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AI,我教崇禎做昏君

第11章 縣城糧價要上天

陳子履手持香蒿和臭蒿,細細分說兩者的分別。

那些差異極其細微,一般人很難察覺。亦或察覺了,卻誤認為是土壤、氣候、採摘時令等不同造成的。

李時珍是第一個區分香蒿、臭蒿的醫家。

不過,或許瘧疾本就容易反覆,或許蘄州很少有人染瘧疾……

李時珍一時不察,誤將香蒿定名為青蒿,又將臭蒿定名為黃花蒿,反而誤導了後人。

這正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沈汝珍細細傾聽,越聽越凝重,越聽越後怕。

事實俱在眼前,無可辯駁——兩種蒿草確實有所不同,否則沈青黛也不可能挑揀出來。

而一旦用錯藥,那病人將必死無疑。

或許,《本草綱目》是真的錯了。

他長身而起,向陳子履鄭重一拜:“謝陳公子賜教,老朽感激不盡……”

就在這時,廂房內病人忽然發出呻吟:“熱,好熱……”

沈汝珍一咬牙,吩咐沈青黛改用臭蒿絞汁,重新調配藥方。

陳子履也將案子暫且放在一邊,打來冰涼的井水,將毛巾浸透,再給病人冷敷額頭及全身。

這是為了給病人降溫,以免病人燒成傻子。

然而那病人在半睡半醒中,卻死死抓住他的手腕,力氣大得驚人。

陳子履從沒幹過伺候人的活,本就笨手笨腳。

堂堂縣太爺,卻被一個昏迷之人抓住,掰手指掰了好久才脫身,更是大為尷尬。

一時間,三個人都忙做一團,沒法細說案情。

到了午後,陳子履眼見時間不早,便與沈汝珍約定,第二天再來拜訪。

走出院門的時候,他向相送的沈青黛拱手一鞠:“沈姑娘,方才陳某一時情急,才冒昧得罪,真是抱歉。”

“切莫著急致歉。青蒿之爭,我和爺爺還要驗證。若是真如你所說,小女子甘願賠禮請罪。可……”

說到這裡,沈青黛一咬朱唇,換上了惡狠狠的神色。

“林耀大哥死得冤枉,林舒妹妹更是……你不能包庇高家那個畜生。”

說完重重關上大門,只留門外一聲苦笑。

-----------------

陳子履想著,孫二弟一大早便去大樟裡採辦,這會兒也該回來了,於是快步趕往常平倉。

他離開登龍橋,走回熙熙攘攘的大街,路過一家米店的時候,駐足了一會兒。

因為他聽到百姓紛紛抱怨,一夜之間,米價又漲了一文。

幾個操著外鄉口音,一看就是軍戶的人,更是連連搖頭,大嘆日子沒法過了。

“8文一斤!”

陳子履頓時心生警惕。

要知道,城北的龍頭山有銀鉛礦脈,僮人盜採猖獗,使得貴縣銀價略賤一些。

在北方,大約1400-1700枚銅錢,方可兌一兩銀子。可在貴縣本地,1300枚左右就夠。

每石大米150明斤,折算下來,約合每石白銀9錢。

若在廣東或江南,每石大米9錢銀,並不算太貴。

可貴縣因有鬱江滋養灌溉,大米向來便宜,每石9錢已經很高了。

那些外來軍戶缺少土地,必須買糧過活,負擔尤其沉重。

貴縣境內有一衛七所,軍戶非常多。那些人若吃不上飯,不用等洪災爆發,恐怕就會鬧事。

陳子履早就注意到糧價上漲,前兩天,已下令暫緩糴買大米。

隨著墟集歇家陸續運糧入城,米價應該緩慢下跌,而不是上漲。

這裡面肯定有鬼。

陳子履將疑點記下,繼續往前趕路,不一會兒來到常平倉地界。

只見倉外大街擁擠得厲害,幾十個農夫推著獨輪車,正在路邊張望。

看他們臉上的神色,似乎有些著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