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之際,與徐輝祖暗中會面後的李景隆,終於踏著餘暉趕回了府邸。
遠遠望去,府門前燈火搖曳,母親正帶著闔家上下候在那裡。
望見他的身影,眾人緊繃的肩頭齊齊一鬆,臉上漾開久違的笑意,像是驅散了連日來的陰霾。
“爹爹!”女兒嫣兒清脆的歡呼劃破暮色,小小的身影掙脫母親的手,踩著石階飛奔而下,一頭撲進李景隆的懷裡。
李景隆順勢彎腰將她抱起,指尖輕叩她的鼻尖,眼底翻湧著難以言喻的疼愛。
不過數月未見,這丫頭竟又躥高了些,眉眼間的稚氣淡了幾分。
“爹爹不在家時,嫣兒可有聽祖母和母親的話?”他抱著女兒往石階上走,聲音柔得像化了的春水。
“嗯!”嫣兒用力點頭,小臉上滿是邀功般的得意,“嫣兒一直記著爹爹的話呢,只是...只是好像等了好久好久,都沒等到爹爹回來。”
她忽然把小臉埋進李景隆頸窩,摟著父親脖子的手臂收得緊緊的,小嘴撅得能掛住油瓶兒,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嫣兒好想爹爹啊。”
李景隆的心被那聲軟糯的“想”揪得發疼,抬手輕輕撫著女兒的發頂,腳步緩緩踏上最後一級石階。
“母親,孩兒回來了。”他望向母親,她眼眶微紅,卻努力笑著。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母親拉過他的手,指尖微微發顫,上下打量著,“讓娘瞧瞧,有沒有傷著?”
“母親放心,孩兒好端端的,一根頭髮都沒少。”李景隆笑著轉了半圈,故意挺直脊背讓她安心。
“好好好,快進屋,廚房早備好了熱菜,給你接風。”母親笑著拍了拍他的胳膊,又朝眾人擺了擺手,“都進去吧。”
李景隆轉頭時,正撞上袁楚凝的目光。
她站在廊下,燈火映著她的側臉,眼底的欣喜與關切幾乎要漫出來。
四目相對的剎那,她卻微微低下頭,欠身行了一禮,心裡埋了千言萬語,此刻竟一句也說不出口。
下人們紛紛垂首行禮,聲氣裡都帶著真切的歡喜。
“這些日子,辛苦你了。”李景隆望著袁楚凝明顯清瘦了些的面龐,聲音裡藏著歉疚與溫柔。
袁楚凝猛地抬起頭,用力搖了搖,嘴角的笑意藏不住:“不辛苦的。”
他怎會不知,自己離京的這數月,家裡全靠她撐著。
朝中彈劾的奏章一封接一封,甚至有人構陷他謀反,李家上下不知受了多少風言風語,夜裡又添了多少輾轉難眠。
“好了,別站著了,快進屋去。”母親瞧著兩人這對視的模樣,笑著打趣了一句,催促道。
李景隆應了聲,抱著嫣兒往內院走。
“嫣兒,快下來,爹爹剛從北境回來,一路風塵,定是累壞了。”袁楚凝跟在一旁,伸手想去抱女兒,語氣裡帶著點嗔怪。
“不要!”嫣兒把小臉埋得更深,胳膊摟得更緊了,像是怕一鬆手,爹爹又要消失似的。
袁楚凝無奈地搖搖頭,眼底卻漫過一層憐惜。
“無妨,爹爹不累。”李景隆轉頭朝袁楚凝笑了笑,心頭湧上一股暖意,幾乎要將連日來的疲憊都融掉。
其實他累得很,身子骨像散了架,心裡更壓著千斤重擔。
可此刻被家人的氣息包裹著,聽著女兒軟糯的聲音,望著妻子眼底的光亮,那些煩惱、那些未知的兇險,竟都暫時退去了。
原來這世間,無論外頭有多少流言蜚語,多少人指著脊樑骨罵,總會有人不問緣由地站在身後,只關心你吃得飽不飽,睡得好不好。
李景隆低頭看了看懷裡的女兒,又望了望身側的妻子與母親,腳步愈發沉穩。
無論前路有多少驚濤駭浪,有她們在,他便無所畏懼。
前廳裡,一桌接風宴早已備妥。
剛邁進門,雞鴨魚肉的鮮香便撲鼻而來,熱氣騰騰地在席間縈繞。
“快坐快坐,”李母滿面紅光地招呼著,眼角的細紋都漾著笑意,彷彿一下子年輕了好幾歲,“都是你素日愛吃的。北境苦寒,定是許久沒好生吃過一頓熱飯了。”
“多謝母親費心。”李景隆笑著應道,抱著嫣兒在席間落座。
滿桌的佳餚香氣勾人,嫣兒終於鬆開了緊摟的胳膊。
袁楚凝忙趁機將女兒接過來,讓她挨著自己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