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你屋頭這次還多少?”有人問張春城。
張春城拍拍手裡的布袋,聲音裡透著得意:“肯定是全部還撒,5000塊。”
“可以哦,萬元戶就是大氣!”
“嘿嘿,差不多,差不多。”張春城嘴咧得老大。
王建安和王太平、王建平也到了,他們家的貸款錢早就賺回來了。
去年擴建那八畝大棚的時候王建安又貸了2萬,加上最開始修豬圈和大棚貸的1萬塊,這次還款的本金達到了3萬。
快趕上其他人的還款總和了。
不過今年王建安家還要修新房子。
王建安也打算把那8畝的灌溉系統搞上。
另外棚鮮生去年沒有分成,王建安和尹彬的意思是去年的收益用來今年擴大規模,今年過年再開始分紅。
所以還完之後也也剩不了多少錢。
張澤安清點了一下人數,手一揮:“人都齊了哈?走!還錢去!”
幾十號人,浩浩蕩蕩地朝著鄉上走去。
隊伍拉得很長,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引得路邊其他村的人紛紛側目。
“喲,李家溝的這是搞啥子?開會啊?”
“開啥子會哦,聽說去信用社還貸款!”
“還貸款?這麼多人?他們貸了好多哦?”
“嘖嘖,你看他們那樣子,哪像是去還債的,分明是去顯擺的嘛!”
隊伍裡有人聽見了,大聲回一句:“我們就是去顯擺咋個嘛?有本事你也貸嘛!”
引起一陣鬨笑。
到了鄉信用社,裡面只有零星幾個人。
信用社裡面的工作人員如臨大敵,主任都出來了。
“張社長,你們這是……”主任看著這陣仗,有點懵。
張澤安哈哈一笑:“主任,不要慌,我們是來還貸款的!”
主任這才鬆了口氣,臉上也堆起笑:“好事啊!歡迎歡迎!快請進,我們開兩個視窗專門給你們辦理!”
社員們自動排好隊,一個個上前。
櫃檯上的會計和出納忙得不可開交。
一沓沓鈔票遞進去,換來一張張結清憑證。
還錢的場面熱火朝天,帶著一種揚眉吐氣的痛快。
外面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眼神裡全是羨慕。
信用社主任臉上的笑就沒停過,這批貸款順利回收,可是筆不小的業績。
王建安家還得快,很快就辦完了。
他找到張澤安和信用社主任,走到一邊。
“主任,我們這貸款還清了,信譽還可以哈?”王建安笑著問。
“可以!太可以了!”主任連連點頭,“你們李家溝合作社現在是咱們信用社的優質客戶!”
“那正好,我們還想再貸點。”王建安直接說。
“還要貸?做啥子用?”主任謹慎地問道。
據他了解現在李家溝的養豬和大棚事業已經步入正軌,應該沒其他需要用到錢的地方了。
張澤安接過話頭:“主要是兩方面,一是養豬場那邊,規模還要擴大,想再引進一批良種豬崽,還要建幾個新圈舍。二
是飼料,現在我們換了全價飼料,那東西可是貴得很。
還有就是大棚那邊也想再擴個幾畝。”
王建安補充道:“劉鎮長上次來視察,也鼓勵我們擴大規模,形成示範效應,這事鎮上支援的。”
他特意點了一下劉副鎮長。
主任也知道縣裡給李家溝批了一筆專項貸款,不過該問的還是得問清楚:“大概需要多少?”
王建安和張澤安對視一眼,報了個數:“初步打算,再貸這個數。”
他伸出三根手指頭。
“三萬?”主任試探著問。
“三十萬。”王建安平靜地說。
現在有幾個月的空窗期,大棚提供不了收益,反而需要花錢。
而且飼料又是一月一結算,就按現有的存欄豬計算上半年需要的飼料錢差不多就是十二、三萬。
主任倒吸一口涼氣:“三十萬?這……這額度有點大啊……”
他雖然知道李家溝賺了錢,但沒想到他們胃口這麼大。
“主任,你放心,我們有抵押。”王建安早就想好了,“我們合作社那幾十畝大棚,養豬場的地皮房舍,還有裡面幾百頭豬,都可以做抵押。
再說了,劉鎮長那邊肯定也打招呼了,貼息貸款應該有名額給我們吧?”
正說著,信用社的電話響了。
主任過去接起來,嗯嗯啊啊了幾句,態度很是恭敬。
放下電話,他臉上的表情就輕鬆了,笑著走回來:“哎呀,剛說劉鎮長,鎮上電話就來了,就是關心你們貸款的事。
說了,要大力支援你們李家溝的發展,額度可以適當放寬,利息也給最優惠的農業扶持利率!”
有了鎮上的尚方寶劍,信用社這邊手續辦得很快。
雖然三十萬最終批下來需要點時間走流程,但初步意向達成了,先批了五萬讓他們啟動養豬場擴建和購買飼料原料。
這次不再是私人貸款,而是用的合作社的名義貸款。
張澤安和王建安代表合作社,在新的貸款合同上籤了字,按了手印。
看著合同上的數字,張澤安手有點抖,但更多的是激動。
辦好手續出來,外面的社員大部分都辦完了還貸,聽說又要貸三十萬的大數目,先是嚇了一跳,接著就興奮起來。
之前開會時王建安已經給大家都算了賬,貸二十五萬就差不多,不過能有點多的做應急資金肯定是更好的。
不過村裡的人都不太相信能貸到這麼多錢,這可是他們一輩子都不敢想象的財富。
王建安對大家說道:“我就說能貸到這麼多吧,回去就可以開始擴建養豬場了。”
大家都信服地點頭,現在王建安在李家溝的威信,那是說一不二。
回去的路上,隊伍更加浩浩蕩蕩,氣氛更加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