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八十一案(全4冊)

第五十五章《西遊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記》(

這一日,萬里之外的長安城,天色晦暗不明,墨雲翻卷,整個皇城似乎變成了幽冥鬼域,李世民在南海池中划船宴飲,絲竹彈唱,醺醺然有些醉了。然而就在這時,一顆流星突然劃過陰暗的天空,雲開霧散,太白星出現在天際,異常耀眼。

李世民一愣:“今日是什麼日子?”

“六月初四,陛下。”一旁的楊妃道。

“六月初四!”李世民一驚,看向左右,忽然覺得身邊的內宦和后妃們服飾怎的有些怪異?他登基十五年來,大唐服飾日漸華美,可這些人的服飾卻仍舊粗糲簡約,似乎是大唐開國時的格調?

就在這時,突然間玄武門外傳來喊殺之聲,刀槍撞擊,馬蹄翻騰,戰馬的嘶鳴和受傷者的慘叫如在耳畔。李世民霍然而起,向玄武門方向望去,一道身穿皇子服飾的人影從臨湖殿踉踉蹌蹌地奔來,背上竟然插著一支箭鏃!

“父皇,救我——”那皇子淒厲大喊。

突然從臨湖殿外的樹叢中追出一人,那人全身甲冑,一手提著一個人頭,一手持著一把長弓。眼看皇子將要奔到南海池邊,那將軍張嘴咬住人頭的髮髻,彎弓射箭,那皇子正奔跑間,利箭穿喉而過。那將軍緩緩走過來,攥著皇子的髮髻,讓他仰臉看著李世民,冰冷地一笑,一刀將人頭斬下。

“是誰在作亂?你又是誰?”李世民恐懼至極。

那將軍提著兩個人頭走到池畔,單膝跪下,將人頭高舉:“陛下,您的兩個兒子作亂,我家殿下舉兵誅之。殿下仁孝,怕您受到驚擾,故此命臣前來護衛!”

“我的兩個兒子?”這天地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李世民彷彿在水中望月,漣漪叢生,誰的面目都模糊不清,“這是朕的哪兩個兒子?你家殿下又是朕的哪個兒子?”

“三王門外殺,唐室見輪迴。”那將軍森然一笑,將人頭擲向船上,“陛下就讓您看個清楚!”

李世民驚恐大叫,呼的一聲坐了起來,只覺滿頭滿身冷汗涔涔,窗外彎月如鉤,映照窗欞。竟然是一場噩夢。

“陛下,您怎麼啦?”旁邊一雙白膩的胳膊纏了過來,侍寢的楊妃也驚坐起身,摟住了他。

“今天是什麼日子?”李世民渾身顫抖著。

楊妃看了看窗外的夜色:“已經過了子時,是六月初四了。”

“六月初四,嘿!”李世民閉上了雙眼。十五年前,六月初四日,玄武門前那一攤攤血色映入了他的雙眼。當上皇帝已經十五年了,每年他都想忘掉這個日子,可每一次,這個日子都會死死糾纏著他,入他魂,入他夢,鑿穿骨髓,撕裂肝肺。

這時他才明白,自己竟然重現了父皇李淵昔日的恐懼。十五年前的六月初四,正當李淵在南海池泛舟之時,自己玄武門兵變,親手射死了建成,尉遲敬德追殺元吉,於武德殿外將其射殺,並斬下頭顱送給了李淵。或許,父親當年的恐懼就如同今日的自己吧?三個兒子在門外殘殺,一個面目猙獰的將軍將兩顆首級送到自己面前。

“宣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甘露殿覲見。”李世民朝門外吩咐了一聲,然後起身。

“陛下,這才三更天啊!”楊妃急忙起身,拿出汗巾給他擦拭身上的汗水,伺候他穿衣。

李世民沒說什麼,沐浴更衣之後,在內宦的伺候下,起身前往甘露殿。這裡是皇帝的寢宮,也是他日常接見親近臣子的地方。

王玄策名義上是右衛率府長史,實質上卻是大唐直屬皇帝的秘密組織——不良人的賊帥。不良人這一組織乃是武德年間設立,當時國內和邊境烽煙處處,太上皇李淵設定不良人,從全國招募有惡跡者充任耳目,必要時做些偵緝逮捕之事,成員非但有漢人,還招募有不少突厥人、吐蕃人,粟特人、吐谷渾人、羌人,以及西域各族胡人。

