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錄
西突厥可汗記
泥孰率領大軍回到西突厥,為迅速安定,立阿史那?咥力為可汗,是為肆葉護可汗。隨即泥孰與莫賀咄全面開戰,雙方在大草原上鏖戰不休。
公元630年,莫賀咄兵敗,逃往阿爾泰山,最終被泥孰所殺。
之後泥孰威望大增,肆葉護可汗急於建立威信,北征鐵勒,卻被薛延陀打敗。肆葉護為人多疑狠毒,濫殺功臣,最終對泥孰舉起屠刀,泥孰逃往焉耆。
公元632年,肆葉護的殘暴引起弩失畢部的一致反叛,肆葉護無力抵抗,逃往康居,不久死亡。弩失畢部迎立泥孰為大可汗,是為咄陸可汗。泥孰立為可汗後,派使者前往長安,表示願意內附大唐,李世民冊封泥孰為“呑阿婁拔利邲咄陸可汗”,他是第一個唐朝冊封的西突厥可汗,大唐的勢力開始進入西域。
公元634年,泥孰病逝。
高昌二王記
麴智盛在西遊路上目睹阿術之死,最終領悟了自己今生的職責,隨後回到高昌,被麴文泰封為世子。麴智盛開始治理國家,經營高昌。
麴智盛此生從未忘記龍霜月支,做了世子之後,幾乎找遍了整個西域,也沒有她的訊息。公元630年,伊吾國王石萬年主動歸附大唐,李世民大喜,成立伊吾郡。這讓麴文泰無比恐慌,在麴智盛的提議下,父子倆訪問長安,受到李世民的盛大歡迎。第二年,麴文泰返國,而麴智盛留在大唐,一路尋找著他此生的信仰,龍霜月支。
麴文泰在長安被日漸興盛的大唐所震驚,他意識到,大唐最終一定會謀取西域,於是與大唐貌合神離。公元638年,麴文泰和龍突騎支又起矛盾,他出兵攻打焉耆,攻陷五座城池。他甚至與西突厥聯手攻打伊吾郡,企圖封鎖磧口,隔絕中原與西域。李世民震怒,下詔命令他入朝覲見,遭到麴文泰拒絕,只派了官員向皇帝致歉。李世民退一步,命他將東突厥潰滅時流落到高昌的漢人送回。麴文泰拒絕,言道:“鷹飛於天,雉伏於蒿,貓遊於堂,鼠噍於穴;各得其所,豈不能自生邪?”
麴智盛聽說之後,急忙趕回高昌,但此時時局已經不可挽回。李世民吞併西域的雄心日益明朗,麴文泰保持獨立的願望日益強烈。
最終,李世民派侯君集率領大軍征討高昌。麴文泰誓死不降,要捍衛高昌的獨立。然而,莫賀延磧最終沒能阻攔大唐的腳步。公元640年秋,侯君集大軍越過沙漠,抵達高昌國境。麴文泰心力交瘁,憂懼而死。
麴文泰臨死前,麴智盛告訴他:“父王,我回到高昌,就是不想讓您承受亡國的屈辱。”
麴智盛即位高昌王,是為麴氏高昌第九代、第十王。辦完麴文泰的喪事後,麴智盛出城向侯君集投降,高昌滅亡。
來到長安後,李世民冊封麴智盛為左武衛將軍、金城郡公,麴智盛辭謝,願意隱居江南,做一個普通的百姓。李世民於是在廣陵為其建府,麴智盛從此常住江南。他相信,龍霜月支必定會念著兩人曾經的夢想,來江南看他。
很多年後,某一日,麴智盛在大運河邊漫步,無意間朝河上一望,流水扁舟,一個白衣女子正盈盈站在舟上。麴智盛頓時淚如泉湧,捂著臉放聲痛哭。
焉耆王記
龍突騎支自從失去龍霜月支的輔助後,除保持與大唐的友誼,國政日益潰亂,他為人暴躁,屢屢與麴文泰衝突,喪師失地。
公元640年,高昌滅亡後,龍突騎支起初興奮,後在西突厥的挑唆下,意識到了大唐這個龐然大物的可怕。他將次女嫁給西突厥將軍阿史那?屈利,以換取西突厥的支援。焉耆國策徹底更改,倒向西突厥。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龍突騎支的弟弟龍慄婆準投降大唐,李世民命郭孝恪突襲焉耆。郭孝恪在龍慄婆準的帶領下,穿過焉耆王城四周的水域,第二日上午便攻佔了王城,俘虜龍突騎支。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後,龍突騎支被雕成石像,與麴智盛的石像一起豎立在唐太宗的昭陵旁。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龍突騎支的弟弟龍先那準去世,唐高宗放回龍突騎支,讓他重新當上焉耆王。
波斯列王記
公元590年,時任波斯皇帝的霍爾莫茲德四世做了一樁極其愚蠢之事。波斯一代名將巴赫拉姆?楚賓正在前線與拜占庭對峙,偶有小敗,霍爾莫茲德四世便派使者到軍營傳旨解除兵權,同時還賜給他一身婦人衣衫和紡紗杆,譏笑他只配做女人的活計。
楚賓勃然大怒,戰場反叛,攻打泰西封。
內外交困中,霍爾莫茲德四世的兒子庫斯魯二世趁機弒君奪位,將父親雙眼挖掉,囚禁於監牢,隨即殘酷地處死。庫斯魯二世即位後,抵擋不住楚賓的大軍,逃出泰西封,投奔拜占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