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邊塞一武夫

第103章 太子遇襲,且看妖刀救聖駕,但敵人還在暗處!

多年戰場生死邊緣錘鍊出的直覺,和這柄詭異妖刀的奇異感應,在這一刻同時向他發出了最強烈的警報!

他面上依舊沉靜如水,彷彿只是被風吹得有些不適,隨意地調整了一下騎姿,微微弓背,但全身的肌肉已在瞬間繃緊。

他的右手已經自然地,不著痕跡地搭在了腰間的制式橫刀刀柄上,左手輕輕一磕馬腹,他胯下的戰馬訓練有素地向前小跑了幾步。

不動聲色地縮短了與太子車駕的距離,恰好處於一個能隨時側向遮擋車廂大部分面積的位置。

他目光如電,鎖定了左側那片灌木叢。

就在這一剎那——

咻!咻!咻!

數道尖銳得撕裂空氣的破空聲驟然從左側的林地中爆響。

那不是弓箭的聲音,是力道更強、速度更快的弩箭。

幾支黑色的陰影,如同毒蛇出洞,疾射而出,目標直指太子車駕!

尤其是車廂視窗和前轅駕馬的位置!

刺客的身影在林木間一閃而逝,他們穿著與禁苑衛兵或樵夫相似的灰褐色衣物。

臉上似乎蒙著布巾,動作迅捷如豹,發射之後立即移動位置,配合極為默契。

“敵襲!”

幾乎在弩箭離弦的瞬間,李驍的吼聲如同炸雷,率先響徹隊伍上空,甚至壓過了弩箭的尖嘯!

他早已蓄勢待發!

刀光一閃,制式橫刀已然出鞘,精準無比地斜劈而出,“鐺”的一聲脆響,將一支直射向車廂視窗的弩箭凌空劈斷。

同時他身體猛地向左側傾斜,用帶著金屬臂甲的左臂奮力一格,“砰”的一聲悶響。

另一支射向駕馬馬頸的弩箭被磕飛出去,深深扎入路邊的泥土中,箭尾兀自劇烈顫抖!

隊伍瞬間大亂!

馬匹受驚,發出驚恐的嘶鳴,人立而起。

幾個年輕的扈從下意識地驚呼拔刀,卻一時有些不知所措,陣型開始散亂。

帶隊的中年宦官臉色煞白,尖聲叫喊。

“護駕,快護駕!”

聲音卻因驚恐而變調,顯得蒼白無力。

車伕死死拉住韁繩,試圖控制受驚的馬匹。

車內的太子李亨顯然也受到了衝擊,身體猛地一晃。

李驍沒有絲毫停頓。

他沒有立刻衝向刺客來源的方向,而是猛拉韁繩,戰馬人立而起,發出一聲長嘶,旋即重重踏落地面,馬蹄鐵砸在硬土路上,濺起幾點火星。

徹底橫亙在車駕與刺客來襲的方向之間,用自己的身體和戰馬構成了一道堅實的壁壘。

他目光,死死鎖住林地間刺客可能再次發動攻擊的位置,口中命令接連不斷,清晰冷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瞬間壓下了混亂。

“左翼三人,下馬,舉盾護住車駕右後方。”

“右翼兩人,補上左翼位置,長刀出鞘,警戒側翼。”

“弓手,西北、東北方向,林木晃動處,三輪速射壓制。”

“其餘人,向我靠攏,結圓陣,護衛車駕!”

