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機神算,洪武求我當國師

第12章 多事之秋!

朱標睜開眼,眼中佈滿血絲,聲音低沉而堅定:

“準韓國公所奏,敕令河南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河道總督衙門,黃河開封段堤防告急,著爾等即刻調集本省一切軍民、物料,不惜一切代價,死守險工!凡有翫忽職守、臨陣脫逃、延誤工事者,無論品秩,立斬不赦!”

“戶部即刻清點現存庫銀、糧秣,除預留京師官員本月俸祿及必要開支外,餘者盡數撥付工部薛祥,火速解送河南!嚴令江南各布政使司,所欠賦稅錢糧,限十日內解送入京,遲誤者,該省布政使革職問罪!”

“兵部嚴飭大同、宣府、遼東等處總兵官,北虜犯邊,著爾等持重固守,堅壁清野,保境安民為上,無確鑿戰機及中樞明旨,不得輕易浪戰,出關追擊。所需守城軍糧,由戶部盡力籌措,優先保障。”

“吏部、都察院徹查河工積弊、裁汰冗員等事,容後再議,當務之急,是穩住河防,安定邊疆。”

朱標一口氣說完,彷彿用盡了全身力氣,靠在椅背上,臉色蒼白。

“臣等遵旨!”殿下眾臣齊聲應諾,各自帶著複雜的心情退下分頭準備。

沈溍、費聚、薛祥臉上仍有不甘,但也知這是太子在巨大壓力下能做出的最現實決斷,詹徽、陳寧則面沉如水,顯然對暫緩查賬不滿。

偌大奉天殿,再次只剩下朱標一人。

他揮手讓侍立的小太監也退下。

殿門關閉,沉重的陰影籠罩下來。

朱標疲憊地閉上眼睛,手指深深掐進太陽穴。

殿外,午後的陽光熾烈,蟬鳴聒噪,更襯得殿內死寂沉沉,沉重的國事,像無形的枷鎖,牢牢鎖住了這位監國太子。

……

奉天殿外,漢白玉階前。

一眾重臣魚貫而出,沉重的殿門在身後緩緩合攏,隔絕了殿內壓抑的寂靜,卻關不住眾人心頭的陰霾與焦躁,午後熾烈的陽光潑灑在丹陛上,晃得人有些睜不開眼,更添了幾分煩悶。

工部尚書薛祥腳步最快,幾乎是衝下臺階,寬大的緋紅官袍下襬帶起一股風。

他猛地轉身,攔住緊隨其後、面色同樣難看的戶部尚書費聚,聲音因激動而拔高:

“費尚書!殿下已然明旨,戶部現存錢糧,除預留京師必要開支,餘者盡數撥付工部解送河南!你方才殿中支吾,是何道理?莫非真要等到黃河決口,開封化為澤國,百萬黎庶葬身魚腹,你才肯拿出銀子來?”

費聚本就憋了一肚子火,此刻被當眾質問,頓時也炸了毛,臉漲得通紅,毫不示弱地頂回去:

“薛部堂,你站著說話不腰疼!國庫空虛,非一日之寒!兩淮鹽稅折損,江南賦稅未至,邊餉、俸祿、宮中用度,哪一處不是嗷嗷待哺?!殿下要戶部盡力籌措、優先保障,可這力從何來?莫非要我憑空變出銀子?你工部年年要錢修堤,年年告急!耗費國帑無算,河患卻愈演愈烈!薛部堂,你工部上下,當真問心無愧嗎?!”

這話夾槍帶棒,直指河工弊病。

一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陳寧立刻抓住了話柄,冷笑一聲,介面道:

“費尚書此言,倒是點出了關鍵!河工糜費,人所共知!若非其中蠹蟲碩鼠中飽私囊,何以年年巨資投入,堤防卻如紙糊一般?都察院風聞,河道衙門上下,奢靡成風!此次若非徹查清楚,釐清積弊,縱有百萬錢糧投下去,也不過是肥了貪官汙吏的腰包,徒耗民脂民膏!”

“陳都堂!”薛祥氣得渾身發抖,手指幾乎戳到陳寧鼻尖,“休要血口噴人!黃河水性無常,沙土鬆軟,堤防本就難以永固,此乃天災,豈是人力可盡御?!爾等只知查賬、抓人,動輒攻訐實務之臣!我問你,查賬能堵住決口嗎?等你們查清,開封城早就餵了魚鱉!到那時,你陳都堂擔得起這滔天大罪嗎?查賬?好!待水退之後,我工部敞開賬冊,任爾等翻個底朝天!但現在,是搶命的時刻!是立即撥付錢糧的時刻!”

兵部尚書沈溍站在一旁,眉頭緊鎖。

他心中掛念北疆烽火,對眼前這河工與戶部的扯皮深感不耐,卻又無可奈何。

國庫就這點底子,河工要錢,邊軍也要錢!

他見薛祥和費、陳二人爭辯,忍不住甕聲甕氣的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