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小酒館

第369章 縣令

明嘉靖年間,華陰新來了一位知縣,姓張名義。這天是張知縣赴任的日子,縣丞王權早早就領著一干官吏,在縣衙外等候迎接。

眼見日上中天,眾人見一騎驢者悠然而來。驢上所坐之人五十來歲,穿著一身布衫,像個鄉下老頭。他眯著眼睛,在驢背上似睡非睡,樣子很是滑稽。

只見隨行的僕人走上前來,施上一禮,問:“此處可是華陰縣衙?”王權點頭,那僕人便迴轉身衝驢上的人說:“大人,我們到了。”那人張開眼睛說道:“啊,這麼快?”說著,他從行囊中取出一紙公文交給僕人,僕人再轉交給王權。

王權一看,原來這老頭就是新來的縣令張義,於是忙帶人上前表示歡迎,張義從驢背上下來,拱手說:“客套話咱就不講了,張某為了赴任趕了半天路,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不知有沒有吃的?”

王權一聽,忙說酒宴早已備好。誰知張義擺了擺手,說酒宴就不吃了,隨便弄點東西,能管飽就行。

新官上任不吃接風宴只吃便飯,王權做縣丞多年還是頭一次遇到。飯後張義問王權,當地可有什麼土特產。

王權是本地人,便得意地介紹起來,說此處地域遼闊,土地肥沃,黃河到此流速放緩,形成一個天然港灣,所以這兒的鯉魚不但個大,而且肉質鮮嫩,用它熬出來的湯口味醇厚,味道特別鮮美,堪稱天下一絕。

見張義有興趣,王權忙命人去捕魚做湯。不多時黃河鯉魚湯做成了,張義吃了口魚肉,又喝了口湯,果真別有風味。

王權見狀討好道:“大人,味道不錯吧?不瞞大人,這黃河鯉魚湯可是本地酒肆飯店的招牌菜,凡吃過的客人,沒有不稱讚的。”

誰知張義聽後,竟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說:“傳我的命令,從即日起禁止捕黃河鯉魚,凡有捕魚待客者,一律重罪論處。”王權驚問道:“大人,這、這是為何?”張義沉著臉說:“為什麼?難道你不知道?”王權仗膽說道:“大人,小人還真不知道。”

張義冷笑道:“你不知道,那還要你這個縣丞幹什麼?”

王權一聽,當即就嚇得跪倒在地,說:“大人,小人明白,我這就去傳令禁止捕魚。”說完他爬起來,三步並作兩步就跑了出去。

過了幾天,王權陪張義考察民情,來到一片杏林。

此時正是杏子成熟季節,枝頭上黃澄澄一片,掛滿了小孩拳頭大的杏子,甚是喜人。別說吃了,看上一眼,也滿口生津。

王權說,此地出產的杏子又大又甜,別地方的杏子都比不上。王權讓人摘了幾個,張義咬了一口,頓覺滋味甘甜,滿口生香。

吃完杏子,張義望著杏林,不禁搖頭嘆息:“可惜,可惜了……”王權不明白什麼意思,但因有上次的經驗,所以也不敢問。

一會兒,張義開口了,說是這麼一大片良田,要種成莊稼,不知能養活多少人,隨後他讓王權令人把杏樹全部砍掉,種上莊稼。

王權雖然很氣憤,可又不敢說什麼。這位縣令太奇怪了,肯定患有什麼疾病,不然怎麼不喜歡好的東西?王權想試一下,看看這縣令到底有沒有毛病,就告訴他:當地有條河,產一種小河蝦,比黃豆大不了多少。

百姓捕到小河蝦,就用醋醃起來,俗稱“醋蝦”,是吃飯下酒的好佐料。果然,張義一聽來了興趣。

其實,這種河蝦個頭小,肉少,吃起來口感極差,上不了檯面,是貧寒人家的菜。富裕家庭或稍有身份的人,根本不屑吃這種東西。

王權弄來醋蝦,讓張義品嚐。張義吃了一口,初入口味道還算可以,可愈嚼愈沒味。看著張義慢慢皺起的眉頭,王權的心懸了起來。

不料張義放下筷子,竟連聲稱“好”,還要王權多多準備,以便日後待客用。

王權一聽,用手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心裡嘀咕道:“完了,這縣令真有怪癖,喜壞不喜好……”漸漸地,當地百姓也知道了張義的怪癖,背地裡都叫他“怪老頭”。

