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你燒石頭做什麼?”玄瓦感到有點奇怪,燒石頭她還是第一次見。
“你拿去燒吧,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王明沒有多說,反正跟她們說了也沒用。
他找的這幾塊石頭的外形和顏色都有差別,他想找到石灰岩,可現在沒有碳酸或者鹽酸去測試,單憑外觀是無法準確檢測出它們是不是石灰石的。
所以他打算讓族人在燒陶瓦的時候,放進去煅燒。
那個地窯在地面下,有一定的保溫效果,溫度最高應該能達九百度以上。
只要找到樣品,就可以參照樣品到外面尋找石灰石,用於造生石灰,有了生石灰就可以造水泥或者三合土之類的建築材料。
鋪完坑底,王明又與族人用農具在坑邊將挖出來的泥土夯實,修成半米多高的小土牆,他們覺得不夠結實,又搬來一塊石頭,幾個人抬石頭用力地壓實這些土牆。
王明回到村寨後面,去看看捆紮秸稈的情況如何。
剛才這一走開,這些人就不怎麼幹活了,王明也是鬱悶得夠嗆的,那邊都弄完了,這邊才弄了一半,還好成品弄得不錯,他們沒有把發黴的秸稈混進去,不然牲口吃了就會生病。
這些秸稈都有半米來長,呈圓柱狀,直徑半米左右,捆綁得還算結實。
“你們趕快點幹!”
“將這些秸稈搬到貯壕那邊!”
王明看到有幾個人還坐在那裡不動,連忙過去喝了他們一聲。
這五個男女才懶懶散散的揹著秸稈往養殖場的方向走去。
貯壕旁。
王明用腳踩了踩捆紮好的秸稈,這一踩下去秸稈就被壓下去,鬆開的時候它又彈回來。
“裡面的空氣太多了,得再壓一壓!”
壓縮排氣是貯存的重要步驟之一。
用什麼壓縮秸稈好呢?
王明帶著族人在野外的一座石山下找到幾塊大石頭。
這些灰色的石頭有一米多長,估計有一千多斤重,他們找來牛,用麻繩捆綁石頭,配合牛隻將石頭拉回貯壕那邊。
他又用木材搭建了一個起重杆,利用槓桿原理就能輕鬆地把這些巨石提起來。
找來石正的石匠隊伍,指揮他們將巨石修成方體狀。
“這種巨石的材質不是很堅硬,燧石鑿和石錘比它硬多了。”石正聽到王明詢問加工的情況,就如實回答。
“加工石器還得靠你們啊。”王明笑了笑,“等完成貯壕的工作,我們就殺幾隻羊慶祝一下。”
其餘人聽到有羊肉吃,幹起活來特別賣力,尤其是剛才那五個懶散的族人搬運秸稈的速度提高了不少。
將五塊巨石修成合適的形狀後,王明就將它們吊起來,在每一塊巨石的底部挖一個五十多厘米深的小土坑,寬度比巨石大一些。
坑的底部鋪上一層平整的石塊。
將一捆秸稈放進坑中,放下巨石,秸稈瞬間被壓扁。
又繼續放進一捆秸稈,也被壓得很扁。
就這樣,他們將五大捆秸稈壓縮成一捆緊密的方形秸稈,但這只是貯存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