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丘力居是能明白的,無非就是另一種巫神,對部族其實是沒有太大損害的,只是會有更多人親善張舉罷了,但部族仍然完全服從自己的號令。無論信不信彌天,部族終究都得靠頭人來決斷貴賤,想做貴人,那就只能跟著頭人打仗,效忠於頭人的武士(突騎)才不會被視為奴隸。
有了彌天之後,奴隸與貴人之間的仇怨反倒是少了些,未必是壞事。
大漢有反賊,鮮卑在內鬥,烏桓各部同樣也是年年相爭,為了保障自己的頭人地位,眼下也必須和張純保持合作。
丘力居是知道的,若不是自己一向謹慎,張舉和張純說不定會幹掉自己,扶持自己兒子樓班……
但前不久張舉搞的五斗米人傳人就有點麻煩了,為了發財躺賺,部族中有很多人把糧食送給了張舉,而且這事還不好阻止。
——部族中確實有人因此賺了不少錢糧,如果阻止部族的人發財,那再忠誠的奴僕也會造反的……
這倒也沒什麼,一人五斗米罷了,算不得太多,沒糧去搶就是。
無終那邊被大漢徵召的兵士搶了漁陽烏桓的糧,因此被鄒靖和鮮于輔殺了不少人,這事丘力居知道,確實是自己這邊的人不佔理……
但鮮于輔那裡皆是漁陽烏桓,奪的是漁陽烏桓的糧,這本是烏桓人之間的事兒,是遼西部和漁陽部之間的內部鬥爭,與鄒靖這漢民有何關係?烏桓之事不讓烏桓頭人決斷,漢家軍將直接殺人,那就是沒把自己這個頭人放在眼裡!張純說大漢蒼天已衰,必將被彌天替代……可這些大漢官員仍然如此強硬,想來這大漢未必就真如張純所說那麼衰敗。
不過,這事還是得讓鄒靖和鮮于輔付出些代價,否則若旁人見我烏桓可欺,便會欺凌更甚!丘力居草草點了六千騎,攻破無終,得知鄒靖和鮮于輔已撤到薊縣,便帶兵來到昌平,想讓鄒靖給個說法——殺了三百烏桓部眾,起碼得賠個幾萬斛糧食辦喪事吧!
可沒想到的是……
剛到昌平,還沒開始和鄒靖談判呢,昌平一帶就成了大型尋親會場——自家部隊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家屬已經在薊縣了,且個個都在招呼自家父兄子弟去薊縣當大漢貴族,說是有福澤子孫的好生意!
丘力居仔細詢問了一番,得知劉備以天子符節為憑,出了個‘傳使人獻軍資,兩人皆可封爵,且下級之功慧及上級’的政策。
丘力居心裡明白,這應該是劉備針對張舉的五斗米之術搞出來的。
可兩個漢官鬥法,為何受影響的都是自己的部族?丘力居也想攔,但真攔不住……
大漢的貴族過的什麼日子?烏桓的貴族過的又是什麼鳥日子?
別的不說,便是丘力居自己,過得也遠不如大漢的小貴族啊……
就說劉備手下那個負責養馬計程車仁,區區百石小吏而已,手下只管著幾十個養馬人,這要是在烏桓部族,連百夫長都算不上。
但這士仁如今也已是綾羅滿身,來右北平購置種馬的時候,光送禮就送了數百匹絹!
而且那不是劉備給他的公款,是士仁為了立功,私人拿出來的財貨!丘力居自己都拿不出那麼多絹……
誰不想成為大漢貴族啊,丘力居也想啊,若是大漢也能給自己封個王……哪怕只是為了安撫贈個虛銜,也足慰平生了。
可眼下這情況,別說逼得大漢安撫封王了,怕是部族大多都得跑去當漢人了啊!烏桓學漢人耕種不是一天兩天了,北疆苦寒,收成不多,但即便如此,只要眼沒瞎耳沒聾,就能知道耕種土地的好處。
漢民種地一頃(一百畝,漢頃約合4.6萬平方米)便能養活數十人,可一頃草場連一落(五人)牧民都養不活。
自家部族被大漢稱為‘遼西烏桓’,但部族在盧龍塞北佔據的地盤,其實遠遠超過了遼西郡的面積。
至少是遼西郡的兩倍。
可是,兩個郡那麼大的土地,只能養活一萬落,而且部族中年年都會因爭奪草場而死傷數百人。
而大漢各郡,僅一個縣的土地就能養活萬戶。
若是漢人願意接納胡民,若是到了漢地不會被視為胡奴,若是能成為漢家貴族,若是漢官不歧視,不胡亂加稅……
那誰樂意天天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打仗?眼見部下騎兵紛紛跑去做業務,丘力居覺得很悲哀,他知道此事必須阻止,否則就不是什麼五斗米的損失了,這是舉族背離之禍!那張舉狡詐,索要五斗米,是為了驅使部族劫掠漢民得糧。
而那劉備陰險,故意只要牛羊馬,豈不是驅人劫掠烏桓?!還有那王門,此人更可恨!竟教族人什麼‘走卒之道’……實就是誘騙烏桓奴民背主求榮!
