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1853:我真的不是刁民

第3章 護衛隊出發

清晨,天邊正泛起魚肚白。

舊金山的氣候較為穩定,常年氣溫波動的幅度較小,但受太平洋加利福尼亞寒流以及就近的山丘影響,三面環水的舊金山在這深秋的早晨依舊會令人瑟瑟發抖。

斯文·海因裡希蜷縮在狹窄的床鋪上,初來乍到令他睡得並不踏實,稍微有點動靜就會將他驚醒,以至於他的精神一直在緊繃狀態。

“咚咚咚!”

窗外傳來敲擊聲,一道試探的聲音響起“海因裡希,考慮好要加入了嗎?”

斯文·海因裡希猛地睜眼,坐起後凝視木窗,隨後快速放鬆警惕,聞聲道“裡安?”

“是的夥計,你還沒有起床嗎?”裡安的聲音隔著木窗響起“考慮的怎麼樣了?我們要提前出發,要不要一起去?”

斯文·海因裡希昨晚上的確考慮了裡安的提議,再加上霍爾頓·米克的威脅,無論如何他都得去,否則他無法在半個月弄到兩美金。

“稍等!”他應了一聲,掀開單薄的被子下床,穿上磨損嚴重的鞋子後開啟木窗,翻身跳出窗外。

“早上好,看來你真的有在認真考慮!”裡安笑著與他握手。

一夜難眠,斯文臉上難免帶著疲憊,這在裡安·斯圖亞特看來就是斯文上心的結果。

“早上好,我們出發吧。”

“不跟你的姑姑說一聲嗎?”

“昨晚上她已經知道了。”

裡安·斯圖亞特點頭,不再過問,笑著帶斯文前往了大衛的住處,等三人聚齊之後,他們會前往湯普森的莊園,與其他由短工組成的護衛隊一起前往舊金山南海灣。

斯文·海因裡希亦步亦趨的跟隨著裡安的腳步,聽著對方介紹這一趟旅程的注意事項,有時裡安會摻雜一些自己的見解,比如遇見危險在第一時間該如何應對。

這是裡安·斯圖亞特的生存方式,是個人的寶貴經驗,現在他正喋喋不休的講給自己聽。

斯文文靜內斂,來到美國之後寡言少語,但善於傾聽,那認真的模樣令裡安滿足,口若懸河,講述了許多斯文不曾聽到過的見聞。

說話間,兩人來到了大衛的家中,對方早已在門口等待,看到斯文的身影出現,他笑著與對方擁抱,表示很高興斯文能夠加入其中。

大衛全名叫做大衛·錢伯斯,愛爾蘭人,因英國以及糧食問題,食物短缺,致使錢伯斯一家只能前往美國尋求自由。

這一時期的美國自由不是後世理解的自由,它不是單一思想,而是一組特殊的權力、特權。自由的享有必然會帶來自由的缺失,簡單概括,那就是自由等於土地。

擁有大量土地的人,就是自由者,是特權階級。

大衛·錢伯斯的父親在前往美國的途中遇難,只有母親和妹妹順利從紐約登陸,成為家庭頂樑柱的大衛肩負起了家庭權威的使命,他沒有在北部久留,沒有讓母親和妹妹進入工廠或者成為富人家的奴僕,而是同樣野心勃勃的前往了加利福尼亞。

年輕人的願景是美好的,可現實總會給人迎頭一擊,他無法加入淘金隊伍,只能做些苦力,母親和妹妹也在斯文姑姑的照顧下學會了縫製鞋子的手藝。

雖然生活艱難,但最起碼可以填飽肚子,有些希望。

得益於姑姑的幫助,大衛·錢伯斯對於斯文·海因裡希很是關照,在長時間的瞭解中,他認為對方是一個合格的朋友,有不屈的精神。

昨夜斯文·海因裡希在入睡前思索了很多,他從來都不會相信會有人無緣無故對你好,所以他深入瞭解了裡安和大衛對自己的想法。

大衛·錢伯斯對自己的關照很簡單,那是因為對方的母親在無法獲得收益時得到了尼拉·海因裡希的關照,這個體格魁梧的男人有恩必還。

至於裡安,斯文已經對他做出了透徹的分析。

父母是德國中產階級激進派的領袖,家庭環境的影響令裡安·斯圖亞特註定是不安分的,他試圖在美國擁有一份作為。精明、靈光、能言善辯是他向外探究的名片,但單打獨鬥是無法成事的,他需要班底。

他看上了大衛·錢伯斯,這個壯碩魁梧的愛爾蘭人,體格是最原始的威懾手段。最重要的是,對方愛自己的家庭,對方有一個母親和妹妹,這在任何野心勃勃的人看來都是軟肋。

順著大衛·錢伯斯這條線,他又認識了斯文·海因裡希,他了解對方時候,發現這個文靜內斂的年輕人同樣有不俗的能力。

遭遇姑父壓榨的斯文·海因裡希從來沒有過氣餒,這個同樣來自德國的少年接受過義務教育,眼眸中同樣有著獨屬於自己的聰明才智,寡言少語同樣是加分項。

當然,對於裡安·斯圖亞特這個希望能有一番成就的人來說,最加分的是斯文是一個將家庭看得很重的人,即便遭遇姑父如此虐待,也從未因為姑姑逃離這個惡魔般的地獄。

附近的人誰不清楚霍爾頓·米克威脅斯文的手段?不賣力幹活,對方就會將自己的妻子賣進肉鋪,這也就是霍爾頓·米克無法得到外界人尊重的原因,由此更加襯托出了斯文·海因裡希的個人道德。

這是斯文·海因裡希的分析,他從各個角度印證了這一點,洞悉了外人對他示好的真正原因。至於那名契約奴少年的示好,斯文同樣有所猜測,或許是裡安和大衛對他的關照,讓對方認為自己在這個小團體中有話語權。

對方想透過自己擺脫契約奴的身份,獲得自由。

很快,三人繞過莫塞德內河,來到了湯普森農場門口。

斯文·海因裡希認真打量農場的位置,暗歎這個農場的優越條件。

棉花種植地的面積遼闊,毗鄰河岸,一直延伸出去幾公里。朝陽的光灑在白生生的棉花上,真就將棉花染成了白色黃金。

印第安人不懂得如何使用土地,通常在種植過幾年糧食後,他們便會遷徙,重新尋找一處土地肥力優渥的土地,根本不懂得如何改善土地的肥力。

所以英國殖民者認為印第安人沒有土地的所有權,認為自己才是美洲的主人,是上帝的旨意。而湯普森這名擁有西班牙和印第安血統的串子顯然擁抱了文明與知識,他很懂得如何令自己的農場擁有勃勃生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