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邊塞一武夫

第95章 調兵,調兵,此戰傾國之力!

長安,大明宮,梨園。

絲竹管絃之音靡靡,舞姬水袖翩躚,霓裳羽衣曲正到華彩段落。

玄宗皇帝李隆基半倚在御榻上,手指隨著節拍輕輕叩擊,微闔雙目,沉浸在這片盛世繁華的圖景之中。

突然,一陣急促卻刻意放輕的腳步聲,打斷了樂音。

一名身著風塵之色,甲冑未除的軍使在宦官高力士的引領下,幾乎是踉蹌著撲到御階之前,雙手高高捧起一封粘著三根翎毛的緊急軍報。

樂聲戛然而止。

舞姬們驚慌地退到一旁。

李隆基的眉頭瞬間鎖緊,那一絲閒適蕩然無存。

他猛地坐直身體,不等高力士轉呈,直接喝道。

“拿來!”

軍報被迅速送到他手中。

他撕開火漆封印,目光急速掃過那密密麻麻的字跡。

起初是面無表情,隨即臉色迅速漲紅,額角青筋跳動。

哥舒翰筆下描繪的慘烈傷亡,堅城難下的困境,像一記記耳光抽在他臉上。

“廢物,無能!”

他終於爆發出來,將奏章狠狠摔在御案上,精美的玉器鎮紙被震得跳了一下。

“數萬大軍,耗時日久,損兵折將,竟拿不下一個小小的石堡城,哥舒翰是幹什麼吃的!”

殿內鴉雀無聲,所有人大氣都不敢出。

然而,盛怒之後,一種更深沉的焦慮浮了上來。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那份奏章上,尤其是最後那幾行字,哥舒翰幾乎是泣血懇求,要求急調河西節度使王忠嗣及其全部精兵馳援。

王忠嗣……

這個名字讓李隆基的瞳孔微微收縮。

他知道這個名字意味著什麼。

勇略絕倫,威震邊疆,確實是攻堅拔寨的不二人選。

但同樣,他也無法忘記,這個他最曾寄予厚望的將領,與東宮那位他日漸猜忌的兒子過往甚密。

將更多的精兵強將交到可能與太子牽連過深的人手中,這個念頭讓他如芒在背。

一面是必須要奪取的石堡城,關乎帝國顏面和他個人的威望。

另一面是內心深處對權力格局失衡的深深忌憚。

兩種情緒在他心中劇烈交鋒,讓他煩躁不堪。

將其從朔方調至河西,亦有明升暗降,稍加疏遠之意,如今哥舒翰竟指名要他和他的嫡系部隊…………

是確實山窮水盡,需要這柄最鋒利的刀去劈開僵局?

還是哥舒翰與王忠嗣,甚至與東宮之間,有什麼別的勾連?

李隆基的疑心病在憤怒的土壤裡迅速滋生。

但石堡城必須拿下!

這關乎他這位“天可汗”的顏面,關乎大唐帝國的威嚴,絕不容許吐蕃蠻夷如此囂張!

軍隊的損耗讓他肉痛,但面子工程更重要。

“召叢集臣,即刻議事!”

他最終揮袖,聲音冰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紫宸殿內,燈火通明,氣氛卻比殿外的寒風更加凜冽。

哥舒翰的軍報內容已被簡要通報。

宰相李林甫第一個出列,他的聲音平穩甚至帶著一絲痛心疾首,但話語裡的刀鋒卻凌厲無比。

“陛下,哥舒翰此言,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石堡城固然險要,但我天朝大軍數倍於敵,裝備精良,縱有傷亡,何至於到如此地步?”

“臣恐其有誇大敵情、掩飾無能之嫌,甚至,不乏養寇自重之心,以此拖延戰事,消耗國帑,鞏固自身兵權!”

他稍作停頓,目光掃過在場諸臣,繼續道。

“至於王忠嗣,河西重地,關乎帝國西陲安寧,豈能輕動?”

“吐蕃狡詐,若其主力趁虛而入,河西有失,則長安震動,再者,王忠嗣性情剛愎,向來不甚服從中樞排程,若將其調往隴右,與哥舒翰能否和衷共濟尚屬未知,萬一將帥失和,豈非雪上加霜?”

“臣以為,當嚴旨斥責哥舒翰,限期克敵,而非再調大將,徒增變數。”

李林甫的話,說在玄宗最敏感的神經上,對邊將的懷疑和對太子的防範。

幾名與李林甫親近的文官紛紛出言附和。

然而,朝中並非只有一種聲音。

幾位素來看不慣李林甫所為,或是真正憂心邊事的將領和老臣站了出來。

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將軍沉聲道。

“陛下,李相之言未免過於揣測,哥舒翰將軍勇悍,世人皆知,若非情勢萬分危急,斷不會行此請求,石堡城之險,老臣當年也曾見識,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強攻之下,傷亡慘重並非不可能。”

“如今戰事膠著,士氣受挫,若再無強援,一旦潰敗,後果不堪設想!”

另一人介面。

“王忠嗣將軍確乃當世名將,尤擅攻堅,眼下國事為重,邊患為先,豈能因無端猜忌而自毀長城,當立即發兵增援,早日克復石堡,揚我國威,震懾吐蕃才是正理!”

楊國忠站在班列中,目光閃爍,並未急於表態。

他敏銳地觀察著玄宗的表情,權衡著利弊。

支援調兵,可能得罪李林甫,但若能借此與王忠嗣甚至背後的太子一系搭上點關係,也未嘗不可。

反對調兵,固然迎合了李林甫和陛下的猜忌心,但萬一石堡城真的因此失陷,他也要擔上干係。

他決定再看看風色。

朝堂之上,爭論異常激烈,支援與反對者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玄宗的眉頭越皺越緊,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龍椅扶手。

而在東宮,太子李亨屏退左右,獨自一人在殿中踱步。

訊息已經傳來,他心中的焦慮遠比臉上表現的更為深沉。

王忠嗣是他的舊友,也是他在軍中最重要的潛在支持者之一。

出兵,勝了,王忠嗣功高震主,必然更遭父皇忌憚,連累自己,敗了,更是萬劫不復,正好給了李林甫口實一起收拾。

不出兵,坐視哥舒翰失敗,邊境崩壞,他同樣要承擔失責之名。

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死局。

他感到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在收緊,寒意刺骨。

與此同時,河西涼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