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真定趙家已經算是證明了他們對大漢的忠誠——被誣陷為叛逆了都沒有謀反作亂,當然應該成為真正的衛戍部隊。這些禁中武職軼祿不高,但這些才是好職位……而且這些職位才是能讓劉備得到更大助力的。
可世上的事總是不可能遂意的,所有人都沒能如願。
……
袁術運氣還不錯,他剛被派到涼州,朝廷大軍就戰敗了。
準確的說,是他剛到涼州,司空張溫就已經打了一場大敗仗,不敢再出擊——袁術的部隊不用去玩命了,這真的是運氣好,要不然他可能回不來。
去年八月,剛入駐美陽時,張溫便想召回領兵在涼州遊蕩的董卓,集合所有精銳打一波大的。
但董卓一直到十月都沒回來。
結果這三個月裡張溫一直守在美陽,被叛軍打得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到了十月底,董卓總算是慢悠慢悠的來了。
由於董卓來得太遲,張溫怪罪董卓,但董卓有些出言不遜:“張司空領軍十萬,難道缺董仲潁這幾千人便打不得仗了嗎?”
這是實話,董卓麾下不過四千人而已,張溫是真召集了十萬大軍的。
由於董卓言語有些冒犯,參軍孫堅建議張溫以誤期的軍法斬了董卓,也好立威。
張溫之所以一直被叛軍按著揍,不是因為軍力跟不上,而是因為手下沒有部隊願意拼死。部隊雖多,卻全是各郡豪族拼湊出來的,張溫雖是司空,但威望確實不足。
當然,孫堅會建議張溫幹掉董卓,主要還是因為孫堅看上了董卓的部曲——董卓不知道和誰勾搭上了,搞了不少騎兵回來,再加上董卓原本就有不少精兵甲士,看起來戰鬥力挺強的。
但另一位參軍陶謙勸張溫不要因言語冒犯而大動干戈,董卓畢竟是袁隗的人,反倒是可以藉此罪名促使董卓為前鋒,從而讓董卓實心任事。
張溫考慮了很久,採納了陶謙的意見,讓董卓和鮑鴻擔任前鋒——鮑鴻是皇甫嵩門下,當然會被張溫用來當炮灰。
十一月,天上出現彗星,彗星長尾光芒落到北宮伯玉叛軍軍營上空,驢馬全都嘶鳴不安。
叛軍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準備退兵。
董卓得知情況後大喜,與鮑鴻一同出擊,大破叛軍,斬首數千級。
叛軍敗回涼州金城郡榆中縣,張溫覺得這是一舉平定叛軍的好機會,派蕩寇將軍周慎率三萬人追擊。
董卓認為金城沒那麼好打,向張溫提出領兵接應周慎,以防糧道斷絕。
但張溫不許,將部隊分作六路,全面進攻涼州諸郡。
而董卓則被強令率兩萬郡兵討伐先零羌。
結果六路大軍全部大敗而回……邊章與韓遂確實繞路截了朝廷大軍糧道,周慎放棄所有輜重倉皇逃跑,三萬大軍幾乎盡喪。
董卓率軍駐於安定,也被羌人包圍,軍糧斷絕,形勢危急。
不過董卓還是有水平的,讓士兵在渭水中假裝攔水修堤,對外宣稱是捕魚,實際上讓軍隊快速從堤下透過,等叛軍發現後,已經追之不及。
雖然同樣是撤離,同樣沒有取勝,但董卓卻全員班師,基本沒有蒙受損失。
到中平三年三月,張溫派出的六路大軍,其中五路人馬都大敗而回,唯獨董卓的軍隊全須全尾的回了右扶風。
而且董卓和鮑鴻是僅有的取勝戰例,朝廷因此封董卓為斄鄉侯,封邑一千戶。
袁術到達右扶風時,是中平三年四月——剛好錯過這一戰。
此時涼州叛軍已經完全退出了三輔,已經沒有敵人急切威脅長安或先帝陵寢了,張溫也沒有膽子再主動出擊,涼州暫時陷入了對峙局面。
其實這不叫對峙,而是張溫無力出兵,朝廷大軍缺糧且士氣低落,軍中逃兵無數,只能固守待援。
涼州戰場也沒有任何人能算是順利。
……
中平三年五月,劉備收到了朝廷調令。
由於涼州戰敗,朝廷調騎都尉劉備作為援軍赴右扶風參戰。
幽州防務將再次由老熟人宗員主持,宗員此時依然是護烏桓中郎將,他也是黃巾平定後唯一沒有被解除職務的平叛將領。
趙霖也是隨朝廷公使一同返回幽州赴任的,並且給劉備帶了劉虞的信。
劉虞在信裡告知劉備,這次調令是天子的意思,這段時間涼州應該不會有戰事的,調劉備去支援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監視張溫——天子懷疑張溫和涼州叛軍有勾結,或是有養寇自重之意。
也就是說,這不是為了讓劉備去送死,而是正常履行騎都尉應有的職責。
同時,鄒靖也將作為監軍使去右扶風。
可問題是……
此時左沅已經懷孕七個月了。
而且,如果劉備此時離開幽州,幽州多半又得亂!
幽州的邊軍此時仍未完成增補,因為以募邊軍為由徵收的田畝稅根本就沒有發往幽州……
劉備給部下發軍餉都是自己掏錢發的,朝廷的信用在幽州已經不高了,沒多少人願意戍邊,連願意到幽州來當官的人都沒幾個。
宗員重回幽州就是為了募兵補充邊軍的。
涼州……當然不能去!
或者說,不能現在去,得拖幾個月。
涼州這段時間根本就不會有戰事,一直到秋收之前都不會有,去了也只是白跑一趟。
朝廷大軍缺糧,無法主動出擊;叛軍年初剛撤回金城,也不可能在夏季又進攻三輔,至少要到八九月份才會再起戰事。
等到那時,孩子也已經出生了,幽州邊防也能得以補充,家裡沒了掛礙才好安心任事。
但若是暫時不去,那就得找個由頭。
比如離職,或者是道路阻隔實在去不了之類的。
劉備心裡很煩躁,他倒是不在乎官職,可這是軍事調令,如果臨戰離職,那就屬於畏戰不前……
這名頭一旦頂上了,那可就再也別想說什麼忠於大漢了。
忠於大漢不等於忠於天子,有時候不聽天子的安排才叫忠於大漢,可這事劉備分得清,大多數人卻未必分得清啊……
至於道路阻隔……若要從幽州去右扶風,那得從河內、河東等地經過。
“夫君不用顧慮沅,沅保證不再出門了……天天守著沅,沅確實心中寬慰,但這不是夫君該做之事,夫君當去建功封侯。”
左沅知道劉備在想什麼,主動勸劉備奉令行事。
“我若離去,不僅會誤了孩子出生之時,還會誤了幽州的安定……你不用操心此事,夫君我自有辦法。”
劉備真就哪兒都不想去,建功封侯算個屁,親眼見到孩子出生更重要。
出了門,劉備轉頭就叫了張郃私下密謀:“派人去一趟白波谷,給郭大賢送個信,他也該有點動作了。”
郭大賢在白波谷猥瑣發育了一年半了,要是還不搞點動作出來,那他這太平道統繼承者可就該換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