第二年,欽差巡視到華陰境內,張義免不了要好生招待一番。筵席上,張義特意把“醋蝦”推薦給欽差,欽差沒吃幾口就放下了筷子。

欽差臨走前,看到大包小包的放了一車。張義討好地說都是土特產,以“醋蝦”居多,特意送給欽差的。不料欽差擺了擺手,吩咐拿下車去,說:“你們自己享用吧。”

送走了欽差,王權瞪了張義一眼,心裡說道:就你這種人,官場上還能有什麼前途?

沒過多久,張義發現本縣境內出現了大批難民。最近並無災難,怎麼會有如此多的難民呢?張義忙派人調查。不久便傳來了訊息,這些難民都是從鄰縣過來的。

原來,鄰縣有座山,出產一種茶葉,能養顏健體。上次欽差去鄰縣巡視,當地縣令為討好欽差,送了許多茶葉。欽差帶回京城後,被定為貢品,朝廷便要求鄰縣上貢。

可山上的茶葉有限,貢品數目又大,縣令只好攤派到民間,交不出的一律治重罪。交不上茶葉的百姓只好背井離鄉,做了難民……

張義聞聽,不禁仰天長嘆:“魚肥賣我子,茶香破我家,破我家啊!”

就在這時,只見王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衝著張義連連磕頭。

張義忙道:“王縣丞,你這是幹什麼,快起來。”

王權說:“大人,王權替本縣百姓給您磕頭了。只怪小人一時愚鈍,誤解了大人的良苦用心……”

張義扶起王權,說:“王縣丞能明白就好,本縣並非怕上貢,可這土特產一旦成了貢品,就得年年上貢,成了慣例,百姓哪能受得了?不如毀之以絕後患!”

後來當地百姓也都明白了張義的苦心,大為感激,還特意為張義塑了石像,據說那石像如今還在華陰老城區裡留著呢。

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開創了輝煌的“開皇之治。”結束了近三百年的割據狀態,實現了自秦漢以來中國的又一次統一。

隋朝開皇年間疆域遼闊,人口眾多,是中國農耕文明的巔峰時期。楊堅是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之一,被尊為“聖人可汗。”

可是,在家中,卻是怕老婆出名,對於孤獨皇后說的話,言聽計從。孤獨皇后,又是個醋罈子,她讓楊堅一生都鍾情於她,後宮的三千佳麗卻遭到冷落。特別是在立太子這件事上,他聽從了孤獨皇后的建議,犯下了致命的錯誤。

建國後,楊堅立長子楊勇為太子,孤獨皇后不喜歡楊勇,卻偏愛楊廣。楊廣為了爭奪太子之位,也費盡了心機:父皇到他府中巡視,他讓宮女們藏起來,不準露面,只叫幾個醜陋的宮女跟隨左右,家中的古琴故意把線弄斷,放上塵土,父皇看到後,認為楊廣不近酒色,不貪圖享樂,將來必定承其大業。

有一次隋文帝暗地裡叫來幾個相面的先生,給他的五個王子相面,被楊廣安排在隋文帝身邊的楊素知道後,告訴了楊廣。

楊廣花重金,買通了相面先生。相面先生在皇帝面前異口同聲,說楊廣有富貴帝王之相,又加上孤獨皇后經常在皇帝耳邊吹風,隋文帝便廢楊勇太子位,立楊廣為太子。

仁壽四年七月,皇帝病重,皇帝的一個妃子宣華和太子一同侍候皇帝,有一天,皇帝看到宣華兩眼淚痕,問起原因,宣華對皇帝說:“太子無理!”

