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倉裡。
裡面擺放著半屋的糧食,部落人把一籮籮豆子、玉米搬到外面的廣場晾曬,若發現發黴的食物就挑出來。
看著十籮的發黴食物,大家十分不捨。
“不要捨不得,人吃了就會肚子疼,拿去喂牲畜吧!”王明沒好氣地說道,“洗乾淨再喂。”
“可它們不是很爛,應該還能吃,我們以前也吃。”巫看著表面有黴點的黃豆,頓時覺得心痛。
在以前,部落的農業水平較低,過冬的食物基本不會留到春季,就算留到春季的也不多,但都有發黴的跡象。
王明也很無奈,部落的糧倉是在地面挖一個坑,然後砌上泥牆和蓋一個草頂建成。
雖然這樣的半地穴式的設計有後世的糧倉的雛形,但卻很容易因為潮溼而導致食物發黴。
人們吃了發黴的食物,就容易生病或死亡。
他看著族人把發黴的糧食搬到養殖場後,才放心地帶人到陶窯裡面取生石灰。
他們在每個糧倉裡擺上兩籃生石灰與糧食,生石灰能吸水也能滅菌,能極大地減少糧食的黴變。
“看到生石灰溼了,就重新換一些,這樣我們的糧食就不容易發黴了。”
王明對看管糧食的族人說。
農業越發達,存糧就會越多,如何將糧食儲存好就要重視起來,不然種出更多的糧食,卻發黴壞掉,那一切都白搭了。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傳來一陣響聲。
王明抬頭看去,只見魚弓帶著一群穿著獸皮的男人回村寨,因為現在的族人換上了麻布衣,所以這群穿獸皮的人就特別顯眼。
“石圭族長,是有好事情找我嗎?”
王明一眼就認出石鳥族的人,那石圭族長有一個方形臉,特別引人注目。
“玄鳥氏,我想換一些瓦器。”
石圭族長看到村廣場晾曬著大量的食物,頓時有點吃驚,心想這個玄鳥族也太富裕了吧?到了春季還剩下這麼多糧食,真是讓人眼饞。
“好,我忙完事情跟你去換!”
王明回頭對旁人說道:“芸,這裡交給你了,我先去跟石鳥族去換物。”
有生意主動送上門,王明很高興。
看到石圭族長在發愣,他訕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石圭族長,瓦器在村外,我們出去看看?”
石圭族長回過神來,指著糧倉門口的幾籮生石灰,問道:“玄鳥氏,這是什麼石頭?聽魚弓說,這種...什麼灰能讓糧食不發黑?是真的嗎?”
“這叫生石灰。”
王明隨即向石圭族長介紹了生石灰具有乾燥、殺軟蟲、作粘合劑等效果,但就是沒有把制生石灰的方法與原理告訴他。
石圭族長一聽,頓時覺得不得了了,這玩意居然有這麼多功能?
“玄鳥氏,你們有沒有多餘的生石灰換給我們啊?我們石鳥族有不少糧食要發黴了。”石圭族長誠懇地說。
王明一臉為難,說道:“唉,我還準備鋪三合土路,正需要不少石灰,不過既然石鳥族需要的話,倒是可以換給你們一些。”
“那太好了。”
石圭族長開懷地笑了起來,能夠減少糧食發黴,就是在變相增加糧食。
“這是昨天才燒出來的瓦器,還沒有來得及搬回村。”王明將石圭族長帶進一個竹棚裡面,“都是很好的瓦器,我們稱它們為陶器。”
竹棚距離陶窯不到一百米,附近還有人在搭建陶作坊所需的建築。
裡面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陶器,陶器閃閃發光,十分好看與精美,石鳥族人看呆了,以前的瓦器可沒有光澤,都拿起來看看。
這批陶器的表面都有一層發亮的釉層,互相碰撞發出的聲音並不沉悶,這應該是十分耐用的陶器。
“玄鳥氏,你們能不能換少點食物...或者你們沒有差一點的瓦器...”
看著手中這個如此精美的陶器,石圭族長頓時不自信起來。
他本來打算今年專注制石器,不再騰出人手去造瓦器的,要是這些陶器太貴了,還不如自己去做。
“跟以前一樣,兩次食物換一個!”王明看穿了他的心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