等到魏徵擔任秘書監,參與朝政之後,認為這一組織是個有悖於清明政治的怪胎,要求李世民將之歸納到了秘書監轄下。

貞觀三年,大唐對東突厥發起滅國之戰,為了加大對外情報的刺探,魏徵看中了融州黃水縣的縣令王玄策。此人生在洛陽,自幼和胡人聚居,能講各種胡語,為人多謀善斷,尤其擅長大國權謀。於是魏徵便將王玄策調入長安,擔任不良人的賊帥。

但王玄策此人能力超群,貞觀三年,為了配合大唐攻滅東突厥,尾隨玄奘出關,出使西突厥,試圖說服西突厥的統葉護可汗不要插手,結果居然一手挑起了西突厥的內亂,導致統葉護可汗被殺,西突厥的兩大部族分裂,直到如今西突厥還陷在兩大部族的仇殺紛爭之中,直接從一個舉世無匹的大國,墮落成了一盤散沙。(詳見《西遊八十一案:西域列王紀》)

王玄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但魏徵卻為之悚惕,下令剝離了不良人的逮捕權力,只留下偵緝刺探的職能,並明文規定,不良人賊帥的品級不能超過五品,以各種方式將這一秘密組織納入朝廷系統的管轄。

王玄策出身儒家,深知儒家之人對這種怪胎的警惕,他倒也無所謂,直接在從五品的右衛率府長史位置上幹了十二年。如今大唐國勢煊赫,威服天下,除了西域邊境略有摩擦,平日裡倒也沒什麼大事,王玄策的不良人一個個處於閒散狀態,蒐集些情報,幫長安縣和萬年縣的衙門抓些小賊,破些小案之類。但今日三更時分一聽皇帝召見,王玄策當即就亢奮了,一骨碌爬起來,趕往甘露殿。

不良人是秘密開衙,設在皇城西北角的將作監內,距離宮城並不遠,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甘露殿。王玄策為人輕佻豁達,但皇帝這個時辰召見,他也頗有些忐忑不安,收斂起氣息,畢恭畢敬。

“朕剛才做了一個夢。”李世民將方才的噩夢講述了一番。王玄策聽得遍體冷汗,大唐誰都知道,玄武門兵變是李世民不可觸碰的傷口,皇帝突然親口講述,福禍難料。

“陛下的意思是……”王玄策不敢擅自揣摩。

“朕我那三個兒子到底是誰?”李世民有些憔悴,“是不是有人想效仿朕,發動一場玄武門之變!”

“陛下!”王玄策冷汗淋漓,惶恐地道,“臣不敢監控皇子。”

李世民冷冷盯著他:“別以為你做的事朕不知道!何止是皇子,滿朝文武大臣你哪個沒有派人盯著?以朕看,除了魏徵你不敢,其他臣子早飯吃了幾碗粥你都一清二楚吧?”

王玄策尷尬不已,卻不敢回答。

“太子和魏王,如今又生出什麼事端沒有?”李世民也不理他,徑直問。

王玄策猶豫半晌不敢回答,原因很簡單,這些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奪嫡之爭,一直是大唐朝廷最重大的政治話題。

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武德二年出生後,被李淵命名為承乾,這一名字富有深意,似乎預示著李淵對李世民的某種許諾。李世民也興奮無比,對承乾寵愛有加。貞觀元年剛即位,就將承乾冊立為太子。

當年八歲的承乾讓李世民喜歡不已,“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李世民要將他培養成完美無瑕的一代明君,先後委派大儒陸德明、孔穎達教導他儒學,又任命教導過前隋太子楊勇、隱太子建成的名臣李綱為太子太師。

