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結束後各家反王分了糧食,自然各自回到各自的地盤。同時約定如果朝廷征伐,各家反王自當共同進退。
此次出征,張大狗也算是見識了十數萬軍隊作戰是什麼樣子,三麻子將作戰的經過一一記錄下來,一本完整的軍事筆記留給李棟檢視。
而張大狗則騎在戰馬上,跟身邊的精銳談論此次作戰中的對與錯,有高階指揮官在作戰中應該如何指揮部隊,也有基層隊伍是應該如何作戰的。
坐在糧車上的三麻子歪著耳朵,一一細心記錄下來,也許這些東西對自己將來的軍事生涯有很寶貴的意義。
這種作戰總結討論是李棟很久前便提出的,魚鱗衛往日裡出戰的時候並不是很多,個人暢所欲言,指出了很多問題。
尤其重要的一點,便是二郎山一定要建立一支屬於自己的精騎,不然便是要擴建魚鱗衛,成建制的騎兵隊伍在作戰時候,顯現出的戰鬥力不是一般的步兵能夠比擬的。
其他的便是幾個魚鱗衛,埋怨兄弟們包紮水平太過於一般,商量著是不是讓吳夫子手底下的女醫官早一些畢業,屆時大家受傷了,頭疼鬧熱了,也有人心疼。
當然最讓人稱道的,還是此次的收穫,得到銀錢一萬兩,糧食千石,與成本相比,收入真的太豐碩了。
張大狗說的歡,見三麻子低頭不語,候二臭小子也提著筆小心記錄著,走驅馬趕了過去。
“你們二人怎麼跟娘們一般,坐了糧車。”
三麻子也不搭理張大狗,跟候二說道,“回山寨,我便跟老大說,咱們咱建屬於咱們精銳的夜不收,以前收編的夜不收人少暫且不說,而且比起官軍的夜不收差很多。”
聽隊主保舉自己做這夜不收的首領,候二心裡高興的很,雖然自己不是專業的夜不收,但是不代表自己不會學。
正月十五,天氣很是晴朗,路邊的雪化了不少,低矮的房簷上,留下一串串細長的冰掛。
天氣寒冷,也做不得事情,加上張大狗率軍出征,將最精銳計程車卒抽調走,李棟也就給其他人放了假。元宵節對於漢族來說,是一個很喜慶的節日。
剛剛過了年,大門上的春聯還沒有被風掛掉,家裡的年貨還沒用乾淨,大家都說是明主掌管著這神木所,大家才過上了好日子。
可不是明主轉世嗎?如果不是明主,往年家家有人餓死的冬天,今年沒有人餓死不說,今年竟然拿得出錢財來,準備年貨,更點起蠟燭,放起煙花。
小孩子悄悄的數著從隊裡的便宜坊買來的鞭炮,小心翼翼的拿了一顆,其餘的放進口袋,將火藥拆分出來,尋了一支用過的火箭,把箭頭折了,在其中把火藥填滿了,拿支香,點燃便見火箭嗖嗖的飛向天空,小傢伙一個個鼓掌,讚歎小夥伴真的聰明。
事多的老人,以前見了孩子們如此的玩耍,少的不教訓兩句。不過如今想到千戶大人說了,晚上要一起看煙花的事情,又不知道該如何教訓。家家都有餘錢,讓孩子玩耍一下,難道不行嗎?
林子大總管去高家堡買來了些豬,讓各家隊主去領,這一次是福利,大家都是免費的。眾人一個個喜笑顏開,自從跟著千戶大人,這年過的也就踏實起來了。
羅嬸帶著寨子裡的小媳婦,蒸刺蝟,雪氏自然不懂那麼多道道的,只能跟著幫些小忙,拿著剪刀給刺蝟做刺,拿兩個黑豆做眼睛。
陳曦妤倒是心靈手巧,小手靈活,一會的功夫,十幾個圓滾滾的元宵,便安靜的躺在面板上了。
難得啊,這多少年了,家家戶戶也能吃上湯圓了。
聽娘說了,林子大總管手下的管事,買了很多餡,也不知道真假,很多臭小子趴在窗戶底下,一個勁的往裡面看。
如今李棟將手下的百姓分為十二個大隊,各個大隊也開始學會自己養活自己了,不過有張不凡老爺子謀劃,雖然糧食沒有下來,但是家家都能喝上小米粥,吃上大白菜,也算是不錯的日子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