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是于禁攻擊的方向,雖然比北門好打,但也是困難重重。
城牆上設12座箭樓(每座高10米),配備床弩(射程300步),還有滾木礌石;
關城兩側山體上共建有8座烽燧臺(間距5裡),以狼糞為燃料,一處被攻打,四面兵馬匯聚抵抗;
南門南側5裡處,設“雁門堡”(今代縣陽明堡),駐有預備隊與糧草庫。
於關城互為犄角,可隨時支援,愁壞了漢盛軍。
于禁召集主將,將小主手書傳給大家觀看,趙雲、程普、張揚等將領,紛紛暴起。
趙雲最是急切:“于帥,不計代價強攻吧,不能讓小主以身犯險。”
程普把桌子拍得當當響:“沒錯,小主還在雲中喋血,他還那麼小,我們不能置他於險地!”
張揚則是抱著小主發來的斥責書,嗚嗚哭泣:“是我對不起雲中百姓,嗚嗚!
早知道匈奴人偷襲,慘絕人寰,屠戮百姓,我說啥也不離開雲中,是我害了他們!”
于禁趕緊安撫:“老楊,現在不是哭的時候,振作精神。
要是想報仇,或者早點使小主脫線,就都拿出真本事,儘快拿下雁門關。”
終將統一精神,決定動員全軍,死磕雁門,不殺盡城頭守軍,誓不罷休。
漢末初平一年十二月二日,幷州北部的寒風捲著雪粒,如刀子般刮過句注山的溝壑。
雁門關的夯土城牆被凍得硬如鐵石,城頭上飄著的狼頭旗被寒風扯得獵獵作響,旗角的冰霜簌簌掉落。
關城守將曲楚率憑堞而立,左手按著腰間鑲嵌綠松石的彎刀,目光掃過下方綿延數里的漢軍營壘。
那片黑色營帳如蟄伏的巨獸,在雪地中鋪開,營內不時傳出甲冑碰撞的脆響與戰馬的嘶鳴。
由於城關內地域有限,除了漢人副將韓暹,領白波軍一萬多,協防此關外,還有三千匈奴步卒,五千匈奴騎兵。
另有兩千匈奴步卒在東南方向的雁門堡駐守。
匈奴副將阿古拉搓著凍得通紅的手,聲音裡藏著難掩的怯意。
“將軍,漢兵來了足有三萬,還帶著好多高大的木頭架子,末將只認得床弩、衝車。
其它幾樣看不明白,沒見過。”
曲楚率面色輕鬆:“如果沒猜錯的話,那些最高大的木架,就是在太原郡出現過的拋石車、回回炮,樓車。
都是攻城利器,不過不用緊張,我們有雁門關天險,無人能破!”
“將軍,我們還是小心一些,城下漢軍曾攻破晉陽城,這次人數更多,不好對付啊!”
曲楚冷笑一聲,抬腳踢飛腳邊的冰碴,指了指關城兩側:“慌什麼?
雁門水、太洛河結著冰,冰下深丈餘,漢兵想從側面渡河,要麼掉進冰窟窿凍死,要麼爬不上這六丈高的高臺;
南門有吊橋,十二座箭樓的床弩射程三百步,能穿透三層札甲,還有雁門堡的兩千預備隊于禁想破我雁門關,得拿上萬漢兵的命來填!
三萬人?啊不,我看他們其中有一半是輔兵,沒可能攻下雁門的,放心吧!”
他們對這場大戰,很是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