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天啟鎮有天啟城一座,村一地,據點兩處,村是海軍村,據點是採集木材和鐵礦兩地。而天啟城作為天啟之地,主公府邸和官府之所處,城郭之內可容納一萬人,現在整個領地加上軍隊和官員總共有六千多人”。楊忠停頓了一下接著道。
“領地的田地三千多畝,這段時間官方鼓勵開荒,可成果不堪,這主要是三千畝的優良田地到現在也就堪堪不讓其荒廢,這還是有新來的一千多人的原因。這三千多畝田地裡有:水稻田、蔬菜地、水果園、桑樹園、蓖麻地、棉花地等等。
其他的就是領地治安良好,無偷盜之事,只有鄉鄰之間的些許爭吵。
天啟城外有采石場和製陶場等場地,這些場地也需要很多的人口。在兩個據點工作的人口需求也很大。
最後就是海軍村有一千多人,正在建造漁船和一些小船,建造其他大一點的艦船木料還在處理中”。
楊忠彙報完,站起來對著臺上的楊松行了一禮,然後再對著同僚行了一禮,坐了下去,代表他已經講完了。
“嗯,很好,聽楊縣令彙報後大家對領地的結構有了個瞭解,總結就是發展良好,但是缺人,而這又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解決的,其他人再彙報一下各自的工作情況吧”。楊松肯定了楊忠的工作,然後總結示意繼續。
“下官錢良,主管財政,為財政稅計,屬主公直屬,負責管理稅收、發放俸祿。因為城外田地皆歸領地,也就是主公所有,還沒有開始收稅”。
“一樣的要去收稅,不管是誰的土地都一樣平等對待”。楊松打斷道。
“以後不管何人,都要一視同仁,該收稅的收稅,該收監的收監,該判刑的就判刑”。楊松對著眾人警告道。
“遵命,主公!”。眾人起身領命道。
“接著說”。楊松示意眾人坐下對著錢良道。
待同僚都坐下後,錢良接著道:“領地現在是實行配給制,所以沒有商業,也就沒有稅收,只有各倉庫裡統一管理的各種物資,這些都是主公所有”。
錢良彙報完,同樣站起來對著臺上的楊松行了一禮,然後再對著同僚行了一禮,坐了下去,代表他已經講完了。
“下官包傑,主管審判,為法院通判,同為主公直屬,負責對民事、刑事的審判,但現在天啟城還沒有一宗案件,因此,主公讓下官編擬法典,這是這段時間的成果”。說著把面前的一本書冊呈遞給楊松。
“很好,等下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現在先繼續彙報”。楊松接過書冊也不看,放在一邊道。
“下官楊禮,主管宣傳,為宣傳從事,同為主公直屬,負責對領地百姓進行法典、政令等事進行宣示、傳播、解釋含義,尊主公令創辦了邸報”。
“下官魏冬,為天啟鎮民政從事,歸屬楊鎮長,負責管理民政、戶籍和人口統計等,現天啟鎮共有民六千三百一十八人,分為天啟城四千三百一十八人,海軍村一千人。”
“下官……”
“下官……”
……
等所有人都彙報完畢後,楊松就把剛才包傑呈遞的書冊翻開道:“現在大家都對領地有了一個詳細的瞭解,對同僚也都認識了,現在來商討一下法典的內容,無法不成綱啊!”
“第一條:偷竊,大家說說該怎麼量刑”。
“屬下認為偷竊應該判杖邢,以示懲處”。包傑首先說道,“杖邢的數量應首犯十,再犯二十,三犯收監或者斬手以示法典寬容和威嚴”。
“屬下認為應該嚴判,偷竊著應斬手並刺面以示眾,可警示百姓不得為竊”。
“屬下認為應該不用如此嚴懲,應以教化勸導為主,懲罰為輔,以示其德”。
“屬下……”
對於法律,各個官吏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在討論中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每一條法律都經過了深刻的探討,好不熱鬧。
慢慢的經過了辯論、爭執、商討後,法典的條文豐富嚴謹起來,在經過新增修改後,領地的第一部法典就正式完成!
這部法典為民法、刑法以及小部分體制方面的綜合法典,命名為《天啟暫行法典》。
《天啟暫行法典》規定了審判的原則:懲處與教化並重。如:
偷竊罪,首次偷竊杖邢十,並讓犯人背誦偷竊罪的所有法典條文,再犯杖二十並收監一年,三犯斬左手以示法典威嚴。
“《天啟暫行法典》暫時已經完成,包傑你以後就按此法典審判,如遇到有未涉及的內容,記錄下來,到時再行討論修訂”。楊松對包傑道。
其實一個國家的法律是很繁雜的,包括方方面面,稅收的法律、商業的法律、行政、制度、審判、監督等和最重要的憲法,這些都要制定。
但是現在的領地太小、人口太少,行業和體制都還沒有完善,因此還沒有涉及到很多,這些就只有等以後慢慢的完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