隋文帝大怒說:“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誠誤我,速召吾兒進宮。”大家要去叫太子,皇上說:“召勇兒。”

楊素知道後,立即告訴了太子楊廣,太子楊廣當時嚇得面如土色,他知道父皇這是要廢他的太子地位。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他帶領自己的侍衛和張衡,闖進仁壽宮,只聽見仁壽宮裡傳出幾聲悽慘的喊聲,血濺屏風,接著楊廣以太子的身份宣佈皇帝駕崩,自己繼皇帝位。改仁壽為大業。

楊廣即位後,假傳皇帝遺詔,殺了原太子楊勇和他的兒子們,並且強行霸佔了他父親的夫人宣華。

楊廣荒*無度,大興土木,大徵徭役,人民苦不堪言。

這一年冬天,楊廣得了一場大病,整天恍恍惚惚,到了夜晚就聽見整個皇宮裡面,響起了父皇那悽慘的喊聲,屏風上那噴灑的血跡時時刻刻晃動在眼前。剛一閉眼,父皇就出現在他的夢中:“你這畜生,弒父、殺兄、蒸母,殘殺同胞侄子,你不得好死。”他夜不能寐,經常從惡夢中驚醒。

御醫也看不出什麼病症,道士和尚請了許多,又是念經,又是做道場,絲毫沒有效果。

這一天,皇宮裡來了一位老道,他見到楊廣對他說:“因為你做了傷天害理之事,所以你的父皇前來索命,現在只有一個辦法可以救你。”“什麼辦法?”楊廣迫不及待的問。“為你父皇修建寶塔,安慰靈魂,再立一塊功德碑,彰顯你父皇的豐功偉績,方可保你平安。”道士說。

“我還有多少壽限,將來後事如何?”楊廣問。

老道士笑了笑說:“天機不可洩露,不過後事麼——必被下人所害。”楊廣聽了大怒:“你這妖道,妖言惑眾,來人,推出去斬了。”

從外邊進來幾個侍衛,抓住道士往外就走,道士看了看楊廣,哈哈大笑。楊廣聽了,頓覺毛骨悚然。楊廣殺了道士,喚來心腹大臣,商量建寶塔立碑之事。

有的大臣建議修建在京城,有的建議修建在別的地方,最後楊廣說:“修建在京城,離朕這麼近,父皇天天來嚇唬朕,還是修建在別的地方吧。”楊廣派心腹大臣,到外地檢視,選擇修建寶塔的地址,又命大臣撰寫碑文,一旦選好地址,立即把碑立起來。過了幾天,外出的人回來了,他們告訴楊廣說:“在山東博興,有一座龍華寺,修建於北魏太和時期,寺院雖然有些破敗,但莊重氣派,有皇家的特色,我看在那裡修建寶塔立碑,最為合適,那裡離皇城比較遠,環境優雅,皇上你看怎麼樣?”

楊廣沉思了一下說:“好吧,把父皇靈魂安頓在那裡,就不會天天來打攪朕了,再把龍華寺重修一遍,塔麼——就叫龍華塔,碑就叫龍華碑,在碑額上一定要寫上‘奉為高祖文皇帝敬造龍華碑’,碑文要歷數父皇的功德。”大業四年,龍華寺修葺一新,龍華塔就矗立在龍華寺大門內的正中間,龍華塔的前面有一座碑亭,裡面安放了龍華碑。

四月的一天,大隋皇帝楊廣,率文武百官來到龍華寺,舉行揭碑儀式,寺中和尚跪在大門外迎接,皇帝來到大門前,看了看大門上的對聯說:“‘進寺門參禪拜佛,回家後積德行善’。這幅對聯也要改一改,父皇靈魂安頓在龍華寺,他就已經成佛,會保佑我們大隋朝千秋萬代的。”他沉思了一會兒說:“筆墨伺候。”

一位和尚端來筆墨,放在桌案上,楊廣略一思索,提筆寫了一副對聯:“佛心仁慈不責眾生過錯,皇恩浩蕩甘為全民祈福。”

眾人跪倒,高呼萬歲,老和尚雙手接過對聯說:“我叫能工巧匠,用檀香木雕刻出來,掛在大門外,讓大家都知道皇恩浩蕩。”說完,退了下去。楊廣來到龍華碑前,焚香祈禱,然後跪拜,眾大臣和全寺院的和尚也一起跪拜。

三拜九叩之後,楊廣走上前,把龍華碑上面的紅綢子,揭下來,眾大臣又行三拜九叩之禮,高呼萬歲。揭碑儀式完成後,楊廣率百官回皇宮去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