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成李景隆,開局北伐朱棣

第55章 “鴻門宴”

夜已深。

李景隆微闔著眼,目光落在頭頂斑駁的房樑上,眸底翻湧著未散的思緒。

袁楚凝靜靜枕在他胸前,指尖輕輕拂過他身上那些深淺交錯的舊傷。

雖無致命重創,可密密麻麻遍佈肌理的疤痕,看在眼裡終究有些觸目驚心。

“還疼嗎?”良久,袁楚凝的聲音帶著輕顫,眼底漾著化不開的心疼。

“沙場之上,這點傷算什麼。能活著回來...”話未說完,唇已被袁楚凝伸手捂住。“不許說這種話!我要你活著,一直好好活著!”她的眼眶泛起紅意,指尖微微用力。

李景隆望著她泛紅的眼角,笑了笑,伸手握住她的手,指腹輕輕摩挲著她的手背。

他也是個男人,一個正常的男人,有血有肉。

“對不起了,李景隆。”他在心底默唸,但願那位真正的“李景隆”泉下有知,莫要怪罪。

袁楚凝這樣的女子,實在完美得讓人心顫。

“放心,城中那些流言,不會持續太久了。”李景隆沉默片刻,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

無論朱允炆待他如何,他都不會讓李家陷在流言蜚語裡。那些在背後搞鬼的人,他一個都不會放過。

“我不在乎那些,只要你好好的,就夠了。”袁楚凝收緊手臂,將臉頰貼在他溫熱的胸膛上,聲音裡滿是真切的依賴。

她喜歡現在這個對自己溫柔備至的男人,不管他為何會有這般轉變,只盼他永遠如此,不要再變回去。

李景隆沒再說話,只是翻身將她擁進被窩。

夜風格外輕柔,月光透過窗欞灑進來,靜靜流淌在床榻邊,連九天之上的明月,彷彿都醉在了這片刻的溫存裡。

...

次日清晨。

華蓋殿外,朝露未晞,滿朝文武已陸續趕來。

今日顯然是個重要日子,連幾位早已特許不必早朝的老臣都到了,其中便有年過八旬,早已賦閒的翰林院大學士劉三吾。

這位曾力薦朱允炆繼承太孫之位的老臣,在朝中威望極重。

雖已退居林下,百官見了仍紛紛上前行禮,姿態恭敬。

忽然,正往殿內走的朝臣們一陣騷動,紛紛側身看向身後。

李景隆身著官服,目不斜視地走來。

周遭投來的目光或鄙夷、或探究、或幸災樂禍,他卻渾不在意,腳步踏在青石板上,在晨霧瀰漫的清晨裡,發出格外清晰的聲響。

比起南軍捷報初傳時的人人稱頌,此刻的文武百官簡直像避瘟神般退避三舍,生怕與他沾上半點干係。

李景隆心中冷笑,目不旁視地徑直往大殿走去。

不遠處,一名文官見他踏入殿門,趁周遭無人留意,悄悄對著他的背影躬身施了一禮。

那人,正是方孝孺。

大殿內已有不少人,見李景隆進來,紛紛往兩側退讓,低聲嘀咕了幾句,便都斂聲靜立,等候朱允炆駕臨。

自始至終,無一人上前搭話。

李景隆依舊冷笑,徑直走到人群最前方,昂首而立。

踏入殿門的那一刻,他便已看透——今日這場早朝,分明是為他精心設下的“鴻門宴”。

“魏國公到——”

門外傳來通傳聲,殿內百官聞聲皆轉過身,臉上瞬間堆起笑意,紛紛向進門之人拱手問候。

李景隆聞言雖未回頭,嘴角卻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

不愧是徐家,在朝中的威望,果然不同凡響。

徐輝祖一一還禮後,同樣徑直走到最前方,與李景隆一左一右站定。

二人目光相接,默默點頭示意,便各自靜立,形同陌路。

“陛下駕到!”

片刻後,一聲尖細嘹亮的唱喏劃破晨霧,朱允炆在太監總管龐忠的陪同下,緩緩從後殿踱出。

明黃色的龍袍在晨光中泛著溫潤的光澤,卻掩不住眉宇間一絲不易察覺的緊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