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漲一年知識,我諾獎拿到手軟

第10章 寶藏醫學主播,加點新途徑!

徐啟是魔都交通大學醫學院的一名大四醫學生。

作為全國頂級醫學院校。

魔都交通大學醫學院,考研非常“卷”。

徐啟還在唸大四,就在為大五上學期12月份的考研,做起了準備。

正當他專心致志備考時。

自己的班級群聊裡,這些天瘋狂安利一位醫學主播。

起初,徐啟不以為意。

畢竟在他眼裡。

最頂級的醫學大咖,肯定不會在網路上進行醫學直播。

但他還是抱著審視的想法,在鬥音短影片平臺,點開了醫學主播“金陵大學醫學院講師李舟”的直播。

說是直播。

其實是給學生上醫學課。

李舟每次直播,都會直播120分鐘,前面100分鐘上課,後面20分鐘為直播間網友答疑解惑。

徐啟看了眼直播人數。

他發現李舟的直播間,實時觀看人數已經超過1萬人。

從彈幕的內容來看。

觀看直播的群體,基本都是全國各大高校的醫學生,或者醫學界同行。

接下來。

徐啟認真的看起了直播。

畫面裡。

李舟在講臺說道:“同學們,醫學是在不斷發展的,我只能保證自己知識範圍內有限的客觀與真實,希望有識之士可以帶有批判性的觀看。

討論、建議、批評,都是促使我們在醫學領域,共同進步的動力。

因為科學不會撒謊,真理越辯越明。

今天上課之前,讓我們簡單的回顧一下醫學的發展。

數百年前,人類依然對很多疾病束手無策,直到以1543年維薩里《人體構造》、1628年哈維《心血運動論》、1761年莫幹尼《疾病的位置與病因》等為標誌,醫學進入科學時代。

19世紀下半葉,醫學呈爆炸式發展。

朗和莫頓等發明麻醉術、李斯特發明消毒滅菌術、蘭德斯坦納發現血型使輸血成為安全的救命術。

巴斯德和科赫的病原微生物學,揭秘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敵人,各種傳染病的病因。

儘管醫學基礎研究以及外科獲得極大成功,但真正有效的藥物和治療還不多,不足以從根本上提高平均壽命。

多馬克發現磺胺藥、弗萊明發現青黴素之後。

人類終於有了可以有效治療傳染病的‘魔彈’!

再加上疫苗和公共衛生的普及,傳染病不再是人類的噩夢,人類壽命從40歲發展到70歲,導致傳染病在死亡原因排名榜上退居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後。

人類總算能夠從分子和基因層面,去研究現代化的藥物。

而在外科領域。

從最開始的用大鋸在毫無保護的情況下給人做手術,死亡率高達50%左右,一直到人類去開啟大腦做切除手術,腫瘤切除,置換心臟等等,讓現代醫學得以跨越式發展……”

隨著李舟的講述。

直播間的醫學生,都紛紛點頭。

而非醫學生們,也透過這番淺顯易懂的講述,瞭解到醫學的發展歷史。

開場白過後。

李舟正式給直播間網友上課。

徐啟聽了沒幾分鐘,便下意識拿起紙筆記錄。

片刻之後。

他整整記滿了一頁紙。

直到這時。

徐啟才反應過來。

李舟的醫學課,乾貨滿滿,值得每一位醫學生認真聆聽。

同時,他發現李舟的醫學課,優點多多。

比如,李舟老師,畫圖解釋病理生理過程,那叫一個絕,難理解的機制一看就懂。

比如,李舟老師,講解透徹,能把基礎知識點,剖析得明明白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