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對抗演練名為‘舷側叢集進攻賽’!”
“即在水中立三座‘模擬敵船靶’,高兩丈、寬三丈,靶上畫十個‘敵兵靶位’!”
“由你們二人各領三艘戰船,每船配八名弓弩手、兩名投石手,模擬‘水師集中壓制’。”
“以一炷香之內命中靶位數量,與火力持續時間為評判標準,優勝者便擔任水路都部署!”
頓了頓,郭榮還不忘叮囑道:
“給你們兩天的時間準備,二十日凌晨開始比賽,比賽結束,大軍立刻開拔!”
“記住,要多在戰術上花些心思,只要有能提升戰鬥力的戰術,朕便可將其推廣,提升我大周所有水師的戰鬥能力……”
聽完郭榮的描述,趙匡胤率先領命:“謹遵陛下聖旨,臣定當竭盡全力!”
韓通也開口道:“臣也定當竭盡全力!”
只是他的聲音比趙匡胤弱了不少。
隨後,二人便被郭榮請走了。
剛走出郭榮的房間,趙匡胤便朝著韓通行了一禮,十分客氣地說道:
“希望韓將軍全力以赴,為我大周研究出更好的水師戰術,莫要手下留情,匡胤也會竭盡全力的……”
說罷,便再次拱了拱手,轉身大步離去。
看著趙匡胤離去的背影,韓通忍不住啐了一口:
入你孃的,乃公就看不慣你對誰都這副尊敬友善的模樣!
惺惺作態!
噁心……
也不知為何,他原本對趙匡胤並沒有這麼大的敵意。
但此刻,大概是梁王郭宗訓的那句“既為腰膽,本王定讓你成為殿前都點檢”讓他開始有了強烈的競爭意識。
故而對趙匡胤的敵意極速上升。
他並沒有馬上離去,在門口等了好一會,原以為梁王會出來給他指點一二。
可不曾想,等了好半天都不見梁王出來。
他只能悻悻然回去:
唉,我該咋研究新戰術贏過趙匡胤啊……
次日,趙匡胤已經開始在佈置新戰術了,可韓通依舊沒有任何頭緒,急得他抓耳撓腮,眼睛都瞪得更大了。
趙匡胤自然有耳目能知道韓通的情況。
之前他還擔心是又是梁王搞的鬼,畢竟原本還好好的,梁王一來寧州,韓通竟突然要和他搶水路都部署的位子,陛下甚至也改變了主意,還要搞什麼對抗演練。
但現在得知韓通毫無進展,他也徹底放下心來。
水路都部署的位子,誰也搶不走……
郭宗訓除了每日陪著老爹郭榮,也從未私下見過韓通。
他當然關心韓通的進展,也知道單憑韓通自己的能力,肯定贏不了趙匡胤。
但他不能著急!
上一世,出於興趣,他曾研究過五代水軍的致命痛點:
水師火力全靠士兵各自射擊,弓弩手、投石手節奏混亂,要麼一陣猛射後無箭可發,要麼火力分散難中靶!
而以現在這個時期的水軍戰術,特別是大周,基本以陸軍為主,根本談不上什麼戰術!
如果沒料錯的話,趙匡胤善衝鋒突擊,多半更習慣讓士兵盡全力快射……
終於!
在第二天下午,陪同老爹郭榮視察雙方進展後,他終於確定了趙匡胤的水師戰術:
果然是讓士兵盡全力快射,無非就是儘可能讓每個士兵提高命中率,然後透過訓練讓士兵們戰鬥氣勢更旺盛,再就是備用箭矢準備得更及時一些,轉換地更流暢。
雖然是提升不少戰鬥效果,但完全沒有任何協同意識!。
本質上還是沒有多大的改變。
於是,郭宗訓徹底放心了!
其實也難怪,畢竟時間太短了,而且現在大周的水軍整體戰術水平太低。
趙匡胤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了不起了!
但韓通卻慘了!
郭榮見他沒有任何進展,甚至一點提升都沒有,當場就狠狠訓了他一頓。
以至於在郭榮與郭宗訓走後,他都開始在內心抱怨:
梁王啊梁王,你這不是在坑我嗎?
讓我和他趙匡胤比賽,結果你又不幫我,還害得我被白白訓斥一頓,在那麼多將士面前丟臉……
然而,他的這些抱怨與情緒,在晚上曹彬派人將一張紙悄悄條送到他手上後,徹底煙消雲散了!
甚至像換了一個人,鬥志盎然,信心滿滿……
次日凌晨。
在全軍的參觀下,水師對抗演練正式開始了。
甚至引來了無數寧州百姓的圍觀,大河兩岸都圍滿了烏泱泱的人。
偌大的河面上,韓通與趙匡胤各自率領的戰船同時上場,分列兩端。
他們的前方,同樣的距離各有一個‘模擬敵船靶’,高兩丈、寬三丈,靶上畫十個‘敵兵靶位’。
二人率領士兵整齊地肅立在船頭,整裝待發,只待大周皇帝郭榮的號令旗揮動!
而此時的郭榮正與郭宗訓端坐在河邊搭起的高臺上。
郭榮扭頭湊向郭宗訓,輕聲埋怨道:
“臭小子,都是你出的好主意!”
“簡直是浪費時間!”
“你看韓通那樣,怎麼可能贏得了趙匡胤,更別指望他能研究出什麼新戰術……”
郭宗訓笑道:“爹爹,彆著急嘛?”
“本就是各憑本事的公平比賽,有新戰術自然是好,沒有也無妨嘛!”
“您看,最起碼已經讓那麼多百姓見到了我大周的水軍的氣勢,這就已經達到目的了,不是嗎?”
郭榮挑了挑眉,更加湊近郭宗訓,輕聲說道:“臭小子,原來你還有這層用意,老爹我都不得不佩服你了……”
說完,他當即恢復端坐狀態,大喊道:“演練開始!”
隨著號令旗揮動,戰鼓轟鳴!
河面上,無數箭矢、飛石瞬間如雨般射向“敵人”……
看臺上的人群中。
趙匡義轉頭看向趙普,不屑地笑道:
“看都不用看,兄長贏定了!”
“這水路都部署的位子,他韓通想都別想……”
然而話音未落,趙普卻突然沉聲說道:
“不好!”
“明公要輸……”
………………………………
說明:
1、關於後周的水師戰力、戰術水平:
結合《資治通鑑》、《舊五代史》等資料,五代十國時期,後周水軍在周世宗柴榮的推動下才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蛻變。
其戰術水平和戰力雖然在短時間內達到了與南方政權抗衡的水準。
但與後世相比,比如宋朝、明朝等,卻差了非常多!
畢竟“南船北馬”的傳統軍事格局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徹底改變的。
尤其是戰術水平,還是較為落後的!
不過要特別說明一下,此時雖然沒有大炮之類的武器,但已有“火箭”、“弩炮”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