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傑是金陵大學醫學院的研一學生。
暑假過後。
他就要念研二。
相比其他專業的研究生。
醫學領域的研究生,要辛苦許多。
剛剛過去的一個學年。
徐傑白天在金陵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規培。
晚上和週末,要在金陵大學醫學院上課。
作為臨床醫學專業的專業型研究生。
徐傑學完一個階段的理論課後,就開始在鼓樓醫院,進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如此一來。
等他三年研究生畢業時。
就可以拿到碩士畢業證、碩士學位證、規培證、執業醫師證,四證合一!
畢業之後。
徐傑無需規培,可以直接進入臨床工作,沒有任何違和感和陌生感。
而反觀學術型的醫學研究生。
畢業之後,如果進入醫院工作,還需要在醫院規培兩年,才能拿到規培證和執業醫師證,正式上崗工作。
對此,徐傑非常慶幸。
自己是專業型研究生,可以邊讀研邊規培。
金陵大學培養醫學研究生的方式,按照學年劃分為三個週期。
研究生第一年,需要在鼓樓醫院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訓練各種基本功。
研究生第二年和第三年,才會前往各個科室輪轉。
同學們都已經回家過暑假。
而他由於基本功一般。
這個暑假沒有回家,繼續留在醫院,苦練枯燥的基本功。
沒辦法。
笨鳥先飛!
徐傑知道自己的基本功比不上別人,那就花更多的時間勤學苦練,爭取追趕上其他同學。
……
7月16日。
鼓樓醫院。
徐傑正在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苦練外科縫合術。
培訓中心內,各類設施齊全。
外科手術動物實驗室、血管治療介入模擬操作室、外科技能培訓室、麻醉及重症監護模擬培訓室、DSA一體化複合手術室、DSA-3D腔鏡複合手術室、肺部腫瘤核磁導航培訓室等等,應有盡有。
訓練之時。
徐傑的同學孟坤,急急忙忙走了過來。
孟坤和徐傑一樣,由於基本功不達標,暑假也沒回家,而是留在醫院苦練技術。
他興致勃勃道:“阿杰,李舟教授的學生,馬上就要進行外科基本功比賽,你準備去看嗎?”
“李教授的學生?”
徐傑眼前一亮,頓時來了興趣。
李舟是金陵大學醫學院的風雲人物。
自他入校任職以來。
累計已經發表15篇頂刊醫學論文,以及編撰1本國家級本科規劃教材,強的不可思議。
所謂名師出高徒。
想必李教授的學生,外科基本功肯定非常出色!
“走,咱們快去看看!”
徐傑著急的催促道。
孟坤點點頭,帶著徐傑前往比賽現場。
片刻之後。
兩人環顧四周,出現在一間寬闊明亮的大型練功室內。
徐傑環顧四周。
發現李舟教授的18位學生,均已經到場。
人群裡,不光有本人,還有七八位鼓樓醫院的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
李舟看向自己的學生,開口道:“鼓樓醫院是蘇省最好的醫院之一,對醫生的要求非常高。
外文水平、臨床技能、理論知識等等,必須全部達標。
從上個學期的成績來看。
我對你們的理論知識和外文水平,非常有信心。
眼下你們唯一需要加強的,便是臨床技能。
臨床技能怎麼練?
無他,唯手熟爾!”
話音落下。
學生們紛紛點頭。
最近六天時間。
他們瘋狂練習外科基本功,沒日沒夜的練。
訓練的過程裡。
李舟教授“傳經送寶”,教了很多東西,讓他們進步飛快。
儘管練的有些苦。
但他們心裡都清楚。
李教授都是為他們好!
徐傑和孟坤聽到這番話,心裡都有些不以為意。
想要練好外科基本功,需要持之以恆的苦練,且以年為時間單位。
訓練六天?
能練出個什麼東西?
恐怕連最基礎的縫合,都縫不好吧?
李舟開門見山道:“話不多說,課題組基本功比賽,正式開始!”
話一出口。
18位學生,紛紛入座。
每人面前,都有外科手術器械包,以及一支被劃破的橡膠手套。
他們需要用工具,將手套縫合。
李舟拿著計時器,倒數:“三,二,一,開始!”
話音落下。
學生們拿著工具,迅速縫合起來。
在徐傑和孟坤等人眼裡。
只有一個感受。
那就是快!
極致的快!
穿線,進針,出針!
18位學生彷彿刺繡一般,在完成一個藝術品。
所有動作行雲流水,沒有一絲一毫的停頓。
徐傑和孟坤,左看看又看看。
他們發現,每個人的速度,都快得不可思議!
這時,一位叫做韓琳的女學生,放下工具,往橡膠手套吹氣。
原本已經被劃破的手套。
此刻沒有絲毫漏氣!
她舉手道:“教授,我好了!”
李舟按下秒錶,發現只過了30秒!
“我也好了!”
“縫合完畢!”
“哎,慢了一步!”
“……”
接二連三的聲音響起。
速度最慢的一位,時間都沒超過40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