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不要小看補火畢摩手中看起來又破又舊的畢摩經,《彝族畢摩經》可以與中國甲骨文、蘇美爾文、埃及文、瑪雅文、哈拉般文相併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而且代表著世界文字一個重要起源。
畢摩為什麼這麼受人尊敬?相傳古時候洪水氾濫時,天神派了三個畢摩帶著彝文經書來拯救民眾,三個畢摩各騎一頭黃牛,把經書掛於牛角上,渡汪洋大水時,把經書浸溼了。
畢摩下到凡世後,便把經書放在青樹枝上曬,飛來的老鷹抓破了一些書頁,粘在青樹枝上又撕壞了一些書頁,故而彝文經書不全了。
所以每當畢摩唸經作法時,都帶有牛角、鷹爪和竹籤作為法器,並在祭壇上插青樹枝,意即彌補經書之不足。
畢摩的頭飾別具一格,稱為畢髻,是用布帕纏繞出柱狀,雄踞於額頂,向上突出顯示其特殊的身份。有正式資格的畢摩一般都有一頂法帽,是畢摩神力的象徵,畢摩的法帽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法帽是用竹、藤、篾混編而成的斗笠,為雙層;第二種法帽是畢摩在祭祖時才戴的黑氈笠,斗笠上佈滿用銀片剪成的日、月、鳥、蜘蛛等圖案,代表著畢摩的宗教宇宙觀;最後一種法帽稱為“虎眼神笠”,它一般也是用篾編制而成的,只是在笠尖上套著以黑色氈片或純白羊毛製成的圓形小帽。
法扇,一般用於超度送靈或豬胛卜以及制靈牌等儀式上,用以盛撒代表金銀的木屑、蕎花、大米等祭品給祖妣或鬼魂獻食。
法鈴,是一種畢摩用於儀式中搖動而發聲以通神靈、降妖鎮怪的用具。
籤筒,是畢摩常用法具之一,據傳有鎮魔降妖之功用,木質,中空,長短不一,按畢摩自身的體格擇日製作,分公、母、子三種,尖部張口成梭錐形為陽性,張口呈半橢圓形為陰性。
補火畢摩戴的就是第三種““虎眼神笠””,這時他已經開始在吟唱畢摩經了:“作畢我一群,走過柏林山,背來柏籤筒,走過櫻林谷,帶來櫻法扇,走過林木山,戴得法笠,走過竹林谷,搓來竹神籤,走過百樹谷,樹棍槓亦要分,五棍槓也要分,取銀擊銀鼓,取金擊金鼓,漢區羅谷取得白紙書,街道下方取得黑墨寫,彝區蜀地庸者莫擋路,愚者莫行理。”
經文太長,我也記不住那麼多,這次主要就是唱唸“撮那固”(念治病經)和“裡次日”(唸咒鬼經)。
補火畢摩身後有一大群人在跟著他一起念,這些人有的是他的徒弟,有的邊唱邊跳神的是地位低於畢摩的巫師﹐彝語稱“蘇尼”(女巫稱“麼尼”)。
索馬頭人,蓮蕊,和周圍的人們都虔誠地望著場地中央,喃喃地念著我聽不懂的話,爺爺則是閉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麼。
此時天已全黑,火光照應在所有人的臉上,在這對自然,祖先崇拜敬畏的儀式裡,顯得如此地靜謐。
我的心也難得地變得無比安靜。
忽見補火畢摩往場地一個方向抬了抬手,只見一個全身烏黑,僅穿一條四角褲的人被一個魁梧的青年扭送進了儀式場地裡面。
這個人當然就是種馬了,說他全身烏黑,那是沒有任何誇張的。
他的全身,包括眼皮都塗上了黑糊糊的膏藥,以至於他張嘴嚷嚷反抗的時候,顯得那一口牙特別的白,如果不是我知道那是“號烏宰莫”,我肯定會以為他身上塗的是傳說中的黑玉斷續膏。
這時蓮蕊開口說道:“阿達,你讓阿喜監督那位瘦高個的朋友?”
索馬頭人點頭道:“這是補火畢摩的要求,我只是照辦而已。”
我好奇道:“阿喜是誰?”
蓮蕊挺了挺胸回答道:“是我阿達的徒弟,很厲害哦,和我差不多吧。”
這名美麗的少女看著這壯闊的儀式,似乎恢復了幾分神采。
不過我對蓮蕊武功很厲害表示深深的懷疑。
目前容不得我多想,現在場地中央很精彩啊,我趕緊把目光又投向種馬那邊。
種馬好幾次試圖從場地中逃跑,都被阿喜攔截回來,種馬邊逃邊賊兮兮地四處張望,隨後似乎鬆了一口氣,彷彿認命一般,也有可能是從阿喜那裡還是知道了他的治療辦法和不治療的後果,他開始在場地裡奔跑起來。
這孫子,肯定是在找蓮蕊吧,當然找不到,蓮蕊和我們在山坡上呢,黑糊糊的看的到才有鬼了!
場地中央若干巨大柴堆搭成的祭棚早就被點燃,熊熊大火照亮了整片山丘。
剛開始種馬還跑的有點含蓄,過了一會兒,在補火畢摩“鼓舞人心”的吟唱下,他奔放了。
“嘿!”“嘿!”“喝!”“哈!”種馬雙手交替垂直向上舞動,跟著跑步的雙腳有節奏的做起了尬舞的動作。
反正打不過那個魁梧的傢伙,蓮蕊也看不到,老子還不如暫時臥薪嚐膽,等治好了再報仇!
種馬內心肯定是這樣想的。
這種情況持續了一會兒,種馬曠野的呼喊就從“嘿嘿喝哈!”漸變成了“痛!啊!痛!啊!”。
“號烏宰莫”起作用了,種馬的頭,肩,手,前胸,後背,腿,全身上下上逐漸冒出零星的火花然後又湮滅。
再過了一會兒,就連眼皮上也間或冒出了火星,這尼瑪是要變成齊天大聖的火眼金睛啊?
最後我們只看見一個全身冒著火光的人形物體在祭棚周圍四處奔跑!
蓮蕊看到這個景象,“噗哧!”笑了起來,配合周圍的光線,多了一份神秘莫測的美!
索拉頭人卻佩服地說道:“小龍王這個朋友,忍耐力真的很厲害!我在這個寨子這麼久,還從來沒有見過有人能忍這麼久。”
爺爺對索馬頭人說了幾句什麼,然後索馬頭人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看向場中的火影多了幾分欽佩。
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我現在的心情,此情此景,我只想吟唱一句:“種馬!燃燒的靈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