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漲一年知識,我諾獎拿到手軟

第22章 課題組科研日常,學生的日記!

……

“5月7日,李舟老師來到國重實驗室,他給我們詳細講述了研發艾茲病疫苗的科研計劃。

以前人類嘗試研發艾茲病疫苗失敗,主要是HIV病毒非常狡猾。

第一,HIV病毒,變異性非常強。

HIV基因組每日產生10^5次變異,相當於每年進化出‘新物種’。

第二,HIV病毒,能夠免疫逃逸。

病毒表面糖蛋白覆蓋厚厚‘糖衣’,中和抗體難以識別。

第三,HIV病毒,擁有靶標悖論。

HIV攻擊的正是疫苗需要啟用的T淋巴細胞,常規免疫策略反而為病毒提供‘入口’。

而課題組的研發思路,是一條截然不同的新路徑:從天壇株疫苗開始!

這條路徑,以曾消滅天花的‘天壇株’痘苗病毒為載體,構建複製型艾茲病疫苗。

選擇這種路徑,好處多多。

第一,天壇株痘苗病毒自1926年分離以來,已在夏國接種超1億劑次,安全性經過百年驗證。

它與傳統的滅活疫苗或亞單位疫苗不同,複製型載體能模擬病毒慢性感染過程,持續刺激免疫系統,誘匯出廣譜中和抗體和多功能T細胞應答。

第二,複製型艾茲病疫苗,試驗採用‘初免-加強’方案:首針注射重組天壇株疫苗,激發基礎免疫;第二針加強免疫,延長抗原呈遞時間。

該策略能夠破解了HIV‘千面病毒’的防禦難題。

第三,複製型艾茲病疫苗,成本非常低!

單劑疫苗成本低至1元以內,遠低於國際主流疫苗動輒數十美元的價格。

依託夏國成熟的痘苗病毒生產體系,可快速實現規模化量產,為國家提供可及的解決方案。

在郭婷看來。

其他暫且不說。

至少嘗試這種新路徑,有機率能研發出艾茲病疫苗!”

……

“5月17日,課題組的生活千篇一律。

不過學校傳來一個勁爆的訊息。

李舟老師的職稱,從講師晉升為副教授。

從今往後。

我們要稱呼李老師為李教授了!”

……

“5月25日,生活沒什麼變化,我依舊是每天學校、教室、圖書館、國重實驗室、寢室,五點一線。

這種生活非常疲憊,我始終處於缺覺狀態。

不過……

我感覺自己進步飛快!

在課題組工作的時候。

李舟教授時常會指點我們。

雖然算不上手把手的教,但我們每個人都在藥學科研領域突飛猛進,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用李舟教授的話說。

現在的我們,表面上還屬於藥學本科生。

可從能力上來說。

已經比藥學碩士還強了!”

……

“5月30日,今天我聽到一句話。

這句話是——

學生的成才,不僅僅限於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薰陶、素質的養成、環境的影響。

為什麼所有學生,拼命的想前往華清燕大唸書?

原因在於,短短大學幾年,所學的知識,不足以支撐未來一生的發展。

可在名校有機會遇上一些大學者、大師。

他們隨手的一句話,就能點撥學生的一生。

我沒有機會前往華清燕大。

但我在金陵大學,同樣遇上了頂級名師——李舟教授!

既然有幸成為李舟教授課題組的一員。

我自當要緊緊抓住這次機會,拼命的學東西!

對了,忘了寫了。

今天課題組發生了一件大事。

以天壇株’痘苗病毒為載體,構建的複製型艾茲病疫苗,進展非常順利。

不出意外的話。

下個月複製型艾茲病疫苗,就能成功問世!”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