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怪

第199章

對陳彥周的歷史評價,至今仍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收藏界自然是將其書法作品奉為珍寶,而歷史學家則分為兩派。有人認為陳彥周的本意是要造反奪權,但因其反社會人格和戰略失誤而敗亡;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陳彥周是有意識地以叛亂開創新時代,他從一開始就對權力不感興趣。後一派的觀點引發了很多學者的批判,在共和一百三十二年的近代史年會上,著名歷史學家賀蘭瑾的一段發言似乎就意指於此:“現在很多人總喜歡‘翻案’,總要為那些已經蓋棺論定的戰犯、大屠殺製造者找出合理化的動機。我要說,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憑空想象,這是寫小說,不是做學問。還有些人,一句‘不破不立’就帶過了歷史轉型期的所有慘劇,但如果我們有一天也成為了被‘破’的那一群人呢?作為歷史學家,我們不能只是對革命與進步感興趣,更應記住的是這個過程中的代價與犧牲。”而另一位學者霍揚則說:“我對歷史的興趣,就在於儘可能地理解所有的立場。歷史是需要想象力的學科,它與文學本就同出一源。”陳彥周的真實動機已無法證實,圍繞他的爭議,必將繼續下去……

——蘇鉉《歷史的年輪》

###

世界上再也沒有陳彥周了。這個念頭像一句咒語,在林豫兮心中一遍遍重複。

她已經回到沈溶的船隊三天了。這三天,她只是默默地坐在昏暗的船艙中。懷裡,抱著那個裝滿稿紙的木盒。

他寫了那麼多字,都是給龍野的,為了實現男人之間可笑的承諾。而送給她的,只有四十個字。

手觸到那捲軸,就像被火焰灼燒了一樣疼。但她此刻需要的就是疼痛。她不管不顧地開啟了它,看著那俊逸的字跡在微光下慢慢顯露。

這是一幅行草,她已經看了無數遍,早已把這四十個字倒背如流。

“稚水東南去,孤雲海上浮。時移知己散,屢夢少年遊。陌路悲長夜,多情困寂秋。酬君三尺劍,斷我半生愁。”

他一直都這麼痛苦,好像在漫長的黑夜裡踽踽獨行。都是她,沒有保護好他。她分明答應過楊先生,要多關心他的。

疼痛又在堅硬的外殼下沸騰起來。這首詩沒有題目,沒有寫明是贈給誰。但最後那方印章,她再熟悉不過。那是他十五歲時拿一塊普通的石頭刻的,纂刻的技藝也還很笨拙。“雁舟”兩個字,暗紅而刺目。這印章本是一對,還有一方陰文的“豫兮”,在她的妝匣中。她這次來梁國,還隨身帶著……

一對印章,一根銅簪,一堆寫著她名字的廢紙,還有一首詩。這些就是他送她的全部信物。不,其實還有。還有內心的一個缺口,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痕。

“阿夏。”身旁傳來沈溶的聲音,“你……你哭出來吧。”

這三天,他都這樣無聲地陪伴在她左右。可是,她並不需要他的懷抱和肩膀。

她搖搖頭,收起了那幅好字,把它放在一邊。

“阿望,我派人送你回芥島。”她聽見自己的聲音是那樣沉穩,“你不能在梁國停留。”

“嗯。”沈溶應著,遲疑一下,又說,“那赤蛇灣……”

“那裡很快會變成一個危險的地方。”她說,“殺害他的叛徒,應該會搶先佔據那裡。”

沈溶大驚,半晌才確認自己沒聽錯:“叛徒?”

“沒錯。他應該是被叛徒所殺。”

“他告訴你的?”

她又搖了搖頭。

“那你怎麼知道?”

“那船上的人,只有他和賀鞅是死於槍傷。衛衍想要生擒他,是不會向他胸口開槍的。他中槍的時間也不長,血還在流。而其他人的血都凝固了,已死了較久。所以,他不是在混戰時中槍,而是在大戰結束之後才被人打死。我如果稍稍早到一刻鐘,就能救下他了……”

那船上的場面,不停地在她的腦海中回放。以至於她足以看清每個血淋淋的細節,作出如此冷靜的分析。

“阿夏!”沈溶的聲音顫抖了,“你別——”

她繼續說了下去:“那個人不會是官軍,也不是我的人,除了他的部下,還能是誰?賀鞅受傷本不重,也被打死了,說明他們對此人都沒有防備。而他本可以告訴我那人的名字,讓我為他報仇,但他沒有……阿望,你應該知道那是誰了吧?”

沈溶呆呆地看著她,嘴唇顫動著。良久,才說:“不會的!我能看出,她喜歡他——”

“那是一年多以前了。小姑娘的心思,變得比風還快。”她露出一絲冷笑,“他們來芥島時,我就看出那小傢伙桀驁不馴,狡猾得緊。沒想到,她膽子這麼大,還這麼愚蠢……”

她深吸一口氣,叫道:“來人!叫柴興過來。”

柴興很快來到她面前。這漢子擔憂地瞥她一眼,見她殺氣騰騰,立刻緊張起來。

林豫兮說:“柴興,你率領沈六的船隊,帶五千人,立即回赤蛇灣。無論誰佔據了那裡,都殺無赦。以後赤蛇灣就由你鎮守。記住,如果找到一個名叫妖妖的小姑娘,不必聽她花言巧語,直接提著她的腦袋來見我。”

柴興沒想到這麼個好機會落到自己頭上,頓時大喜,抱拳道:“是!”

“阿夏,你……”沈溶被她的狠勁嚇到了,伸出手來,似乎想要勸阻她。

她看向他,目光凜然。

“阿夏……你哭出來吧。”他又重複了一遍這可笑的話,“我知道,你心裡很難過……”

“我不想哭。”她冷冰冰地說。

“你不要怪自己。”沈溶幾乎是在哀求她了,“這不是你的錯。”

“我沒有。”她起身而去,不想再呆在這沉悶陰暗的艙房中。

沈溶的聲音從背後傳來:“阿夏,求你了。你可千萬……不要像楊先生那樣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