他的冷靜和果斷如同定海神針,瞬間感染了慌亂的扈從們。

這些千牛備身畢竟是精選的衛士,訓練有素,只是驟遇襲擊一時失措,此刻聽到清晰指令,立刻本能地依令行事。

陣型快速收攏,三名扈從迅速下馬。

從馬鞍旁取下圓盾,迅速在車駕右側組成一道矮牆。

兩名弓手迅速張弓搭箭,向著李驍指示的方向拋射而出,雖然未必能命中隱匿的刺客,卻有效地形成了威懾和壓制。

其餘扈從刀出鞘,弓上弦,將太子車駕緊緊護衛在中心,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了緊張和殺氣,但陣型已然穩住。

林地中的刺客顯然沒料到目標隊伍中有人反應如此之快,指揮如此得當,應對更是精準狠辣。

一擊不中,眼見對方已結成防禦陣型,遠處的禁苑方向也傳來了被驚動的衛兵吹響的淒厲號角聲,正迅速向這邊靠近。

為首的刺客發出一聲短促而尖銳的唿哨,幾道身影毫不猶豫地轉身,如同鬼魅般藉著林木掩護,向密林深處急速遁去。

動作乾淨利落,毫不戀戰。

東宮扈追出十幾步,便被茂密的林木阻擋,失去了對方的蹤跡。

太子車駕無恙,但拉車的其中一匹馬匹肩胛處被一支弩箭擦過,劃開一道血口,受驚不已,車伕奮力控制著。

車轅上插著一支兀自顫動的弩箭,箭尖深入木料寸許。

太子李亨在車內,臉色微微發白,但呼吸已然平穩,眼神恢復了鎮定,只是放在膝上的手微微握緊。

李泌迅速上前,低聲安撫了太子幾句,隨即跳下馬,先是檢視了一下太子的情況,然後快步走到車轅旁,仔細檢查那支射偏的弩箭和周圍的地面。

他小心翼翼地用一塊帕子包裹著手,將那弩箭拔出。

箭桿質地堅硬,是上好的柘木,但箭鏃卻非軍中標配的三稜破甲錐,而是帶有私鑄痕跡的四稜透甲錐,顯得格外尖銳猙獰,閃著幽藍的光澤,顯然淬過毒。

現場除了幾枚凌亂模糊的腳印外,沒有留下任何能標識刺客身份的物件,其行動之專業,撤退之果斷,顯然是經受過嚴格訓練且經驗豐富的死士。

帶隊的中年宦官驚魂未定,看著李驍的眼神充滿了後怕與難以掩飾的感激。

騷動漸漸平息,只剩下馬匹不安的響鼻聲和衛士們粗重的喘息。

太子李亨穩定了一下呼吸,示意車駕暫時停下。

他掀開車簾,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依舊保持警戒姿態,橫刀尚未歸鞘的李驍身上。李驍的側臉線條冷硬,目光依舊警惕地巡視著林地方向。

“李驍。”

太子的聲音溫和,卻帶著一種不容錯辨的探究,和一絲極淡的讚賞。

李驍聞聲,立即收刀入鞘,動作流暢而沉穩。

他翻身下馬,快步走到車駕前,單膝跪地行禮。

“末將在。”

“方才,你是如何察覺的?”

李亨問道,目光深邃。李泌也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李驍,眼神中帶著審視與深思。

李驍垂首答道,聲音清晰平穩。

“回殿下,末將在隴右邊鎮時,時刻需防吐蕃遊騎與馬匪突襲,觀察環境,預判危險已成習慣。”

“方才隊伍行進間,林中飛鳥驚飛異常,其飛起方式並非受車馬行進驚擾,而是受潛伏者觸動。”

“禁苑巡哨交接遲誤,雖是小事,但結合其他跡象,不得不防,故而在灌木叢中移動時,留下了些許不同於常的痕跡。”

他沒有提及“斬機”刀的異狀,只將一切歸於邊軍的經驗,細緻的觀察和合理的推斷,語氣平實,毫無居功自傲之色。

李泌在一旁靜靜地聽著,看著這個跪在地上的年輕軍官。

冷靜的頭腦、敏銳的觀察力、對戰機的把握。

以及在危急關頭,優先選擇護駕結陣而非衝動追敵的絕佳判斷力,都讓他心中讚賞之意更濃。

這次襲擊,絕非偶然。

是對太子勢力的恐懼?

是試探東宮護衛的虛實?

