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勒緊褲腰帶,也不能欠人錢。
到了鎮上,分戶手續辦理得異常順利。
派出所的同志主要核對了他們帶來的村委會證明檔案,詢問了父子倆對分家協議的內容是否清楚並無異議。
前後不到半小時,就告知王建安,新的戶口簿過幾天就能來領取了。
分戶手續很快就辦理完畢,主要詢問了兩人對協議所述是否存在疑義,檢查了村上的證明檔案。
隨後便通知王建安隔幾天就可以來取戶口簿了。
從派出所走出來,王建安腳步輕快地在前面帶路。
王太平跟在後面,看著兒子熟門熟路地拐了幾個彎,竟徑直走到了剛才路過的那家農村信用社門口,
此時信用社已經開門營業了,雖然人不多,但櫃檯前也零星排著兩三個人。
“建安兒?”王太平疑惑地停下腳步,拉住兒子,“來信用社幹啥子?我們沒得錢的嘛。”
王建安笑了笑:“不是來存錢,是來“借錢”。修大棚和豬圈花錢多,這次賣豬的錢不夠。”
父子倆正說著,信用社裡一個穿著整潔藍灰色工作服,約莫三十出頭的男工作人員注意到了他們,主動走了過來。
他操著一口與本地鄉音截然不同的標準普通話:“同志,您好。請問是來辦理什麼業務的?”
王建安被這突如其來的標準普通話問得愣了一下,隨即也下意識地切換成了帶著明顯川味但還算清晰的普通話回應:“你好,我們想來諮詢一下個人貸款的事情。”
“哦,貸款諮詢。請跟我來這邊坐。”工作人員引導父子倆到旁邊靠牆放置的一張木桌旁坐下。
他拿出紙筆,自我介紹道:“我姓趙,趙德柱。是這裡的信貸員。請問您二位怎麼稱呼?貸款主要是想用於什麼方面呢?”
“王建安,這是我爸王太平。”王建安向趙德柱介紹道,“我想貸點錢,主要是想搭建一個蔬菜種植用的大棚。”
“搭建蔬菜大棚?”趙德柱眼睛一亮,臉上露出職業化的微笑。
“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推廣‘菜籃子工程’,鼓勵發展副食品生產。像您這樣搞大棚蔬菜種植的,屬於重點支援物件。
如果符合條件,可以申請專項貼息貸款,利息非常優惠,只要年息百分之五。您大概需要貸多少資金呢?”
王建安心裡快速盤算了一下,回答道:“可能需要五、六千塊錢吧。”
“個人貸款的最高額度,目前我們信用社規定是五千元。不過。”
他話鋒一轉,“今年我們為了配合‘菜籃子工程’,新出臺了一個政策,如果能提供與蔬菜收購方簽訂的銷售合同作為抵押,貸款額度可以大大提高。您那邊有簽好的銷售合同嗎?”
王建安苦笑了一下:“趙同志,我們棚子都還沒搭起來呢,菜影子都沒有,哪來的銷售合同哦。五千塊也差不多,我計劃先搭個半畝左右的大棚試試。”
“哦,這樣啊。”趙德柱表示理解,隨即又提出另一個方案,“那您看,村裡能給您提供擔保嗎?如果有村集體出具的正式擔保函,額度也可以上浮,最高能到一萬元。”
村上擔保?王建安腦海裡立刻浮現出霍德勝支書在公社時那斬釘截鐵支援他的樣子。
他盤算著,回去找霍支書商量,應該問題不大。
不過具體貸多少,還得回去仔細核算成本。
“村上擔保應該可以爭取。不過我得回去問問。趙同志,我想再問下,辦理這個貸款具體都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趙德柱拿起筆,在紙上邊寫邊念:“您的身份證明,承包土地的合同證明。
詳細的貸款申請書,裡面要寫清楚貸款的具體用途、金額、還款計劃。
如果申請‘菜籃子工程’的貼息補助,還得在申請書裡特別說明大棚的規劃規模,預計的蔬菜產量和銷售收益……
這些材料,您今天都帶來了嗎?”
“沒呢,我就是來問一下。”王建安不好意思道,“我今天才分戶,地還沒分到呢。”
趙德柱表示理解地點點頭:“沒關係,等您土地承包手續辦妥了,材料準備齊全了,隨時可以過來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