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梟麒麟之驚天凌雲

第4章 神秘天梟初漏端倪

花開花落,冬去春來,轉眼二十年過去。

這些時日,京華風雲迭起。表面上看似和平,實質上卻總有許多駭人的傳聞。

傳說中原強大的後起之秀,天梟組織意欲與朝廷某大臣勾結,不僅要獨霸武林,還要統一華夏。

斗膽說覬覦皇位還算輕的,實質上就是要謀權篡位,易改江山!

這絕非危言聳聽。因為全國各地已有不少奏章傳到皇帝那裡,說天梟組織活動頻繁,攪得州城府郡雞犬不寧,官兵圍剿時卻又似神龍見首不見尾,令人頭疼。

但還有一些預測說:天梟組織可能已進京城……這使得滿朝文武,包括皇上在內,也有些坐臥不寧。

見皇上悽惶,官居一品的刑部尚書呂文正出班。若說這呂文正,可謂當今朝廷舉足輕重的風雲人物。

現朝中盛行的幾句話可以為證:“大宋之朝堂,國家之棟樑:文有刑部尚書郎,武有三關廣陵王”。

意思是:只要有了刑部尚書呂文正與廣陵王爺趙睿這一文一武輔佐朝政,則可保大宋江山之無虞。

若說這廣陵王爺趙睿,現為三關大帥,他的麾下兵精糧足,勇將如雲;其子趙旭更是文武全才,人才出眾,且精通兵法,勇冠三軍,實為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父子二人鎮守邊關,抵禦夷狄,多年來一直國泰民安,四海昇平。

而這位刑部尚書呂文正乃為朝政一品大員,被朝臣奉為“太極北斗”,精忠報國,其功績自是不可一日而語。

現言歸正傳。且說呂文正出班,勸皇上稍安勿燥;並奏道:這些日子,他已讓自己的得力助手、刑部尚書府三品侍衛統領、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凌雲去查訪過了,並粗略地得知:

天梟組織的首領李瑞允,此人年輕有為,武功蓋世,運籌帷幄,狡猾兇狠而難對付。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李瑞允身份撲朔迷離,神出鬼沒,別說組織中人,就是他身邊的人,見其真面目的也寥寥無幾。所以要仔細提防此人以任何方式、任何面目於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出現,做任何不可思議之事。

皇上道:“那豈非防不勝防了?”

呂文正道:“皇宮大內高手如雲,我京畿亦兵甲林立,他李瑞允膽識再大,也不會冒險來此;何況這天梟組織羽翼未豐,暫時還不會採取行動。”

皇上道:“此話怎講?”

呂文正道:“因為外攻須有內應。”

皇上龍眉一挑道:“哦?呂卿是說我朝中也有懷有不臣之心、欲與賊人勾結之人?”

呂文正道:“微臣只是依理推斷。聖上只須有個防備而已。”

呂文正可謂朝中重臣,皇上對之一直是信賴有加,非常敬重,他的話經過事實證明總是正確的。

而此時的話又應了皇上多日來的猜測,一拍即應。

當下皇上一擊案子:“豈有此理!若讓朕知道了,一定將其千刀萬剮、誅滅九族!”

皇上的雷霆之怒使得滿朝文武個個屏息凝神,不敢稍動。朝堂上下一片可怕的沉寂。

許久,皇上平復了一下心情,才對呂文正說:“你接著說。”

呂文正道:“天梟組織的副頭領是個女子,真名叫練南春,亦是個可怕的女煞星。其他分舵分支頭人首腦眾多,不一而足。”

皇上道:“還有麼?”

呂文正道:“尚在考察之中,待微臣一有訊息,即刻稟報。”

皇上點點頭,說了聲“好”;又問道:“各位愛卿,還有其他事情稟報嗎?”

見無人應答,遂揮揮手宣佈退朝。

散朝了,文武百官按序退出。雖然在朝堂上個個面沉似水,憂心忡忡,但覺得“事不關己,關心則亂”的人畢竟是多數。

什麼天梟組織,自己既與之無冤無仇,哪裡就會那麼倒黴,偏偏讓這鬼組織撞在自己頭上。

人們大抵都相信自己會吉人天相,有神靈庇佑的,否則,自己又怎會如此幸運地登上大雅之堂,身居顯赫?

此時,朝中二品大員、禮部尚書丁進之走到官居一品的信平侯爺、老駙馬何禹廷近前,“何兄,下月初九犬子繼武忝任中牟知府,明日小弟於家中設下宴席,何兄能否屈尊大駕,到敝處同樂?”

朝中上下誰都知道,丁進之與何禹廷是多少年的莫逆之交;如今,丁進之的長子丁繼武榮升顯爵,家中大擺宴席慶賀,丁進之當然忘不了要第一個邀請何禹廷了。

不料,何禹廷卻緊鎖雙眉,聲音低沉道:“賢弟,愚兄明日府中還有些許事情,改日吧。”

丁進之愣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什麼,不由深深自責起來,慌忙道:“何兄,小弟失言了。往事已矣,又何必……”

何禹廷長長地嘆了口氣。

丁進之更為後悔,忙道:“小弟該死,小弟不該出言無狀……”

見丁進之尷尬,何禹廷道:“賢弟何出此言,愚兄家中還有事,先行告辭。”

丁進之如聞赦令,忙道:“何兄慢行,小弟先行一步了。”說罷,施禮轉身而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