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抱著奶瓶打天下

第98章 誓師北伐

鐵騎錚錚,可踏雁門山闕;弓矢蕭蕭,能穿單于穹廬。

今有死士兩萬,願為先驅;銳騎三萬,誓掃胡塵。

胡虜逆天悖理,必遭天誅;我師替天行道,當得人和。

今旌旗已舉,鼓角正鳴,誓逐胡虜於漠北,復我大漢河山。

功成之日,勒石燕然,告慰忠魂。

凡我將士,當奮勇爭先,毋惜身命;凡我漢民,當同仇敵愾,共禦外侮。

蒼天在上,后土在下,敬告天子,曉知黎民,此誓不渝!

討虜將軍劉盛謹檄

初平一年冬。

上黨郡留守人員,政務上由荀彧主持,發展農桑,開採礦產,徵集糧草,統一排程。

軍事上,由南方營主將眭固及麾下五千步卒,把守各處關口,守境安民。

張逸的輪迴紫騎四千騎兵(一千鐵甲騎兵被小主帶走了)鎮守長子城。

上黨大本營留守兵力,步騎合計九千人,也算強大。

這次,劉盛窩進老狐狸賈詡的懷裡,他感覺這個老貨允文允武,打急了眼,張逸都不一定是對手。

孫瑾作為軍司馬,也被帶在身邊,梳理軍資軍庫。

上黨郡北邊,就是太原郡,治所晉陽城,匈奴設在太原的守將是休屠南。

晉陽城駐守的,除了一萬匈奴騎兵外,還有一股黃金匪寇。

根據蛛網司最新探報,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郭太起兵於白波谷(今山西襄汾),稱白波軍。

活動於太原、上郡、河西、河東等郡,麾下將領有胡才、李樂、韓暹等,眾至十餘萬。

這次南匈奴南下攻漢,就是白波軍勾結匈奴,裡應外合,才陷落了這麼多幷州郡縣。

除了各郡由南匈奴駐軍以外,郭太領三萬白波軍步卒,協防太原郡。

胡才領三萬步卒,協防河西郡;李樂領兩萬步卒,協防上郡;韓暹領兩萬步卒,協防雁門郡。

本來還有兩萬步卒,由楊奉帶領,在司隸州河東郡活動。

可早在兩年前,楊奉就半路反水,投降了董卓,還在酸棗會盟時露過面。

即便如此,白波軍依舊強大,和南匈奴共享勝利果實,壓榨當地百姓。

劉盛最恨這些賣國的,對白波軍一點好感也沒有。

為了加快大戰進度,劉盛做出戰時調整,兵分四路,同時展開進攻。

一路軍,由於禁為主將,趙雲、張揚、程普為副將,攻打重兵防守的太原郡。

功成之後,繼續向北推進,攻打雁門郡。

麾下兵馬有中方營步卒五千、淨世白騎五千、攻城營兩千人、東方營步卒五千人,合計一萬七千人;

二路軍,由華雄為主將,典韋、楊醜為副將,攻打上郡,取勝之後,向北繼續攻打朔方郡。

其麾下兵馬有造化青騎五千人、先登營兩千人、西方營步卒五千人,合計一萬兩千人;

三路軍,由張遼為主將,高順、藏洪為副將,攻打河西郡,得手以後,向北繼續攻打五原郡。

麾下兵馬有功德金騎五千人、陷陣營兩千人、北方營步卒五千人,合計一萬兩千人;

四路軍,由劉盛親自帶領騎兵,晝伏夜出,繞行各大城鎮,深入幷州最北端的雲中郡、定襄郡一帶佈防。

意圖切斷南匈奴本土,與大漢幷州各郡的聯絡,防止南匈奴王庭增兵救援。

所領兵馬有徐晃的滅世黑騎五千人,韓當的業火紅騎五千人,外加輪迴紫騎鐵甲兵護衛一千,共計一萬一千人。

各路兵馬人雖不多,打得還是硬碰硬的奪城戰,勝負如何,還需打過再說。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