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123章 勸你不要累這心

裴玉琴輕輕攏了攏垂落在臉頰邊的髮絲,竟出人意料地挽起沈愈的胳膊,略帶撒嬌地說道:“沈愈,你好人做到底,再辛苦一下,佚名畫肯定有辦法鑑定的,對不對?”

沈愈不動聲色地輕輕抽出胳膊,神色平靜地說道:“這也並非絕對。這其中的關鍵主要取決於鑑定者的眼力、名氣與地位。”

沈愈不動聲色的抽出胳膊,“這也不一定,鑑定佚名畫主要看鑑定者的眼力,名氣與地位。”

裴玉琴觀察了一下沈愈的細微表情,“眼力我能理解,但鑑定者的名氣與地位又是什麼意思?”

沈愈笑了,“舉個栗子,《瀟湘圖》、《龍宿郊民圖》、《夏山圖》、《寫生蛺蝶圖》,這些如雷貫耳的名畫其實也沒有作者的款印以及署名。

“在明代以前,其實都是歸類到佚名畫中去的。

“等到了明代,大名鼎鼎的董其昌直接把《瀟湘圖》、《龍宿郊民圖》、《夏山圖》等佚名畫都確定為董源真跡。

“你說這些畫要落款沒落款,要印章沒印章一定是董源真跡嗎?不一定。

“同樣,著名宋畫《蛺蝶圖》可說是花鳥畫中的絕品,此前也被很多名人收藏過,包括南宋宰相賈似道。

“但大部分藏家都是蓋了個印,董其昌卻是在該圖上題跋:‘趙昌寫生曾入御府,元時賜大長公主者屢見馮海粟跋,此其一也。’

“至此以後,這圖就是趙昌所做了,後人也就沿用此說法。

“但是不是趙昌所畫?也不一定。

“書畫鑑定大家徐先生曾經說過《寫生蛺蝶圖》非趙昌筆,很像徐熙,但是北宋之畫無疑問。

“還有一種佚名畫,本身沒有名款,但有同時代名人的題跋,比如李公麟的《五馬圖》。

“此圖畫的是宋朝元佑初年天駟監中的五匹名馬,馬旁各有一人執轡引領,馬名依序是“風頭驄”、“錦膊驄”、“好頭赤”、“照夜白”,“滿川花”。

“因為無款,按理說並不一定是李公麟的作品。

“但是馬後有北宋著名文學家,大書法家黃庭堅籤題,卷末更有他寫的題跋。這樣一來,這幅畫就成了李公麟真跡了。

“因為黃庭堅的名氣遠遠大於李公麟。他是宋四家之一,龍圖閣大學士,一代文壇宗師,更是二十四孝主角之一,地位比李公麟高的不是一點半點,他說《五馬圖》是李公麟的真跡,那就是。

“琴姐,我這般解釋,你可聽明白了?”

沈愈洋洋灑灑說了上千字,此刻只覺口中微微有些乾渴。他順手端起面前的瓷盞,將盞中的茶水一飲而盡,隨後放下瓷盞,目光投向裴玉琴,等待著她的回應。

裴玉琴雙眸之中陡然閃過一抹亮色,似是豁然開朗,“沈愈,你的意思我好像懂了。是不是除非找到一位在業界德高望重、聲名顯赫的鑑定大家來鑑定此畫,否則很難確定其作者歸屬?”

沈愈嘴角微微上揚,再次露出笑容,點頭稱讚道:“琴姐果然聰慧過人,一點即通!沒錯,我正是此意。

“所以沒必要在這上面耗費過多的心思與精力。再者說,你此番前來,也並非是為自己購置字畫,不過是為了工作罷了。以你目前所做的努力和付出,作為一名員工,你絕對稱得上是盡職盡責,問心無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