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天早上,尹祥平在清理豬仔筐時,發現了一隻明顯不對勁的小豬仔。
它比同窩的兄弟姐妹小了一圈,毛色也顯得暗淡無光,精神萎靡。
“建安,你快來看這個。”尹祥平指著那隻小豬,聲音裡滿是擔憂。
這兩天幫小豬吃奈的時候王建安就發現這頭小豬仔吃奈勁頭偏弱。
他想起書上說的,這種弱仔最容易貧血,得補鐵。
王建安跑到畜牧站找霍守義告知了情況,今天霍守義有事要出遠門,就直接把補鐵針給了王建安,並告訴了他使用方法。
回到家王建安招呼妻子幫忙按住小豬。
小傢伙似乎預感到什麼,四蹄亂蹬,發出尖細的叫聲。
王建安手指在小豬脖子後頭捻起一點皮,露出一個三角區,然後迅速把針頭斜著紮了進去。
緩緩推動針管,深褐色的藥液一點點注入皮下。
“這兩天多盯著點它。”王建安叮囑著妻子。
時間一天天過去,到了第四五天,母豬排惡露的情況基本停止了,身體在穩步恢復。
張玉清按照兒子的要求開始調整母豬的食譜,在原本的麩皮玉米稀粥裡,逐漸加入少量煮得稀爛的黃豆和切碎的嫩青菜葉子。
這兩樣東西營養豐富,尤其是蛋白質和維生素,對促進母豬下奈極有好處。
為了進一步催奈,張玉清還特意跑了趟施鎮,買回一大包王不留行和通草。
把這兩樣東西包進一塊乾淨紗布裡,丟進鍋裡和豆子青菜一起熬煮。
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這土方子真有效,兩隻母豬吃了加了藥包的“催奈湯”後,奈水似乎真的更豐沛了些。
小豬崽們吃奈時拱得更起勁了。
到了第七天頭上,那二十七隻小豬崽已然大變樣。
剛出生時粉嫩透亮的面板,如今有些地方開始長出細密柔軟的白色絨毛。
精力也旺盛了許多,前幾天都是吃了就在培育框裡躺著。
現在它們會在筐裡笨爬來爬去,用鼻子拱著同伴。
那隻打了補鐵針的弱小豬仔,雖然還是比它的兄弟們瘦小一圈,但精神頭好了許多,這讓王建安鬆了口氣。
母豬的狀態也穩定下來,胃口大開,食槽裡的稀粥爛菜葉子,每次都被舔得精光。
王建平每天都用溫水浸溼的破布,給它們擦洗後臀和尾巴根,保持清潔。
現在喂奈時,兩隻母豬似乎也習慣了這群吵鬧的小傢伙。
大多時候只是溫順地側躺著,任由它們在肚皮上拱來拱去,偶爾才懶洋洋地甩甩尾巴,驅趕一下那些拱得它不舒服的小傢伙。
王家院子裡,王太平對正在晾衣服的張玉清說道:“這關算是熬過來一大半了,比伺候人坐月子還累。”
張玉清抖開一件溼衣服,搭在竹竿上:“誰說不是喃,不過這些小豬兒確實長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