十二歲的時候,李世民就讓承乾聽訟,決斷訴訟之事。承乾身體不好,一次生病時,李世民不但請道士為他祈福,在他病癒後,更是召度三千人出家,修建兩座寺觀為兒子祈福。從承乾十六歲開始,李世民外出巡行,就由太子監國,軍國大事任其決斷。

可以說,為了完美地打造這個兒子,李世民幾乎傾盡了感情和手段。三年前,更是為太子在東宮設定崇文館,經籍圖書,課試舉送,一概往太子的宮中送。可諷刺的是,也不知道是師從李綱這個教過兩任廢太子的衰人的緣故,還是命中註定,貞觀十三年,太子患了足疾,治好之後走路微跛。這在極端注重儀表威態的朝廷,讓太子備受打擊。

更要命的是,李世民的完美繼承人思想,在另一個人身上更加完美地實現了。那就是魏王李泰。

魏王李泰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次子,剛出生就分享了承乾作為嫡長子的殊榮。因為李泰更討李淵喜歡,還不到一歲,就被封為正一品的衛王,讓他繼承早夭的衛王李玄霸的爵位。一門雙王,這對李世民來說也是莫大的殊榮。

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後,對李泰更是恩寵有加,在其九歲時,就封其為揚州大都督和越州大都督,總督十六州軍事,封地更是多達二十二州。同時受封的皇子李恪,封地才八個州。十四歲那年,李泰被授予雍州牧之職,成了長安京畿的最高長官。

等到皇子們年長後,照例要遷到封地居住,但李世民捨不得李泰,不但留在了長安,還想讓他搬進武德殿居住。武德殿在宮城內,就和東宮隔著一堵牆。這裡面的象徵意味太明顯,魏徵忍無可忍,極力勸諫,才算阻止。

若說李世民巡遊時讓太子監國是恩寵,那他巡遊時每次都帶著李泰,究竟算什麼,李承乾自己也說不清,心中總有一種父親帶著老二旅遊,自己被遺棄在家做功課的滋味。

最讓承乾難受的,還是李泰自己爭氣,“聰敏絕倫,雅好文學,工草隸,集書萬卷”,著有文集二十卷,在朝野間擁有極大的聲望。

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簡直到了一日不見就百爪撓心的地步。李世民養了只白鶻,只要見不到李泰,就派白鶻去給他送信,一日之內白鶻幾次往返。更有一次,李世民去延康坊看望兒子,一高興,赦免了京畿及長安死罪以下的囚犯,還免去了整個延康坊一年的賦稅。還有一次,有人向李世民上書,說魏徵、房玄齡等人對李泰不夠尊重,李世民居然雷霆震怒,把魏、房等人召進宮中嚴厲質問。房玄齡等人被嚇得不敢說話,魏徵急了,梗著脖子跟皇帝掐了起來,李世民從來就沒在魏徵跟前佔過上風,只好承認錯誤。當時朝廷中已經有人猜測,皇帝是否有了改立太子之心?

在跛足之前,承乾還勉強能對李泰保持心理平衡,可跛足之後,他就再也遏制不住內心的嫉妒和不安。

這個二十歲的年輕人想發洩內心積壓的憤怒,打算加蓋個房子,于志寧便上書給皇帝,批評他喜慕奢華;他心中煩悶,跟太監飲酒,于志寧又告發他,說他學秦二世。孔穎達和少詹事張玄素更是眼睛不眨地盯著他,只要稍微有不對的地方,不是當面痛加指責,就是報告皇帝,要求皇帝嚴厲懲戒。

因為皇帝說過,要將太子培養成一代明君。於是孔穎達等人給承乾定下的標準是:聖人。

後來連太子的乳母也看不慣這種苛求,便對孔穎達說:“太子成長,何宜屢致面折?”孔穎達對曰:“蒙國厚恩,死無所恨。”最後結果是“諫諍逾切”。

一開始,承乾玩起了兩面性,臨朝交談,三句話不離忠孝之道,退朝之後就荒唐嬉戲;孔穎達等人還沒張口進諫,他先危坐斂容,引咎自責。孔穎達等老師們很是欣慰,覺得太子在自己的責罵勸諫下,終於懂事了。