還是有人想借此機會嫁禍挑撥,引發更大的動盪?

無論是哪種,李驍這把剛剛納入東宮麾下的刀,今日已然初試鋒芒,露出了足以令人重視,也足以令敵人忌憚的銳利。

視察演武的行程自然取消了。

太子下令,隊伍加強警戒,由聞訊趕來的禁苑衛兵在前開路護送,快速返回東宮。

東宮門前,得到急報的李輔國早已焦急等候在此,身邊簇擁著數十名神色緊張的內侍和侍衛。

看到車隊歸來,太子安然無恙地從車上下來,李輔國才明顯鬆了一口氣,快步迎上前去,聲音都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殿下受驚了,老奴萬死!”

他仔細打量著太子,確認無恙後,才將目光轉向帶隊的中年宦官。

聽完帶隊宦官驚魂未定的詳細彙報,李輔國看向李驍的目光變得異常複雜,那裡面摻雜著慶幸、後怕、審視。

他沒有立刻對李驍說什麼,只是先小心翼翼地將太子迎入宮內。

當夜,華燈初上,東宮各殿宇點起了燈籠。

李驍再次被秘密召至李輔國的值房。

此次的值房並非上次那間偏殿,而是更為寬敞,陳設也更為考究一些的內室,空氣中薰香的味道更濃了些。

“李校尉,今日之事,你護駕有功,臨危不亂,處置得當,咱家代殿下謝過。”

李輔國的開場白依舊帶著宦官特有的矜持,但語氣明顯鄭重了許多,甚至親自示意李驍坐下說話。

“此乃末將分內之事,不敢言功。”

李驍依言在一張繡墩上坐下,腰背挺直,姿態恭敬而不卑微。

李輔國點了點頭,沉默了片刻,房間內只有燭火偶爾爆開的輕微噼啪聲。

他往前傾了傾身子,聲音壓得更低,帶著一種冰冷的凝重,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

“咱家方才派人粗略查探了一下,你之前發現的那條線,與今日禁苑之事,似乎並非全無干系。”

他刻意停頓了一下,觀察著李驍的反應。

“那個與你所言特徵相符的瘦小太監,昨日傍晚,失足跌入北苑一口廢井之中,發現時已然氣絕,更有守北苑角門的一個老軍隱約看見,前日夜裡,似乎有一個身形瘦小的太監,與一個穿著禁軍服飾,但看不清面目的魁梧漢子,在角門外短暫接觸過。”

李驍的瞳孔幾不可察地收縮了一下,但臉上依舊沒有任何表情,只是放在膝上的手,指節微微繃緊了一瞬。

李輔國抬起眼,目光銳利地看向李驍,彷彿要穿透他的皮肉,直窺其內心。

“李校尉,這東宮看似尊榮,實則步步驚心,暗箭難防,你如今踏進來了,有些事,躲是躲不掉的,這潭水下的暗流,比你在邊塞遇到的任何明刀明槍的敵人都要兇險,詭詐得多。”

李驍迎著他的目光,那目光深處彷彿有冰冷的漩渦在轉動。

他明白了李輔國話中的含義,也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冰冷而強大,充滿陰謀與殺機的漩渦,正在將自己緩緩拉入深處。

他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點了點頭,聲音低沉而清晰。

“末將,明白了。”

【PS作者發言:這些不會讓大家多花錢,今天寫了7千字,算是加更,作者Q群一直沒人加我就解散了,還望發新書的時候,各位能捧捧場,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暢所欲言,你們的發言,我都看得到】

【關於有些讀者的問題,我再次進行回答,涼州王夫人,和涼州王氏,這是一個前期的反派Boss,也是一個劇情的衝突點和後期的爽點,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涼州剛剛從外族手裡奪回來,對於外族血海深仇,更別提主角的母親是搶來的外族,等於混血天生一半對立,並且原本就沒把他當人看,只是想當一隻蟲子碾死,沒想到一而再再而三的,所以她動怒了,一定要把主角弄死】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