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寒擺擺手:
“多謝張嬸,不必了,有事需出趟遠門。”
婦人也不勉強,笑道:
“那先生路上小心,早些回來,娃兒們可都念著先生呢!”
“好。”陳寒含笑應下。
又走過幾家院落,幾個在門口玩耍的孩童看到陳寒,立刻丟下手中的石子木棍,歡叫著圍攏過來:
“先生!先生!您要去哪兒啊?”
“先生什麼時候回來教我們做那個會轉的風車呀?”
陳寒停下腳步,挨個摸了摸小腦袋:
“先生去辦點事,回來就教。你們在家要聽爹孃的話,溫習功課,不許淘氣。”
“知道啦!”孩子們異口同聲,依依不捨地讓開路。
朱元璋等人沉默地跟在後面,將這些村民對陳寒發自內心的尊敬、親近與依賴盡收眼底,這是一種近乎家人般的信任與敬愛。
當他們再次路過村中那片巨大的水泥平地,以及平地後那如同沉默巨人般聳立、鑲嵌著整塊巨大琉璃窗的高大樓宇時,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巨大疑惑,抬手指向那高聳的石樓:
“先生,此等……此等前所未見之巨物,也是用那水泥築成?”
陳寒也停下腳步,目光平靜地掃過那幾棟教學樓:
“是,也不全是。”
“哦?此言何解?”朱元璋追問。
“此樓名為教學樓,乃村中學童讀書識字之所。”陳寒解釋道,“建造此樓,主體結構確需大量水泥砂漿,但僅靠水泥,其堅固承重之力,尚不足以支撐如此高度與跨度。”
“那還需何物?”朱元璋追問,直覺告訴他,這又是超越認知之物。
陳寒道:
“需在水泥之中,預先貫注精鋼鐵骨,與之凝為一體。”
“什麼?”朱元璋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水泥之中……貫注鋼鐵?”
劉伯溫倒吸一口涼氣,失聲道:
“鐵……鐵骨?與水泥融為一體?先生,這……這如何能成?鋼鐵堅硬,水泥凝結,二者豈能相融?且鋼鐵置於其中,豈非更易鏽蝕朽爛?”
他滿腹經綸,精通天文地理,卻從未聽聞此等建造之法!
毛驤、王猛等武人更是聽得目瞪口呆。
鋼鐵貫注?
那這樓豈不是像穿著一身鐵甲?
這想法本身就已匪夷所思!
陳寒語氣依舊平淡:
“此術名為鋼筋混凝土,並非簡單混合,需先以精鋼盤紮成骨架,置於澆築水泥之模具中,其形其位,皆有嚴格規制。水泥砂漿灌入,包裹鐵骨,待其凝結硬化,水泥與鋼鐵便結合為一體,剛柔相濟。水泥護住鋼鐵,隔絕水汽,延緩鏽蝕,鋼鐵則賦予水泥極強的抗拉抗折之力,使其能承受巨大壓力,築成高樓廣廈而不傾頹。至於鏽蝕,自有減緩之法。”
朱元璋聽得心旌搖曳,震撼莫名!
水泥包裹鋼鐵?
剛柔相濟?
抗拉抗折?
這些詞彙對他而言既新奇又深奧,但其描繪出的效果,能用水泥和鋼鐵造出如此高聳堅固、窗明几淨的學舍,已然超出了他想象的邊界!
朱元璋看著那陽光下反射著冰冷光芒的巨大琉璃窗,又看看腳下平整的水泥路,再想想後山那畝產二十餘石的紅薯……
此人當真奇詭莫名,能力非凡。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好奇與震撼,沉聲道:
“先生所言鋼筋混凝土之術,神乎其技,咱聞所未聞。此間奧妙,待日後……再向先生討教,眼下,還是速速回應天,救咱雄英性命要緊!”
陳寒微微頷首:
“陛下所言極是,病患為重。”
一行人不再停留,牽馬快步穿過棲霞村。
村民們遠遠望見陳寒隨朱元璋一行離去,雖有不捨,卻無人上前阻攔,只是默默地目送,眼神中充滿了對陳寒的信賴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