可今年發生的一件事,讓承乾徹底絕望了。

兩年前,李泰開始召集文臣編撰一部大型地理書籍《括地誌》,今年完稿之後獻給皇帝。這部劃時代的輝煌大作共有五百五十卷,記載了全國各州、各縣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蹟、神話傳說和重大事件等。博採經傳,徵引廣博。

李世民如獲至寶,視為貞觀年間的文化盛典,對李泰大肆賞賜,接連半年,每個月都要賞賜大量的財物,數量和規格遠遠超過了太子。最後連朝臣也看不慣了,這實在是已經逾越朝廷禮制。褚遂良上書勸諫,認為魏王的規格不應超過太子。李世民虛懷若谷,表示認同,卻並未削減李泰的花銷,而是提升了太子的花銷。

承乾備受打擊,迷茫無措,連裝蒜也懶得裝了。他聽說屠宰牛違法,特意在宮中築鼎,私下盜取耕牛宰殺來吃。又讓上百名奴婢梳起胡人的髮飾,剪掉綵綢做衣服,敲鑼打鼓玩鬧,日夜不休。還在宮中蓋起突厥人的帳篷,分建部落,和漢王李元昌分別統領部落開戰。

李世民十分不解這兒子為何變成如此模樣,他覺得是老師沒教好,於是派出十幾位老臣去東宮教導太子,這些人幾乎囊括了貞觀年間的名臣,如杜正倫、房玄齡、魏徵、馬周等。可就在這時,李世民捱了當頭一棒,不良人密報,說太子私養一名太常寺的樂人少年,日夜廝混,並給他取名叫稱心。

李世民勃然大怒,下令斬殺稱心。承乾傷心不已,在宮中為男寵立牌位,日夜祭奠,並且豎冢立碑,追贈官職。李世民氣得發瘋,幾乎要廢掉他太子之位。

承乾認為是李泰告密,派人刺殺李泰,所幸沒有成功。李世民下令緝捕,兇手卻逃之夭夭。雖然沒有證據,可朝臣們都知道,這就是承乾乾的。

而魏王李泰,也漸漸滋生了奪嫡之心。雙方各自結交朋黨,互相攻訐,弄得朝廷里人人自危。這種渾水漩渦,王玄策怎麼敢輕易沾染?

“好啦好啦,”李世民不耐煩,“不要學房玄齡了,朕說個重話就戰戰兢兢的。你王玄策膽大包天,誰人不知?貞觀三年,你帶著一百多人,就敢在西突厥的王庭挑起內亂,連統葉護都死於非命。朕讓你保護玄奘法師,你卻險些害他丟掉性命!哪一件事你不是擅做主張?”

“這個……太子和魏王這邊暫時倒也沒什麼事發生。”王玄策謹慎措辭,“就是太子最近和太子詹事于志寧之間頗有衝突。前幾日太子又私自招募了幾個突厥人在東宮嬉戲,被於詹事知道了,上表斥責他。太子頗為怨恚,大罵于志寧。”

“逆子!”李世民勃然大怒,“太子詹事是他的老師,辱罵老師簡直是……簡直是……”李世民想了半天,這髒話也沒有罵出口,“你給朕盯著太子!但凡他有出格之事,務必報朕。”

王玄策領旨。

李世民又叮囑:“查到的那些陰私之事,就不必透過秘書監了,朕丟不起這人!”縱然英明神武如李世民,想起自己這些親生兒子也忍不住深感疲倦,“三王門外殺,這個門必定是玄武門了,還有一王到底是誰,給朕查清楚!”

“是!”王玄策一個字也不敢多說,起身應諾。

王玄策返回衙門,不敢怠慢,連夜召集手下的不良人和巡夜的武候,親自帶隊,將任務一一交代下去。這一夜王玄策奔波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命人盯住太子和魏王那些心腹手下的宅邸,收買他們宅中的僕役,刺探訊息。所幸他身份特殊,不用遵守宵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