外發現,慕夫人的體內還存在另一股真氣。
那熟稔的極寒之力,是他沒錯。
他為何要在傷了母親之後,再出手相救?
慕長璃愣神道:難道此事真的另有隱情?但若陸錦宣沒有騙自己,那麼撒謊的便是母親。
她心頭一緊,腦海中又浮現出他最後看她的那個眼神,充斥著被誤解的哀傷。
慕夫人一眼便猜到她心中所想,當即開口道:“小璃,也許,陸大人並不是存心要傷為孃的,畢竟他體內的毒,他也無法控制。”
慕夫人言下之意很明顯,她是在暗示女兒,陸錦宣是因彼岸花毒發作,誤傷了自己。
也就是說,她是在重申,確實是陸錦宣傷了她。
慕夫人的話將慕長璃剛泛起的困惑打消,她到底還是相信了她的母親。
“娘,不管如何,阿宣終究是傷了您,我不會原諒他。”
慕夫人決絕地說道,此時院門外響起叩門聲,為了不讓自己沉浸在哀愁中,慕長璃當即起身去開門。
院外站著的人是羅松,羅松不知發生何事,還心急火燎地問道:“慕姑娘,大人說已拿到重要證物,約我申時在宮門相見,可到現在都不見人影,你可知他在何處?”
“什麼證物?”慕長璃微瞠道。
羅松一怔,在她再三追問下,只得鬆口:“大人說拿到了能證明你娘和遼寇有關聯的證物,他擔心若你娘真是與遼寇有染,將你牽涉其中,你會有危險,是以讓我瞞著你,待事情查明再告訴你。”
“羅松,你不該瞞我。”慕長璃愴然道。
羅松急道:“慕姑娘,大人到底去哪了?大人跟我說過,一刻都拖延不得,遼寇很快會發現證物丟失。大人手握證據,遼寇會否對他不利?”
羅松的話引起了慕長璃的警覺,陸錦宣一事,並不僅僅關係到她,若他真是在肅清敵寇時中敵寇奸計,身為影衛,她有責任要護他平安。
可是,孃的傷情才剛有好轉,此番離去,她又實在放心不下。
“羅松,你現在去沈敬家找銀珠,請銀珠來我家看顧我娘,我同你去尋阿宣。”
慕長璃深思熟悉之後,終於開口,家國面前無小家,現下也只能如此。
羅松當即趕往沈敬家,接著同慕長璃一起來到小樹林。
林中已不見陸錦宣的身影,慕長璃不禁有些擔憂,他身負彼岸花之毒,隻身一人會去哪裡?
若自己真的是錯信母親,誤解了他,他毒發加心傷,只怕很難熬吧?
慕長璃思至此處,不禁大聲呼喚道:“阿宣,你在哪裡,我是長璃,阿宣……”
羅松也扯著嗓子,一口一個“大人”的呼喚著。
羅松找到羅銀珠時,她正在沈敬家中幫著灑掃,今日沈敬當值,她先前問沈敬要過他家鑰匙,沈府中人也早就將她當成“少夫人”看待。
羅銀珠在得知慕夫人受傷後,當即來到慕家小院。
慕夫人看到羅銀珠,客氣中裹挾著幾分生分,羅銀珠絲毫沒有在意,她與慕長璃打小一起長大,因此她早就將慕家當成自己家一般關護。
羅銀珠見天氣寒涼,主動提出去伙房煨粥,儘管慕夫人一再客套,她還是進了伙房,在伙房裡忙進忙出。
灶臺上的鹽用完了,羅銀珠在伙房堆放食材的角落裡好一通翻找,卻在最裡面無意間發現一罈子乳酒。
儘管酒罈密封得極緊,但這還是難逃自小在伙房長大的羅銀珠。
乳酒是遼人特色飲食,該酒是用牲畜的乳汁發酵釀成的。
羅銀珠一驚,將酒罈開啟,掏出隨身攜帶的小囊,灌了半囊酒。
她之所以這般積極,除了是要履行答應長璃,照顧好慕夫人的諾言之外,還肩負著一個重要任務——暗查慕家。
在臨出發前,羅松特意交代她,慕夫人極有可能是遼寇奸細,要她仔細應對,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尋機會搜尋出其他能證明慕夫人奸細身份的證據。
乳酒只有遼人愛喝,尋常大宋百姓家中是斷不可能有的。
羅銀珠想著,將這袋子乳酒交給哥哥,或許能幫助他查清慕夫人的身份。
可她沒有想到,就是這麼一小袋乳酒,卻讓她因此送了性命。
“銀珠,你在找什麼?”
羅銀珠聞聲一驚,她將小囊藏起,轉身正對著慕夫人。
她極力保持冷靜:“伯母,灶臺沒鹽了,我在找鹽呢。”
慕夫人冷笑一聲,跨進伙房,她身軀矯健,全然沒了方才的弱態:“你要找的不是鹽吧?”
“不是鹽巴,是鹽。”羅銀珠有些發憷,她勉力地笑了一下,告誡自己要鎮定。
“你是受陸錦宣那個心腹之命,來找我通敵的證據,對嗎?”
慕夫人驟然綻出陰鷙至極的笑容,令人不寒而慄。
羅銀珠的笑凝滯在臉上:“什麼通敵的證據,伯母說的話我怎麼都聽不懂呢。”
“是呢。”慕夫人邪笑道,“不過你也不需要懂。”
慕夫人眼中陡然漫出殺氣,羅銀珠眼疾手快抓起一袋麵粉,朝她撒去,自己趁亂從窗戶口躍出去。
眼看她就要跑出小院,慕夫人忽然伸臂,從她指尖飛出幾縷引線,將羅銀珠的脖子套住。
“你……你果然是……”
羅眼珠被勒得幾乎喘不過氣,她驟然從腰間取出乳酒,灌入口中。
她羅銀珠,身為大宋兒女,就算是死,也要完成使命。
乳酒入口,自己即便身死,在驗屍時,這個證物就會呈現在眾人眼前。
慕夫人咒罵一句,手猛然發力,將羅銀珠活活勒死。
羅銀珠到死都沒有鬆開握著酒囊的手,就算是死,敵寇也休想奪走證據。
引線從她脖子上鬆開,羅銀珠驟然倒在雪地裡。
“該死!這下無法再偽裝下去了!我還當真是輕看了她羅銀珠。”
慕夫人猶自怨斥幾聲,當即輕功遁走。
大雪驟然而至,將這位捨命與敵寇搏鬥到最後一刻的女烈士的屍體掩蓋。
在家國危難存亡的時刻,一個人的生死顯得是那麼渺小,但正是這許許多多渺小的人團結起來,才凝出了華夏兒女生生不熄的忠魂。
羅銀珠的犧牲,推動了肅清敵寇任務進度的發展。
她,雖死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