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竟是鄭板橋的印章!這樣的話,與寶光大小可謂是完美契合了!”
鄭板橋本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以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並精通篆刻而名揚天大,位列揚州八怪之一。
很多人以為鄭板橋是他的名字,其實不然,他的名字是出自《尚書·洪範》篇中“燮友克柔”,板橋是他的號。
關於鄭板橋的軼事典故很多,單單鄭板橋審案之類的估計就有近百種。
除了他的才華橫溢兩袖清風外,很多都與他的脾氣以及智慧有關。
而錢老這枚青田燈光凍印章背面的詩文就跟他的“怪”脾氣有關係。
就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板橋潤格》。
鄭板橋不是古代第一個賣畫的,但卻是有記載以來第一位名人賣畫堅持明碼標價的。
古代書畫名家很多是職業畫家,也都以賣畫為生,比如宋代許道寧,明代“浙派繪畫”開山鼻祖戴進,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清初著名畫家惲壽平等都賣過畫。
八怪中的金農,黃慎,李鱓,羅聘等也有過賣畫為生的經歷。
在古代,字畫名家賣畫收點潤筆費很正常,畢竟作畫是很耗費體力與時間。
只是說到怎麼收錢卻是很有講頭。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讓買家自己看著給。
直接張口朝買家要錢顯得有辱斯文,過多沾染銅臭之氣也會被其他文人嘲諷。
但讓買家看著給,賣畫的畫家往往會吃虧。
很多時候被一頓馬屁拍的下不來臺直接白送對方一幅。
對方拎幾盒糕點土特產之類的登門一頓恭維,往往也能換一幅好畫回去。
鄭板橋則是不然,這種虧我老鄭怎麼能吃?
為了不與那些白拿畫不給錢或者來求畫送點不值錢小禮物的人廢話,直接將一張鄭氏字畫價目表掛了出來。
這張價目表就叫做《板橋潤格》:“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條幅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
下面還詳細解釋了為什麼要這麼做,“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
“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
“禮物既屬糾纏,賒欠純屬賴賬,年老體倦不能陪諸君作無益之語也。”
大白話就是你們這些求畫的,送些禮物食物者真的很沒意思。把錢給我,我自己什麼買不來?
你給銀子我才是真正的高興開心,我一開心狀態就好,不管是字畫還是書法,出來的作品質量才有絕對的保證。
你送我禮物我以後還得跟你糾纏,說不得還得回送。
不回送,你可能會說我不懂禮尚往來人品差。
那些賒賬賴賬的更是無恥,欠著欠著人就沒影了,我年老體衰哪有功夫陪你說廢話?
所以想要畫?
給錢!
最後提筆寫下了印章上的這首名詩:“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
《板橋潤格》沈愈年少時看到此處真是拍案叫絕,果然不愧是八怪之首,簡單,直接,大氣!
“只是這印章之價格我怎麼跟錢老說呢?算了,還是直接說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