可丘力居也知道,眼下必須做的不是和這些人翻臉,而是想辦法謀求合作……
否則這人傳人之道多傳些時日,部族怕是都會為獲利而離心,到時候自己的頭人地位可就真保不住了!是與張舉合作,還是與劉備合作?
可那張舉和劉備,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啊……
……
薊縣。
“劉督軍往日之恩,王某不敢忘懷,督軍曾授王某走卒之道,王某便也將此走卒之道授於了這些烏桓人……眼下看來成效不錯。”
王門在劉備面前表現得極為恭敬……這大概是因為關羽也在劉備身後。
不過,這次關羽沒有朝他瞪眼了。
劉備確實對王門是有恩的,之前王門能成為胡騎督,就是劉備向鄒靖舉薦的。
去年被郭勳擼掉了職務,現在官復原職也是劉備任命的。
劉備不僅是他的直接上級,還是他的舉主,而且是他的金主,必須得恭敬些。
這幾年王門一直在塞外,和遼西烏桓以及鮮卑人都打了不少交道,他以前本就是幫張純和袁家做馬匹生意的,原本就有些路子。
若論招撫乃至控制遼西烏桓,王門目前還辦不到,因為他和丘力居關係不到位,他的路子都是烏桓中下層的小部落。
但若是與烏桓的小部落談生意搞傳銷……那王門還真就是專業對口。
畢竟他跟那些部落買賣牲畜交易鹽鐵已經十來年了,這幾年做胡騎督也拉攏了不少烏桓人。
“你我乃舊識,就不說客套話了。我這次是為了斷張純張舉的根,使烏桓親漢之人落戶幽州,既能補幽州之民,也能保北疆安寧。”
劉備很直接的說著:“王騎督居功至偉,無論朝廷是否酬此功,至少備可以先以田地犒賞。廣陽北的地只是給你門下的,你自己想要哪裡的地,可以自己選。”
“督軍有賞,王某自然要領受……不過此事不用急於一時,不如待大功告成後一併論賞。”
王門也不客氣,他大體上還是瞭解劉備的,知道劉備向來直接,也知道朝廷可能不會酬功,該得的好處那就拿著。
“好,那些烏桓人我先安置於廣陽,王騎督若要再建大功,不如替我去和丘力居談談。”
劉備點頭,準備帶王門去做更大的業務。
“丘力居眼下怕是恨我入骨……”
王門撓頭,有點虛,但也沒慫:“督軍要和他談什麼?”
“當然是談歸附大漢之事。丘力居現在再怎麼恨你,也不敢對你動手,反倒是我不能出現在他面前。”
劉備搖頭自嘲道:“無論是張舉張純還是丘力居,現在若想解困,唯一的方式是立刻殺了我。”
這倒也是,王門點了點頭:“如今丘力居恐怕是坐立難安,倒確實是談歸附之事的好時候。但若要令他真心歸附,還需顯露大漢兵威才是,胡人畏威而不懷德,只依附強者。”
“沒錯,所以我兩天後就要直接進攻昌平,我負責打仗,你負責談判。告訴丘力居,若與我合作,我便可以和他一同用此道對付鮮卑以及其他烏桓部族,問問他想不想成為烏桓各部共主。”
劉備也朝王門點了點頭,問道:“但萬一我戰敗了,你可能會死……怕不怕?”
“怕。”
王門很老實的點頭,但又搖頭笑道:“但這一仗怎麼可能敗呢?丘力居眼下兵無戰心,兩天後他恐怕連軍糧都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