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都護府現在的控制區,每年獲得兩千萬兩白銀的財政收入,那是輕輕鬆鬆。
後續製造業發展起來,年財政收入還會持續增加。
未來五年內,財政收入突破三千萬兩,完全不是問題。”
李牧當即畫起了大餅。
天下太平,那是不可能的。
大虞朝根子早就壞掉了,靠著最後一波忠臣強行推動改革,才給帝國續命了一波。
沒能一鼓作氣,解決內憂外患,實現王朝中興,那就唯有繼續向下滑落。
迭加小冰河時代天災人禍,簡直就是地獄副本。
國內的天災不斷,那麼移民行動,就不會停下來。
都護府在南洋地區攻略,已經嚴重影響了歐洲殖民帝國的利益,就算李牧願意停手,也要看人家是否肯配合。
現在承諾的再好,敵軍一旦打了過來,都護府還是得應戰。
戰火一旦點燃,那就花錢如流水。
都護府的對外貿易,倒是影響不大,架不住兩廣的關稅要膝蓋斬。
這麼多不利因素,全部趕在一起爆發,李牧都害怕說出來把下屬們給嚇著了。
至於財政赤字的問題,其實到了全面戰爭時期,這玩意兒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糧草管夠,武器彈藥充足,戰爭就能持續打下去。
沒錢大不了負債打。
從採礦冶煉,到武器生產一條龍,全部都是國營生產。
朝廷沒錢的時候,只要保障大家有飯吃,生產就能繼續。
商船連水手一起徵用,官員們的俸祿可以欠著,士兵的軍餉可以折算土地。
現在財政赤字嚴重,那是運輸的商船,都護府衙門要給錢。
採購的各項戰略物資,也要以金銀結算。
一應人員的工資,更是不能少。
“侯爺,英明!”
聽到李牧說,要停止對外擴張,一眾文官當即回應道。
同所有傳統文人一樣,在對外擴張的問題上,大家都非常謹慎。
開疆擴土的事情,偶爾來一次即可。
長期性對外擴張,那就超越了大家的心理承受極限。
安南都護府的軍費支出,常年在財政收入之上,妥妥的窮兵黷武。
如此高比例的軍費開銷,如果不是兩廣財政支撐著,早就破產了無數次。
……
京師,文淵閣。
安南都護府在年底盤賬,大虞高層也在進行盤賬。
既要對過去一年的收支情況,進行蓋棺定論,還要做出來年的政府開銷預算。
這種決定帝國未來命運的大活,肯定不能讓百官一起參與討論,不然吵到明年這個時候,預算都做不出來。
除了內閣和六部尚書外,其他人都被排除在外。
“今年的稅款,怎麼下降了這麼多?”
姜書翰皺著眉頭詢問道。
北方各省受洪澇影響,財政收入大幅度下降,他可以接受。
問題是未受災的南方各省,財政收入也出現了下降。
從完成稅制改革到現在,這還是第二年出現財政收入下降,南方各省更是第一次收入下降。
“首輔,財政收入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天災人禍導致的。
順天府的情況,我們就不說了,大家都親自感受過。
河南、陝西兩省,不光遭遇洪災,還趕上了兵災,朝廷免除了兩地的稅款。
其他北方省份,也或多或少遇到了災情,朝廷免除了一半的賦稅。
這些訊息,大家都是知道的,想來沒什麼疑問。
南方各省的稅收減少,情況就有些複雜了。
按照各地巡撫衙門的說法:
北方遭遇天災,影響了商品流通,導致商業稅收銳減。
因為南洋地區爆發戰爭緣故,影響了進出口貿易,進而導致關稅減少。
田賦、鹽稅和各類雜稅收入減少,受安南都護府移民政策的影響,南方勞動力大幅度減少。”
戶部尚書呂凌風略顯無奈的回答。
這些解釋,也就糊弄一下傻子。
北方遭遇天災,物價急劇飆漲,南方各省商界都是受益者。
流通的物資是減少了,但架不住價格增加好幾倍,大家的利潤大幅度提升。
商業稅收本該增加的,居然變成了減少。
南洋戰爭影響關稅,同樣是扯淡。
李牧出兵南洋,打擊的物件是土著,戰爭基本上都在陸地上爆發。
根本沒爆發過大規模海戰,更沒有影響航線的暢通。
從商船數量上,就可以判斷,海外貿易依舊活躍。
田賦、鹽稅和各類雜稅收入的減少,理由更是離譜到了家。
安南都護府的移民重心,一直都放在北方,南方地區連移民點都很少有。
受鄉土情節影響,除非是破產淪為流民,不然百姓根本不會選擇移民海外。
真要統計人口,南方各省最近幾年,人口絕對是持續增長的。
此前的戰爭導致南方士紳數量減少,在一定程度上,也減緩了社會矛盾。
人均土地資源增加,百姓的日子好過了,很自然的開啟了繁衍模式。
因為白蓮教叛亂,導致的人口減少,正在迅速恢復中。
“混賬!”
“如此離譜的理由,你們戶部就沒有核查麼?”
鎮東侯忍不住一拍桌子質問道。
稅收減少,可不是什麼好訊號。
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勳貴系改革取得的政治成果,要不了多久就會毀於一旦。
景李二人當初能夠出將入相,最大的依仗,就是改革取得了亮眼政績。
作為政治資源繼承者,他們天然要維護這份成果。
“侯爺息怒,戶部已經派人去核查了。
只不過南方各省的局勢複雜,一時半會兒怕是難以取得成果。”
呂凌風硬著頭皮解釋道。
此刻他的處境,非常尷尬。
作為戶部尚書,他理應站在朝廷的立場,督促地方按照規定完成稅款收繳。
可偏偏稅收減少最多的區域,恰好是清流黨的大本營。
一旦深究下去,板子大機率要打在自己人身上。
當黨派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發生衝突時,他這個站在中間的倒黴蛋,也被推到了風暴旋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